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酶联免疫法检测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法对25个生鲜乳样品中的三聚氰胺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离散系数小于10%,平均回收率高达97.7%,且所有生鲜乳样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均未超标。酶联免疫法可应用于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乳及乳制中的三聚氰胺,经过反复使用和多次试验,从样品处理、净化、仪器测定3个方面,对国家标准中要求不详之处,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对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所用色谱柱和流动相进行了优选,将乳及乳制品中与三聚氰胺出峰时间重叠的组分进行了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饲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试验选择9头泌乳中期[泌乳日龄(DIM)为(160±21)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添加0.1%(MEL1组)、0.5%(MEL2组)和1.0%(MEL3组)三聚氰胺的饲粮(干物质基础)。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MEL1、MEL2和MEL3这3个组的含量分别为5.48、28.32和51.96mg/L,乳中三聚氰胺产量分别为66.00、420.05和745.20 mg/d。饲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转化率为(0.51±0.10)%。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后第3天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 mg/L。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可显著提高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但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加标的方法制备合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还原乳,分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和SNAP双向酶联免疫法、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加标试样,评估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对三聚氰胺加标试样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3ppm.最低检出限为0.1ppm,且还原乳中三聚氰胺浓度与SNAP读数仪读数呈正相关.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检测法对β-内酰胺酶加标试样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005IU/mL和0.001IU/mL.SNAP流向酶联免疫法可以作为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快速筛选方法,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奶户、奶站、乳品厂和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乳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防腐剂对生乳质量安全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内容包括《生乳》国家强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明令禁止在生乳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和碱类物质。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生乳中黄曲霉毒素、铅、汞、砷、三聚氰胺等指标时,可以添加硫氰酸钠、叠氮钠、重铬酸钾、溴硝丙二醇和甲醛中的任何一种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铬时,不推荐添加重铬酸钾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碱类物质时,不推荐添加溴硝丙二醇作为防腐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特制定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以下简称限量值)。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经乙腈萃取后,采用Biobasic SCX色谱柱(250 nim×150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体积比=30:70),检测波长240 nm.在添加浓度为5~20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92%~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测限为0.25 mg/kg.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对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p H、流动相的比例、蛋白沉降剂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和优化后的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回收率达到97%以上,相比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在有机化工产品中用途广泛。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中,三聚氰胺是主要的原料,但三聚氰胺常被不法商人利用。由于三聚氰胺有较高的含氮量,为造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一些不法商贩在饲料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加强三聚氰胺的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饲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取水产饲料检测三聚氰胺,获得最佳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样品前处理条件为淋洗液选取甲醇3 mL和水3 mL,提取液选取l mL l mol/1 HCl,l mL乙酸锌,18 mL 50%乙腈水。结果显示,在部分水产饲料样品中存在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料乳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方法。在原料乳中羟脯氨酸测定过程中各种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获得了较好的测定条件。结果发现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4.7%~98.6%之间,在1.0~16.0 μg/m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286.5x+87.943,R2=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6%;最低检出限为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色谱分离速度快、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原料乳中羟脯氨酸的定量测定,从而判定是否在原料乳中添加动物水解蛋白。  相似文献   

11.
检测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时,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对于试验结果,尤其是对出峰时间、峰面积、峰型及回收率等效果影响极大,因此配置合适的流动相比例对于获得良好的图谱和结果极其重要.本文以流动相中离子对...  相似文献   

12.
玉米蛋白粉相对于其它饲料原料价格较高,其等级主要是以粗蛋白含量的高低决定,因此可能会出现在玉米蛋白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以次充好。动物饲喂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玉米蛋白粉后,导致肾结石、肾衰结等疾病,严重者甚至造成动物死亡,给正常畜牧生产造成很大危害。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蛋白粉中违禁药物三聚氰胺的含量,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离心后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用碱性甲醇洗脱,洗脱液吹干后用20%甲醇溶液复溶,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定性离子对分别为:m/z126.7>84.8、126.7>68.1,定量离子对为126.7>84.8。经试验: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可达到84.5%~95.6%,回收率日内变异系数≤4.3%,回收率日间变异系数≤4.9%。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第25号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乳与乳制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原料乳和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用三氯乙酸溶液和乙酸铅提取,提取液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UPLC-MS-MS进行检测.色谱条件:CAPCELL PAK CR1:4柱(2.0 mm×100 mmi.d.,5 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 126.8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二级质谱(MS2)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2的碎片离子m/z 84.9、67.8定性确证.提取m/z 84.9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基质标准线性范围为0.01~1.00 μg/ml,检出限10 μg/kg(S/N=10),原料乳回收率为82.4%~97.8%,奶粉回收率为80.7%~95.7%.  相似文献   

15.
全面分析和比较了目前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光谱检测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免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鲜乳的质量检测非常重要.据此,笔者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方法,供读者参考. 1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伪蛋白氮,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添加在生鲜乳中,可以提高检测时生鲜乳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区分不出是否添加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酶联免疫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可行性。通过标准曲线和阳性添加试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回收率为101.6%~102.1%,标准曲线R为0.997。证明此方法检测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可行。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饲料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目前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由于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非常高,达到6.7%,而且来源广泛,一些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为了提高饲料产品的“总氮”含量,利用饲料营养指标“粗蛋白”分析方法以含“氮”量计算的检测缺陷,在多种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达到产品质量合格的目的。长期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产品,可引发畜禽和宠物出现营养不良症状,严重者则直接导致动物死亡…  相似文献   

19.
GC-MS法同时测定生鲜乳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生鲜乳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试样中的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经(乙腈∶水∶二乙胺=5:4:1,V/V)提取,饱和乙酸铅溶液沉淀蛋白后,氮气吹干,用BSTFA进行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采用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离子丰度比定性,内标法定量。采用SCAN全扫描的方式进行仪器方法学研究,每种化合物确定4个碎片离子作为监测离子,进行SIM模式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生鲜乳中4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1~0.2 mg/kg;在20.0~1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生鲜乳中添加0.50~50 mg/kg的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其回收率为62.0%~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3.9%。  相似文献   

20.
王琴  杨静  任远庆 《中国乳业》2011,(11):40-4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参考国家标准中的样品处理方法,使用C8柱检测了原料奶、巴氏奶、酸牛奶和乳饮料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此方法的定量限为2mg/kg,三聚氰胺检测回收率介于80%~110%之间,满足了原料奶、巴氏奶和乳饮料的大批量样品检测。本文还对此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