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IBD中药制剂治疗IB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60羽3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羽,I组为抗IBD中药制剂治疗组,Ⅱ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Ⅲ组鸡口服抗IBD中药制剂2ml/羽,Ⅱ组鸡肌肉注射IBD黄囊抗体1ml/羽(抗体效价1∶128)Ⅲ组鸡注射生理盐水1ml/羽。然后然后观察鸡的病情变化、死亡情况和死鸡病理变化。结果表明,I缄治愈率为90%(18/20),Ⅱ组治愈率为75%(15/20),Ⅲ组仅存活20%(4/20),I正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抗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技术和检验方法。自制的IBD高免卵黄抗体经临床试验对IBD的治愈率达到98.91%。  相似文献   

3.
6周龄商品AA肉鸡单独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强毒(IBDV)后,紧急注射IBD高免卵黄,可在2天内得到控制;单独感染新城疫(ND)强毒后,紧急注射NDⅠ系疫苗,可在5天内得到控制;而混合感染IBDV和NDV或感染IBDV后继发感染NDV,紧急注射NDⅠ系疫苗,未能在7天内控制疫情。由此证明鸡群感染强毒IBDV可对ND产生严重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制备2批抗火鸡疱疹病毒(HVT)血清,无菌检验合格,与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和Reo无交叉中和反应。蚀斑减少试验结果表明当病毒含量为10个、5个羽份/0.1ml时,中和后尚有一些蚀斑存在。病毒含量为3.3羽份/0.1ml或更低时,中和后未见典型蚀斑存在  相似文献   

5.
猪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浆的研制和应用孙银华丁忠留严勋伍仁福江苏海安县多种经营管理局海安22660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10周龄鸡群,该病除引起发病鸡群一定数量死亡外,还能破...  相似文献   

6.
用提纯的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鸡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效果观察李春生李吉华李学海陆永红(山东德州市动物医院253015)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ND和IBD的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前几年曾普遍应用的抗ND和IBD高免卵黄抗体曾经...  相似文献   

7.
廖明  冯元璋 《中国家禽》1998,20(12):38-3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它分为两种血清型,即对鸡致病的Ⅰ型和对火鸡致病的Ⅱ型。过去曾一直认为Ⅰ型IBDV没有抗原性差异。但近期研究揭示,国内外分离的一些鸡IBDV毒株...  相似文献   

8.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临诊实践中,使用抗IBD高免卵黄抗体来防治法氏囊病有一定效果。在此,对抗IBD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及注意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想法。1应用1.1用于IBD预防卵黄抗体是经2~3次主动免疫后,采集高免蛋经过一定...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研制出的多种有效疫苗,对法氏囊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个别鸡场还时常免疫失败。为什么免了还发生法氏囊炎病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变异毒株的出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IBDV只有2个血清型,一个是鸡源的血清Ⅰ型,一个是火鸡原的血清Ⅱ型。近几年国内外已经证实从IBDVI型中分离到变异株或亚型株。 1985年,美国一名研究员在美国特拉华州分离到4株变异株,其抗原性与标…  相似文献   

10.
原倍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高免血清可以中和10个羽份IBD病毒;中和后的病毒接种鸡胚卵黄囊后继续孵化至出雏,雏鸡健活;用NDVLaSota毒和鸡鹌鹑痘病毒模拟污染IBDVB87毒再经IBD高免血清中和,可以检出模拟污染的病毒;高免血清可以中和10个羽份的IBD疫苗毒。  相似文献   

11.
用三种不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株,对BWEL-SPF鸡群1-10个家系3周龄鸡进行敏感性试验,观察比较鸡群各家系对不同敏感性,测定不同毒株的毒价。广西强毒株(IBDV-GX株)〈LD50为10^5.0/0.2ml;湖南强毒株,LD50为10^5.2/0.2ml;吉林强毒株(IBDV-JL株),LD50为10^5.5/0.2mml,以100LD50攻毒剂量,对BWEL-SPF鸡1 ̄10家系的致死率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间接法Dot-ELISA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原的检测,其最低检出量为0.43μg/ml。对人工感染/自然病例的各组织脏器进行检测,结果法氏囊的IBDV检出率为100%,脾脏的检出率为80%/84.9%,其它器官组织如肾、胸腺、心、肝、肺、盲肠扁桃体、胸肌等均含有一定量的病毒(11~60%)。经统计学分析,法氏囊与脾脏的病毒检出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感染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病例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证实法氏囊是IBDV最主要的靶器官。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检测IBDV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并且经济、方便、快速,适于大批量样品检测,可作为一种诊断IBD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64倍稀释的抗IB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高免血清可中和100个EID_(50)IBV病毒;2倍稀释抗IBV高免血清可中和10个羽份IBVH52病毒。用NDV(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或Ⅰ系病毒模拟污染IBVH52毒株后,再用抗IBV高免血清中和,可以检出污染的病毒。抽检IBVH120疫苗的10个羽份可被IBV高免血清中和。  相似文献   

14.
自制抗IBD高免卵黄液防治IBD效果张德龄,贾俊元(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已成为威胁养鸡业的主要疫病。据不全完统计,1991-1992年甘肃省发病607684只,死亡251538只,致死率41.4%,...  相似文献   

15.
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必须注意应用时机牡丹江市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较多发的地区。近年来我较们应用高卵黄抗体治疗IBD收到一定效果,也发现其效果随应用时机不同而有大差别。1997年8~9月份,我们先后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了45批,经临床...  相似文献   

16.
使用SPF鸡制备的抗NDV(新城疫病毒)高免血清可中和NDV种毒或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10~7EID50/0.1ml(即10个使用剂量),并具有高度持异性。对于NDV疫苗实验室模拟污染IB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表明,用NDV高免血清中和NDV疫苗10个使用剂量后,可检测到IBV10~(-6)污染水平。对于某生药厂NDVLaSota疫苗中疑似IBV污染的样品进行检测,排除了IBV污染。文章同时证明了免疫胚接种NDVLaSota毒后胎儿表现出类似感染了IBV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中药和卵黄抗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脾脏及法氏囊相对重量的影响祝建新朱印生(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南昌33000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法氏囊这一免疫器官的疾病。有报道表明,雏鸡感染该病病毒(IBDV)后,法氏囊初期重量增加(肿胀)、...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的两种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vHVT001和vHVT002。用其接种1日龄雏鸡以评价它们对IBDV52/70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攻击的保护效果。在IBDV攻击中,vHVT002免疫鸡能预防死亡和法氏囊肉眼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力,以10^5PFU免疫能达100%、10^4PFU免疫能达60%保护,而用vHVT001免疫只获得较低  相似文献   

19.
6周龄商品AA肉鸡单独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后,紧急注射IBD高免卵黄,可在2天内得到控制;单独感染新城疫强毒后,紧急注射NDI系疫苗,可在5天内得到控制,而混合感IBDV和NDV或感染IBDV后继发感染NDV,紧急性注射NDI系疫苗,未能在7天内控制疫情,由此证明鸡群感染强毒IBDV可对ND产生严重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性研究进展江青艳,张曼夫(北京农业大学)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大疫病,其病原为IBD病毒(IBDV)。IBDV在分类上属于双RNA病毒科,病毒基因组共编码出VP1、VP2、VP3和VP4四种主要的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