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通过对宜阳县兔球虫病感染情况和球虫种类的调查发现,兔球虫感染率高达78.0%,同时混合感染5~7种球虫,1—3月龄幼兔球虫感染率最高,存在的11种球虫中大型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和肠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兔场兔球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对县域内2个兔场采集的77份不同年龄段兔新鲜粪便中兔球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利用PCR技术对兔球虫阳性粪便进行感染种类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个兔场兔球虫总感染率达71.4%,各年龄段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96.9%,且多呈中度或重度感染。2个兔场感染的兔球虫主要是穿孔艾美耳球虫、维氏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且均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对张家口市规模较大的3个兔场共900多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3.3%、感染强度(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范围为100~3334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7.7%、感染强度范围为66~22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5.7%,感染强度范围为100~28200;共鉴定出10个虫种,分别为斯氏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温州地区家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McMasters method)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采集的595份家兔粪便样品中兔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地区兔球虫平均感染率达771%,全部为混合感染,感染球虫种类多为3~5种。各月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977%,多数呈中度或重度感染。调查共检出10种兔艾美耳球虫,以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5.1%(148/197),感染强度66~112 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7%(64/115),感染强度100~27 900。根据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16个虫种,即: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说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感染率仍然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兔球虫种类进行鉴定,并统计家兔的感染情况.结果 张家口地区的兔群中有6种艾美耳球虫,其中主要有3种,分别是大型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和穿孔艾美耳球虫.兔球虫感染率为68%,以1~2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结论 张家口地区家兔感染的球虫有6种,感染率为6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渝西地区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兔球虫种类,为该地区兔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检测渝西荣昌、永川、大足等 8 个区 14 个兔场共 1 273 份 粪样本,并收集卵囊,鉴定兔球虫种类。【结果】发现 14 个兔场均有感染球虫,平均感染率为 90.65%,璧山 和江津的感染率最高,为 100%,2 月龄以下兔感染率极显著高于 2~4 月龄、4~9 月龄及 9 月龄以上年龄段兔, 感染率为 98.19%。小型养殖场兔球虫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感染率为 86.53%。8 个区的克粪便 虫卵数(Oocysts Per Gram,OPG)为 9.65×103 ~6.56×104 ,其中 2~4 月龄 OPG 最高、为 6.31×104 。对药物使 用情况调查显示,未使用球虫药养殖场的感染率为 92.31%,OPG 为 4.42×104 ; 使用球虫药养殖场的感染率为 89.19%,OPG 为 2.75×104 。在 14 个兔场共鉴定了 10 种艾美耳球虫,其中优势虫种为穿孔艾美耳球虫(Eimeria perforans)、大型艾美耳球虫(E. magna)、盲肠艾美耳球虫(E. coecicola)和中型艾美耳球虫(E. media), 检出率分别为 25.20%、23.38%、11.96%、10.02%。【结论】渝西地区普遍感染兔球虫,且多为混合感染,因此 应加强该地区兔球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兔球虫病主要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此病通过球虫卵囊传播,断奶至3月的幼兔最易感染,死亡率可达80%,成年兔多为带虫者。  相似文献   

