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利用蚕豆的营养,本研究选取浸泡时间、油炸温度和冷冻时间3个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当浸泡时间16 h,冷冻4 h,油炸温度为140℃时,制作的油炸蚕豆各项感官指标较好。为制作香脆可口的油炸蚕豆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饭锅是目前常用的小家电之一,其性能和米饭品质密切相关。选用了市售8种不同型号的电饭锅,测定不同蒸煮前处理(加水条件和浸泡时间)条件下米饭的品质指标,包括米饭膨胀率、碘蓝值、还原糖含量、硬度和食味值等,来考查不同电饭锅对蒸煮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电饭锅对米饭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米饭的品质也由加水量、浸泡条件和电饭锅的性能综合决定。  相似文献   

3.
井冈红米方便米饭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井冈红米方便米饭的加工工艺,通过优化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温度为30℃,时间为60min;蒸煮时的加水量为1∶0.6,蒸煮时间为30min;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在浸渍离散时加酶量为0.3g/100g大米,浸泡料液比1∶5,浸泡时间20min,制成的井冈红米饭成品滋味好,营养丰富,香气诱人。  相似文献   

4.
以复水率和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探讨方便米饭加工中的浸泡、蒸煮、离散、干燥等主要环节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方便米饭加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原料米与蒸煮水的比例为1∶1.3,蒸煮时间20min;热水离散温度为80℃,时间为5min;采用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150min。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发口感好、风味独特的新型烤蛋制品,对烤蛋采用冷冻、卤制、烘烤、上色4种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16℃冷冻24 h后的鸡蛋不会出现破裂的现象,冷冻温度为-16℃时蛋黄的弹性最大;最佳的卤制温度和时间组合为70℃,4 h;最佳的烘烤温度和时间组合为190℃,17 min;麦芽糖质量分数5%,其浸泡时间45 min时,成品颜色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酸碱性溶液浸泡、不同光照变化、不同低温冷冻、不同温度水浴和不同时间超声波处理对‘伯乐一号’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对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培养,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显示,pH 9碱性溶液浸泡、持续黑暗处理、 48 h冷冻处理、30℃水浴处理和20 min超声波处理均可以提高‘伯乐一号’黄瓜种子发芽率;其中以48 h冷冻处理的‘伯乐一号’黄瓜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89.33%。总结出‘伯乐一号’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处理方法,对生产实践中有效促进其种子萌发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蚕豆休闲食品生产中,蚕豆的浸泡和油炸过程对产品酥脆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蚕豆的最佳油炸条件是油炸温度180℃、时间i0min、食用油与蚕豆的比例为2.5:1,同时分析了蚕豆浸泡用水量、浸泡温度及时间对蚕豆吸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薏苡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然而质地坚硬、蒸煮时间长等特点制约了薏米的开发应用。结合近年来薏米蒸煮品质相关的报道,介绍了薏米蒸煮品质的基本特性,并系统概述了浸泡、超声波、微波、高温高压、高温膨化、低温冷冻以及后续干燥工艺等以往应用于薏米蒸煮品质改良的加工方式对薏米蒸煮品质的改良效果以及对营养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适宜的改善薏米蒸煮品质的方法,为薏米的生产加工与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绿豆皮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绿豆皮为原料,采用加碱蒸煮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验证试验等,对绿豆皮膳食纤维提取率影响较大的浸泡温度、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碱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泡温度50℃,液固比为5,浸泡时间9h,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率为64.2%。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市售7种面粉的理化指标、面团流变学及冷冻性能进行测定,用SPSS软件对面粉理化指标、面团流变学及速冻水饺皮冷冻品质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结合加工优质冷冻水饺面粉的特性指标及水饺皮的感官指标、蒸煮特性,得出生产速冻水饺用面粉的最佳相关指标为水分含量≤14.5%,蛋白质≥11%,湿面筋28%~35%,沉淀值50~55 mL,糊化温度61~63℃,峰值黏度>1200 BU,吸水率58%~65%,形成时间3~6 min,稳定时间≥3.5 min,评价值>50,抗延阻力400~550 BU,延伸性>15 cm,拉伸面积>100 cm2。  相似文献   

