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它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生长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疫病。目前国内流行的猪蓝耳病毒株主要为PRRSV-2型(北美型),在我国又分为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近年来又出现了类NADC-30毒株。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猪群之后,会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特别是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后,会严重破坏仔猪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导致骨髓干细胞流经胸腺时,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猪病仍然呈现种类多而复杂的局面,一些重大疫病流行毒株出现新的变化,病毒性疫病尚未取得很好控制,病原的多重感染与细菌性继发感染十分普遍,老的疫病继续肆虐,新的疫病不断发生,引起生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经济损失依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blueear disease)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疫病,因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一、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 (一)基本情况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一种全球性疫病,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第一大病毒疫病,大家称其为“神秘病”,到现在仍然神秘.那么为什么猪蓝耳病如此难以控制?首先来看看蓝耳病的特性:极易变异、极易重组、毒株的多样性一高致病性毒株、低致病性毒株、持续感染、病毒增殖的抗体依懒性作用、免疫抑制.目前,2006年出现的高致病性毒株现在仍是优势流行毒株,危害大引起疫病,流行数年之后,其致病性和毒力仍未明显降低,临床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疫情总体稳定,呈散发,中、小型猪场与散养户多发.  相似文献   

5.
<正>(2017~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有效控制、逐步消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导意见。一、防治现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  相似文献   

6.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方法的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由于蓝耳病毒株的变异,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近2年来重创了我国的养猪业,  相似文献   

7.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严重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并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疫病。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为美洲型PRRSV的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9.
<正>12007年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概况1.1严重型(或称非典型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继续肆虐,进一步蔓延和扩散,波及到几乎所有养猪地区,成为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第一大病。1.1.1高致病性我国各地流行毒株均为同一毒株,该毒株感染猪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进而出现合并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Ⅱ型、肺炎支原体),严重的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该毒株呈现广泛的组织侵害性: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出现了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疫病流行(群众称之为“高热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等省;2007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了本次疫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其感染宿主唯一,且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生过,并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威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0年,国内分离到本病病毒变异毒株,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农业部将其引起的传染病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对该病实行严格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许多省市地区大面积暴发猪“高热病”,现已基本证实这些“高热病”多数是由蓝耳病引起的,并且是由基因缺失及变异的蓝耳病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该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危害大,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家已将高致病性蓝耳病列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范围,并出台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我们在预防控制该病时,要提高疫病防范意识,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齐抓共管,并要下大力气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更有效地控制好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动物病原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创新团队,经过几年攻关,发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自然重组毒株,经过进一步研究证实,该毒株是由北美一个输入分支毒株与我国当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发生自然重组,从而引起感染猪发病。这一研究发现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疫病防控具有  相似文献   

14.
正1我国当前猪病总体现状1.1疫病种类多而复杂。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等。1.2毒株的变异加剧和多样性、新毒株的出现、新病原的感染,增加了猪病的复杂性和防控的难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多样性、欧洲型毒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新毒株,猪细环病毒(TTSUV)和嵴病毒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为了有效地遏制住非洲猪瘟的传播,应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为生猪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有必要对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武华 《中国猪业》2015,10(7):26-27
<正>1业界对于蓝耳病防控的争论和困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头号病毒性疫病。蓝耳病病毒(PRRSV)主要攻击巨噬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在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和育成猪呼吸道疾病的同时,还会导致严重的继发感染,最终使动物死亡。2006年,我国暴发了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给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该病主要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株(HP-PRRSV)引起。与之前在中国流行的经典毒株  相似文献   

17.
李凯年  逯德山 《猪业科学》2007,24(11):24-26
养猪业一直没有摆脱动物疫病的困扰,特别是近2年来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严重的损失.虽然我国已经确定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株是猪"无名高热"的主要致病原因,但是,许多地方的疫情表明,猪"无名高热病"的致病原因复杂,除了涉及多种病原外,卫生管理不当是猪"无名高热病"发生的温床和疫情难防难控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加强卫生管理已经成为防控动物疫病、保持猪群健康的关键.本文结合当前世界养猪业广泛流行、危害严重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肺炎支原体和猪2型圆环病毒(PCV-2)提出了防控动物疫病、保持猪群健康的基本卫生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是猪病多发的重要季节。规模猪场蓝耳病、猪丹毒、猪流感、猪伪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常见多发,要搞好重点防控。1蓝耳病仍是威胁养猪业的"头号大敌"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是当前威胁养猪生产的"头号大敌"。我国PRRSV毒株具有多样性,由于疫苗的滥用导致多种毒株共存,其中NADC30-like毒  相似文献   

19.
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在吉林省某猪场发生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到40%~50%,病死率15%,取其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副黏病毒样颗粒,表明其病原可能为某种猪源副黏病毒,命名为JL01株。在对该病毒的的血凝、血凝抑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后,初步确定该种猪副黏病毒为猪源新城疫病毒。病毒回归试验表明,纯化的病毒对猪仍有较强的致死性,并可从死亡猪体内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半数致死量(EID50)分别为55.2 h、1.60和10-7.5/0.1mL,表明该毒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在此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其它10株NDV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L01株与B1、LaSota、Clone30等经典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同源性较高(91.5%~98.5%),与ZJ1、Mukteswar等强毒株的同源性较低。F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与弱毒株序列完全相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JL01株属于基因Ⅰ型。因此,本研究所分离到感染猪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变异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但其致病力与强毒株相当。  相似文献   

20.
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RT-PCR检测方法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试剂盒检测方法,对六盘水市钟山区某猪场发生的一起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