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质控样品测定、加标回收实验、精密度实验和实际样品测定,考察GB 5413.20—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中酶比色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胆碱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质控样的胆碱含量理论值为171.5 mg/100 g,测定值为168.4 mg/100 g,测定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实验结果可靠;乳粉样品和质控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6.1%~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43%,说明酶比色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24 批次市售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的胆碱含量均符合GB 5413.20—2013的要求,表明酶比色法可以用于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生物方法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微生物法对5类不同基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及回收率进行检测,分析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5类不同基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检测较稳定,加标回收率90.0%~108.8%,相对标准偏差1.05%~2.40%。[结论]微生物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符合国标的前提下,验证了标准的合理性,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测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收集国内外主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数据,分别对国内外4 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三大产能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在标准中要求强制添加或选择性添加的其他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国内外4 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配方或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国内品牌脂肪、VK、泛酸、牛磺酸含量显著大于国外品牌(P<0.05),但国内品牌叶酸含量显著低于国外品牌(P<0.05);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中,国内品牌脂肪、锰、牛磺酸、肉碱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品牌(P<0.05);  相似文献   

4.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特殊人群的营养补充途径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营养强化剂作为增加其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对提高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对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和中国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营养素与营养强化剂标准法规在限量、成分和来源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完善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更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子色谱法建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盐酸酸化沉淀蛋白后,肌醇溶解于上清液,经安培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肌醇在质量浓度0.025~40.00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125、0.5 mg/100 g;在不同的添加水平下,肌醇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1%~102.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高效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中左旋肉碱含量的方法。从标准曲线制作、样品前处理、酶制备等方面对GB 2998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标准曲线,酶提取转速不小于6 000 r/min,5 g(精确至0.000 1 g)混合均匀的乳粉前处理加入0.25 g α-淀粉酶,在50 ℃条件下水解30 min后制备样液的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较高;该方法解决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中左旋肉碱测定过程中滤液不澄清、制备液颜色较深影响吸光度测定、加标回收率较低的问题,适用于批量测定氨基酸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和部分水解配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中左旋肉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依据GB 5009.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氯的检测方法适用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B 5009.44—2016第三法(银量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得到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8%、98%~125%、10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2.7%~32.9%;采用GB 5009.44—2016第一法(电位滴定法)得到的检测结果低于第三法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香兰素是目前食品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香料之一。本文论述香兰素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国内外的使用限量要求、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在食品中可能带入的风险,重点汇总分析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光谱法等多种方法,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的科学检测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以牛奶为基底的10岁以上全营养液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配方设计和工艺研究,并验证产品保质期内微量营养素的稳定性及人群试饮试验效果。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确定三大供能物质来源及含量,蛋白质4.0 g/100 mL,脂肪2.3 g/100 mL,碳水化合物8.9 g/100 mL。微量营养素在整个保质期内的含量符合通则的要求,维生素的损失率普遍高于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的损失率最高。人群试饮试验结果显示,连续饮用2 个月后受试者血压、心率、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与饮用前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产品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丙醇酯(3-chloropropanol esters,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lycidol esters,GE)的间接测定方法。针对样品提取和酯交换水解2 个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5~2.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检出限为5 μg/kg,定量限为25 μg/kg(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以相应的氯丙醇计);以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为基质,分别添加25、125、250 μg/kg 3-MCPDE和GE进行加标实验,回收率为88.5%~10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n=6),满足欧盟标准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MCPDE和GE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保全苜蓿草颗粒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及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颗粒为研究材料,研究贮藏时间(0,60,120,180,240 d,冷冻240 d)与蒙药黄芩(0%,0.5%,1.0%,1.5%)对其维生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与其他添加量相比,添加1.5%黄芩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5、维生素C和α-维生素E含量。贮藏60 d及以上显著降低了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贮藏120 d时苜蓿草颗粒DM含量趋于稳定;苜蓿草颗粒贮藏180 d后其CP含量显著降低;贮藏0~180 d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颗粒NDF和ADF含量显著升高。与常温贮藏240 d相比,冷冻贮藏相同时间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5、α-维生素E和OM含量,显著降低DM、NDF和ADF含量。因此,1.5%黄芩添加剂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含量,且常温贮藏时间不宜超过60天。  相似文献   

12.
采用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GB 5009.93—2017第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硒检测方法的适用性。7 家实验室分别对6 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3 类配方)和婴儿配方乳粉质控样品中的硒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回收率。结果表明:GB 5009.93—2017第一法和第三法均适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检测,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各种配方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跟踪研究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简称“婴配粉”)中脂溶性维生素D3在贮藏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试验方法:将3 种婴配粉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提取、净化、浓缩后,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制备,反相C18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检测。试验结果:婴配粉称样量为10.0 g,定容体积为2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303 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0.909 μg/100 g。在此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Y=3.3608X+0.0388,此时R2=0.9991。结论婴配粉中维生素D3的含量在常温和阴凉干燥环境下受到的影响较小;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脂溶性维生素D3因温度分解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D添加形式对种用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16头18月龄的约克公猪,随机分成2组,2组饲粮中分别含有50μg/kg维生素D3(VD3)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与VD3组相比:1~16周,25-OHD_3组公猪精子活力和每次射精的有效精子数显著提高(P0.05),而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P0.05);第112天,25-OHD_3组血浆钙离子(Ca2+)和雌二醇含量及芳香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精清25-OHD_3、Ca2+、果糖含量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25-OHD_3组芳香化酶、维生素D 25-羟化酶、维生素D 24-羟化酶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与同等水平VD3相比,种公猪饲粮中添加25-OHD_3能更有效增加血浆维生素D含量,从而改善精子的形态和运动能力,提高公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即用型沙门氏菌质控样品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含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沙门氏菌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验证即用型沙门氏菌质控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对-20 ℃贮藏0、14、28 d沙门氏菌质控样品进行质谱鉴定,最后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即用型沙门氏菌质控样品稳定性良好、均匀性符合要求,所得质谱图相近,VITEK生化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即用型沙门氏菌质控菌株可以作为含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质控样品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饲料加工过程中,饲料加工工艺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饲料贮存过程中温度、湿度、饲料成分、微量元素、贮存时间等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为饲料生产中更加合理地选择生产工艺和饲料贮存中如何避免维生素的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维生素对种兔繁殖力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新设计的配方饲料同兔场原来采用的常规配方饲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饲喂试验,分析维生素对种兔发情时间、受胎率、产仔胎数、产仔数、断奶仔兔成活率的影响。选用健康繁殖年龄基本相同的种兔100只,分A、B2组,每组50只,公母比例1∶4,A组饲喂常规饲料,B组饲喂试验饲料。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对种兔的繁殖力作用是显著提高的(P<0.01),在试验的4个月时间里,B组母兔发情只数是A组母兔发情只数的2.46倍;B组母兔平均受胎率是A组母兔平均受胎率的1.72倍;B组母兔产仔数是A组母兔产仔数的11.58倍;B组仔兔成活率是A组仔兔成活率的2倍,达到了理想的配种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凝血时间和维生素K依赖蛋白的影响,筛选评价肉鸭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并得到育雏期北京鸭饲粮维生素K3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6个维生素K3添加水平(0、0.5、1、2、3和4 mg·kg-1),通过在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基础饲粮中添加6个不同添加水平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配制试验饲粮。将180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水平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0和0.5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显著高于0.5、1、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以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算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分别为2.00、0.56和1.27 mg·kg-1。综上,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增强肉鸭凝血功能,降低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在本试验基础饲粮条件下,以凝血酶原时间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为2.0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