11.
以稻谷为原料,对蒸谷米的复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高压浸泡工序、蒸煮工序、干燥工序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以蒸煮时柠檬酸添加量、蒸煮次数、微波干燥时间为变量,成品复水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蒸煮次数对复水性影响最大,柠檬酸添加量次之,干燥时间影响最小。利用模型确定了较佳参数为柠檬酸添加量1.1%,微波干燥时间6.4 min,蒸煮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利用糙米,开发糙米全谷物食品,以糙米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煮沸时间、浸泡时间以及蒸煮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糙米速食粥复水性、感官品质以及糊化度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煮沸—浸泡—蒸煮法生产糙米速食粥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糙米速食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煮沸时间20.40 min、浸泡时间1.46 h、蒸煮时间54.22 min,在此条件下糙米速食粥的感官评分为78.98,糊化度为85.28%。经验证试验,得到的结果接近预测值。通过质构分析可知,煮沸—浸泡—蒸煮法得到的产品要优于非浸泡法,复水后不易老化回生。本研究生产的糙米速食粥香味浓郁,品质较好,为糙米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干海参水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海参(刺参)为原料,研究了涨发过程中水质、温度、海参纵肌,以及食用油对干海参涨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最适宜作为干海参的涨发用水;使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并不能增加海参的涨发倍数;用冰水混合物作为泡发用水和剥离海参纵肌,可提高海参的涨发倍数;食用油对干海参的涨发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干海参的最佳水发工艺为,将干海参在室温自来水中浸泡1~2d,剖开、去除嘴部石灰质,清洗干净,剥离纵肌;然后将海参放入煮沸的自来水中,大火煮沸,小火保持沸腾30~50min(根据海参软硬程度);冷却后加入冰水混合物,放入0~5℃冷藏箱中,24h后用蒸馏水煮沸10~20min,冷却后加入冰水混合物,放入0~5℃冷藏箱中。重复上述操作至海参完全涨发为止。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羊柴种子自身萌发力对其飞播过程的影响,笔者对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含水量、吸水规律、萌发能力以及羊柴种子不同天数低温层积处理后萌发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2种处理后内源激素ABA、IAA分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带荚种子含水量为9.16%,去荚种子为8.92%;两者吸水过程均分为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去荚种子的最大吸水速率为带荚种子的4.79倍,达到饱和期所用时间约为带荚种子的1/2;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1.67%、33.27,为对照组的8.167、38.39倍,带荚种子低温层积处理60天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次之,为46.67%、4.19;CK组抑制物ABA含量最高,达7921.12 ng/mL,经过80天低温层积处理后ABA含量降至最低,为4590.85 ng/mL。综合去荚处理以及低温层积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ABA含量,IAA/ABA比值,最后确定羊柴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去荚处理以提高其吸水性能或对带荚种子进行60天,4℃的低温层积处理。  相似文献   

15.
香蕉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产品复水率、色差值、含水量和VC含量为指标,采用液氮快速冻结与真空干燥结合技术,对比热风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香蕉片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着重探讨了工艺参数(物料厚度、搁板温度和真空度)对真空冷冻干燥时间的影响,同时绘制出不同冻结速率下香蕉片的冻结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从缩短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和保证产品品质的角度考虑,较优的香蕉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为:物料厚度6~8mm,搁板温度43~47.5℃,真空度50~60Pa。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特色传统食品大铬馇的产品稳定性,对大恪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大铬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为:基本原料绿豆粉、饭豆粉、面粉的配比为1:1:1,姜黄为基本原料的0.4%,水为基本原料的140%,摊制时间3min,产品水分含量达到70%左右,出品率为80%以上。采用大恪馇专用保鲜剂即组合保鲜剂A3B3C2和耐高温蒸煮袋,蒸煮15min,常温贮藏20天,品质正常,总菌数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标准(〈10^4cfu/g)。  相似文献   

17.
原状黄土冻融过程抗剪强度劣化机理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安Q3原状黄土在封闭系统冻融作用下的电镜扫描和直剪试验,研究了冻融作用对原状黄土微观结构和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冻融过程中原状黄土微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颗粒集粒数量明显减少,小粒径土颗粒所占比重增加,孔隙面积比增加。进一步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得到微观结构冻融损伤度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反映出冻融作用一定程度上破坏黄土体的结构强度,但多次冻融后黄土体结构强度趋于稳定的残余强度。冻融过程土样表面结构发生破坏,且含水率越高,土体表面特征破坏越严重。粘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且含水率越高,粘聚力衰减幅值和速率越小;粘聚力随含水率增加表现出线性衰减特征,且冻融后粘聚力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近似重合;内摩擦角无明显规律性变化。粘聚强度冻融损伤系数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随含水率升高有增大趋势。基于试验数据规律性,进一步提出了原状黄土粘聚强度劣化模型,该模型经试验验证可较好描述原状黄土粘聚强度劣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Central Research Farm, Indian Grassland and Fodder Research Institute, Jhansi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ed pre-sowing hardening on seed emergence, physiological behaviour — and seed yield of berseem ( Trifolium alexandrinum L. Var. S-99-1) crop. For this purpose, seed pre-sowing hardening were made by soaking of seeds in tap water for 24 and 36 hours separately and later dried back to their original weight or left undried. These seeds were sown at two depths (5 and 3 cm) and judged against control (no soak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ugmented effect of seed hardening on seed emergence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responsible for seed yield was record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harden seeds (of 24 hours soaking) > non harden seeds (of 24 hours soaking) > harden seeds (of 36 hours soaking); while non-harden seeds of 36 hours soaking adversely affect the plant growth because of leaching of sugar during excess soaking — an element for reduced seed vigour potential. Seed hardening system developed the strength of seed emergence on account of efficient catabolic process releasing high water soluble sugars needed for efficient germination process. Further this process augmented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mineral nutrients (particularly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with marginal variation in calcium) was quite evident at bloom stage — indicating a high metabolic activity during this period. Performance of seed hardening was effective at 5 cm deep sowing.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烹而后食,不仅可以杀菌消毒,保障健康,且大大提高了食物的消化吸收率,改善了人体营养状况,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中国烹饪辞典》的统计,全国各地所有菜肴烹饪方法(含方法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有467种,这些烹饪方法的采用,不会导致植物性原料的细胞壁破坏,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动物性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增加了菜肴的鲜味。此外,芳香物质的挥发、水溶性物质的浸出,使食品具有了鲜美滋味和芳香气味。但由于烹饪方法和加热时间的不同,菜肴中的营养素数量和种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烹饪后的菜肴的营养价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