9.
2000年7月中旬,乌鲁木齐市近郊某养殖户饲养的家兔发生了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和病原分离鉴定,诊断为兔瘟、兔球虫、兔波氏杆菌病所致。现将诊断、病情控制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兔场自1998年4月、1999年3月分两批从邻县个体兔场引进种兔50余只自繁自养,数量已达500余只。免疫程序为每满6个月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注射免疫(幼兔免疫首期为30日龄)。2000年7月初,仍用兔瘟、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对30日龄断奶幼兔进行免疫接种。注射后第9天开始发生死亡,每天死亡10~20只。经现场调查了解,兔场建设简陋,座落在居民住宅区内,无任何消毒措施,每次清粪后仅用漂白粉消毒。由于消毒不严格,圈舍散发着浓浓刺鼻的氨臭味;饲喂饲料不全价,饲草质量差且单一,部分饲料有霉变;兔群杂,毛色各一;母兔乳汁少,仔兔不够吃;整群外观消瘦,仔兔腹泻较多,粪便中带有粘液。兔群在注苗前,曾因兔腹泻投喂庆大霉素、呋喃唑酮拌料,进行了连续30天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泗县黄牛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泗县黄牛球虫种类及其感染情况。泗县黄牛球虫种类计11种,即牛艾美尔球虫、邱氏艾美尔球虫、亚球艾美尔球虫、奥搏艾美尔球虫、椭圆艾美尔球虫、柱状艾美尔球虫、怀俄明艾美尔球虫、加拿大艾美尔球虫、拨克朗艾美尔球虫、阿拉巴艾美尔球虫和一种艾美尔属球虫未定种,均为安徽省首次报道。泗县黄牛球虫感染率为57.83%。其中1岁以内的犊牛感染率为64.77%;成年牛感染率为36.96%。此外,本文还对各种球虫卵囊的形态进行了描述、绘图,对各种球虫的感染率、优势虫种和混合感染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11.
杨凌地区家兔球虫种类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杨凌地区的部分养兔场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家兔艾美耳球虫(Eimeria)感染率高达83.5%,且各月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1~2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感染率为99.4%,3~4月龄的感染率为97.0%,5~7月龄的感染率为78.7%,而12~24月龄的成年兔的感染率为38.9%。检出11种兔艾美耳球虫,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黄艾美耳球虫(E.flsvescen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tidua)和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4.0%、17.0%、14.0%和12.8%。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省某羊场莎能奶山羊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球虫卵囊富集技术,结合形态学方法对采自该场2~12月龄的49份(≤2月龄22份;3~5月龄13份;6~12月龄14份)奶山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球虫卵囊分离,显微镜检测和OPG(Oocysts per gram)统计。结果显示,莎能奶山羊球虫总感染率为98.0%(48/49),OPG统计发现,3~5月龄羔羊球虫平均OPG最高,为2 442个/g。最高OPG存在于2月龄羔羊样品中,为15 083个/g,且该羊只出现严重腹泻症状。对富集分离到的球虫卵囊进行孢子化和种类鉴定,共鉴定出7种山羊艾美耳球虫。进一步对随机提取的277个孢子化球虫卵囊进行优势虫种统计分析,其中雅氏艾美耳球虫(Eimeiria ninakohlyakimovae)、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和柯氏艾美耳球虫(E.christenseni)占比最高,依次为17.3%(48/277)、15.9%(44/277)和15.2%(42/277),是该羊场莎能奶山羊球虫的优势虫种。综上所述,初步明确该羊场莎能奶山羊不仅普遍存在球虫感染,而且存在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和致病力较强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西省忻州某奶牛场艾美耳球虫感染率和虫种分布,为后期球虫病治疗及牛群饲养管理提供临床依据,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采自奶牛场200头产后母牛和600只犊牛的800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球虫卵囊分离收集,采用麦氏虫卵计数法和PCR方法对球虫卵囊进行检查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奶牛场艾美耳球虫的总感染率为32.75%,0~3月龄和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36.33%和43.00%,产后母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2.00%,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感染情况较0~3月龄犊牛严重,产后母牛感染情况轻于犊牛;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4种牛艾美耳球虫,分别是邱氏艾美耳球虫(77.48%)、牛艾美耳球虫(41.22%)、奥博艾美耳球虫(31.68%)和椭圆艾美耳球虫(14.50%),以邱氏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所调查的奶牛中有多重感染的情况,鉴定的262份阳性粪便样本中有117份为感染2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率为44.66%,发现最多可混合感染4种球虫。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混合感染情况较0~3月龄犊牛严重,而产后母牛多以1种球虫感染。  相似文献   

14.
2007年至今对乐山部分地区家兔的球虫病感染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高达75.71%。且各年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尤其是1~3个月的幼兔最易感染。共检出5种艾美耳球虫,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登市某综合养殖场饲养的獭兔,在2011年5月初发现部分2~3月龄幼兔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并有个别病兔死亡。经过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艾美耳球虫病。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地面放养120多只獭兔,其中有80多只2~3月龄幼兔。此前这些幼兔生长发育良好,5月初发现幼兔生长发育缓慢,部分幼兔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腹泻,逐渐消瘦并有死亡。据了解,这些幼兔从来没有用过抗球虫药物。  相似文献   

16.
球虫病是影响养兔业严重的传染病,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但以6~8月份居多,以1~4个月龄幼兔患病最重,成年兔多为带虫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很高,特别对幼兔威胁很大。此病主要是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小肠的上皮细胞内引起。  相似文献   

17.
兔球虫病是由多种艾美尔球虫(如斯氏艾美尔球虫、兔艾美尔球虫、穿孔艾美尔球虫)、大孔等孢子球虫等寄生于兔的肝脏和小肠引起的一种兔的消瘦、贫血、下痢为主症的寄生虫病。近几年,随着规模兔场的增多,该病成为肉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现将一例上杭县某规模兔场兔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兔球虫病是家兔中最常见而且危害极严重的一种原虫病。4月龄以内的幼兔对球虫的感染率较高,死亡率也高,兔球虫常见的有9种:除致病力最强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脏的胆管上皮细胞外,其它几种均奇生于兔肠道上皮细胞内。兔球虫病常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并且多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  相似文献   

19.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是兔业养殖中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4~5月龄的幼兔对球虫的抵抗力较弱,其感染率可高达10%,患病后幼兔的病死率也较高,一般可达70%。耐过的病兔很难康复,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文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介绍兔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兔球虫病流行多在温暖潮湿季节。饲料骤然更换及饲料单一,容易促使发病。兔球虫病又称兔艾美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兔肠上皮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是对养兔业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是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的兔艾美尔球虫,其余各种均寄生于肠上皮细胞,病原性较小。发育史及流行病学基本与鸡球虫相似。断奶至4月龄幼兔最容易感染,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成年兔感染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多为带虫者,成为感染来源。下面介绍一例临床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