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银行经营环境不和谐、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需采取的对策是转变经营观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完备的经营者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等。  相似文献   

2.
崔改灵 《河南农业》2014,(18):47-48
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力极强,不仅会给市场经济个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使我国整个市场经济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不足、审计监管缺乏力度、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僵化等诸多原因有关。为此,应加强会计法规建设,走依法治理之路,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和外部监督,寻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会计人员素质,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会计学理论不完善及会计信息本身不准确等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因利益驱动、地方保护、监督不力、制度不全和人员素质不高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强化法律意识、完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和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完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诚信问题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虚假会计信息的“黑盖”下,总能发现企业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会计信息不完善,就不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有些单位提供准确的人为“加工”的、看似完善而实质上漏洞百出的信息,他们在账簿上做文章.不设账或者搞多套账.造假账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这些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另有一些会计人员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造成会计处理混乱或会计工作失误。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故意性失真中,除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感及业务经办人提供虚假原始凭证外,其余就都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了。  相似文献   

6.
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故意行为和非故意行为。故意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指使或协迫下,为了管理当局的私利,不遵守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非故意行为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或过失等原因,在处理业务时在会计规范内选用会计政策不当而导致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另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之所以严重,除了法律监管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更主要的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控制严重。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内部监控机制。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亟待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或经济组织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分析,以便作出科学的决策。但当前一些企业或个人由于受到传统行为的影响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严重,从而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笔者认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相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因追求自身利益、内部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差、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企业个别领导不懂《会计法》等因素,总而言之,会计信息失真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一、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的因素1、会计人员未能充分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有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知识老化,会计基础理论尚不过关。多数单位的电算化只是以代替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负担为目的,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对管理信息模块和财务分析方法应用认识不足。会计信息失真,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  相似文献   

9.
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因素有:会计信息本身的客观因素;考核企业、行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主观因素;监督机制不健全.其中,第一个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的相对不真实,后三个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的绝对失真.相应地有四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减少会计信息本身对会计信息的消极影响;二是完善对企业(行业、地区)干部政绩、业绩的考核机制;三是实行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四是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赋予了会计行业新的使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现实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很严重其根源是法律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监控体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差。提出了治理对策 :治理会计环境、加大罚力度 ,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注凹会计师的执业能力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改进公司治理结构 ,树立全民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或经济组织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分析,以便作出科学的决策。但当前一些企业或个人由于受到传统行为的影响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严重,从而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笔者认为导致会汁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相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目追求自身利益、内部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差、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企业个别领导不懂《会汁法》等因素,总而言之,会计信息失真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秀 《现代农业》2007,(2):52-53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也日趋加剧。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账外设账,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违法违纪手段隐藏,作假技术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会计委派制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一些地方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指由会计委派主体对用人单位会计人员统一委派和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受委派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及行政等方面由委派部门统一管理,各用人单位不再对会计人员行使包括行政在内的管理权.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计目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我国目前比较严重。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仅有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对于全面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准、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经济特征,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问题上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会计造假既有会计本人的因素,也有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其中,会计人员的道德失衡、伦理丧失是关键性因素。遏制会计造假应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入手,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下降,其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本身的客观因素;二是考核企业,行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三是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主观因素;四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其中,第一个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的相对不真实,后三个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的绝对失真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的会计造假酿成了各界人士对会计工作者的信任危机,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愈演愈烈,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银广厦、琼民源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无独有偶。对随处可见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武断的认为仅仅是世风日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章荣 《农业与技术》2004,24(3):162-163,177
以我国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会计制度不完善,法制约束效力欠佳;监督审计机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会计人员素质总体不高,进而捉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治理措施,以期净化会计做假帐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一项会计学重大课题。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缺陷、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及会计环境存在不利因素。治理会计失真,就必须完善会计制度,优化会计方法,建立监督运行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