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研究高本分段培养衔接过程;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分析汽服专业高本转段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试点实践中的师资、设备、合作的保障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顾明明 《南方农机》2019,(3):166-167
实现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衔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对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使用效率以及培养职业教育优秀计算机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系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当前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方面存在课程设置脱节、课程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制度建设保障等问题。因此,整合计算机专业资源,统一教学标准,建立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是实现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类课程是众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普遍存在前后置课程知识点衔接不畅、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学生知识掌握不系统等问题。笔者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前后置课程有机融合成单片机课程群的改革,通过四个学期逐级梯次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单片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婷 《湖南农机》2014,(5):135-136
湖北省2011年在机械类专业中率先开始探索"知识+技能"专业大类的技能高考,文章以专业基础课程为背景,讨论中高职课程衔接实施过程中,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上采取的措施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何将中高职公共英语进行有效的衔接,是目前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地增加对中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提升公共英语的重视程度。另外,衔接过程可以采取分层次、小班授课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文章主要分析制约中高职公共英语衔接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讨论如何使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一体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课程衔接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主要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运用经管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文章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基于“3+2”培养模式中,需要对中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要构建以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中职学校课程标准上融入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方法。机械类培训课程要注重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学校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状况,让学生能够适应课程的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8.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最根本体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动力,以职业技能为标准的课程开发,构建统一的课程衔接体系,创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标准,以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愈发完善,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任务,专业技术课程的衔接在整体中职教育衔接内容中十分重要,必须加以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本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进行探索,提出优化衔接工作的相关意见,希望能够通过文章分析对专业课程的衔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理念与思路,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实验教学设备及场地、改革课程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维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学生难以学以致用的问题,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真实工作情境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将教学过程合理划分为讲授基本命令环节、教师操作演示环节以及学生实践练习环节,并采用企业真实的产品作为项目案例,将设计过程分解成多个紧密衔接的阶段,以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教学成果丰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说明了该教学改革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形式不断丰富,学界对"3+2"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日益增多,对于整合中高职教育资源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方法及国内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构建以岗位、技术技能型培养培训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目标,整体融合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以高职教学计划为标准建立新课程结构。努力探索中高职衔接的课题体系,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职学校专业提升的培养方式,增加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践性环节,打造岗位胜任力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职学生通过技能高考渠道升学进入高职的比例在逐步扩大,很多高职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职学生也曾经或多或少学习过,那么中高职衔接以后,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该怎么教、该怎么让学生有新鲜感?针对这类问题,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职的《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根据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探讨了中高职衔接下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5.
“Java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涉及众多Web技术,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学生掌握困难,传统项目式教学不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针对“Java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螺旋式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体系和能力培养模型,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企业对人才需求也跟随发生变化。本文围绕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炼中高职衔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做法,通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衔接,有效解决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该专业的中高衔接以及其他专业的中高衔接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  相似文献   

17.
杜雪  贾启阳 《南方农机》2019,(4):218-218,243
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联合培养办学是一种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可行探索。文章通过分析联合培养模式的现状,指出联合培养办学的优势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办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房晓丽  彭晖 《南方农机》2023,(9):185-188
【目的】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跨界整合、领导和实践等综合能力,属于复合型优秀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电子设计类专业特色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方法】电子设计类课程群建设应综合考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将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整合作为建设重点,实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结合电子设计类专业的特点,主要将课程群合理划分为理论课程群、实践课程群,同时在理论课程群中合理创建核心课程,如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在实践课程群中,积极创建基础型、深度型、探究型实验实训。不仅要根据新工科建设目标,同时要切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教学、核心和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课题组主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子设计类课程群进行研究和实践,旨在提高电子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赵艳霞 《南方农机》2024,(7):173-176
【目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高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难懂、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衔接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亟须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学徒制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种“项目化”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依据项目需求开展知识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过程评价”考核模式的运用,能减轻学生期末考核压力,将课程考核分散于课程学习过程中,提高知识的运用效率。【结果】56名学生中有45名学生表示基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能独立完成基本的程序设计及硬件调试任务,而且有多名学生表示愿意再深入学习本课程。【结论】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幅度提升,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酿酒工程设备》课程教学出发,结合四川理工学院在该课程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