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湘两省几种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与氧化铁的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湘两省黄棕壤、红壤和棕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高粱幼苗的供磷效果及其与土壤物质组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的磷吸附量和对磷的亲合力均明显高于棕红壤,它们吸附磷的解吸率和对高粱幼苗的供磷能力明显低于棕红壤。黄棕壤和红壤中的氧化铁为针铁矿型,棕红壤中的为针-赤混合型。供试土壤中针铁矿虽与赤铁矿形貌相似,呈片状,但由于其能吸附磷的比表面积比赤铁矿的大,故此氧化铁类型差异是导致黄棕壤、红壤与棕红壤中磷有效性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云石粉和生物有机肥对旱地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及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能降低棕红壤的酸性,提高棕红壤的肥力养分,白云石粉对棕红壤的降酸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小麦和花生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湖北省六种土壤五个粒级(>1,1-0.5,0.5-0.25,0.25-0.15.0.15-0.1mm)的磁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壤、棕红壤、潮土和黄棕壤表土层磁化率大于母质层磁化率,而紫色土和黄褐土表土层磁化率小于下部土层的磁化率。棕红壤表土层磁化率小于淀积层磁化率。红壤、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母质层磁化率随颗粒变细而明显增加,但这一现象在潮土、紫色土的母质层确不明显。0.25-0.15mm粒级是黄棕壤、红壤、棕红壤、潮土、紫色土磁化率随颗料大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亚热带几种土壤(黄棕壤、黄褐土、红壤、棕红壤、灰潮土等)剖面磁化率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发现:土壤磁化率剖面受纬度、土壤母质磁性本底、气候条件、土壤熟化度,及发育度、土壤颗粒等因子的影响。还发现:红壤和棕红壤、灰潮土、黄棕壤和黄褐土的磁化率与有机质之间正直线相关关系显显程度分别为极显著、显著和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鄂东南棕红壤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具有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和独特的社会资源。经过估算,本区的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为15094kg/hm^2,发挥资源优势,配套各项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是棕红壤区扩大玉米种植和挖掘玉米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与磷矿粉供磷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磷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磷的最大吸附量(mg/kg)为郴州红壤(1167)〉黄棕壤(1111)〉棕红壤(651.7);磷的亲和力b值(L/mg)为郴州红壤(0.38)〉棕红壤(0.09)〉黄棕壤(0.04);磷的最大缓冲容量(L/kg)为郴州红壤(441)〉棕红壤(58.4)〉黄棕壤(44.2);磷吸附的相对容量Kf值(L/kg)为郴州红壤(434.9)〉黄棕壤(226.7)〉棕红壤(195.0);比较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差,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拟合磷的吸附数据。郴州红壤对磷的亲和力较大,吸附磷量也大,但磷的解吸量较小,供磷能力弱,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也低;黄棕壤和棕红壤对磷的亲合力弱,吸附磷量少,但磷的解吸量较大,供磷能力强,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也较高。不同的磷矿粉供磷能力也与2%枸溶性磷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鄂南丘陵棕红壤水土流失及硼损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南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棕红壤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建立了不同覆盖水平下地表径流和硼流失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产流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径流的产生与入渗速度主要受叶面积的影响,土壤容重对径流与淋溶作用影响不大;没有覆盖的土壤径流和硼流失量明显高于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当叶面积指数接近和大于1时,累计径流量和累积硼流失量将趋于稳定;增加植被覆盖度,合理密植是减少水溶态硼流失,保持水土的重要措  相似文献   

8.
地表覆盖及等高线种植玉米对坡地红壤水热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在云南高原坡耕地红壤上进行了地表覆盖及等高线种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裸地等高线种植对提升坡地红壤土温有明显作用,盖膜有好的增温效果。采用覆膜等高线种植措施有明显的调节水分功能,使坡耕地红壤水分含量变幅较小,起到了防旱防涝的作用,但雨水多时保水效果差,加剧坡耕地红壤的水分流失。采用盖草及结合翻耕、免耕等保护性措施,并未明显导致低土温,且有利于蓄积降水,气候持续干旱时也有好的保水作用。地表覆盖及等高线种植良好的水热生态效应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多年野外调查和土样的分析测定,把该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纲,6个土类,10个亚类,20个土属。从山脚至山顶土壤的垂直分布是红壤、黄壤(黄红壤)和棕黄壤。在近山脚局部地带还有石灰性土壤的分布。该区的红壤具有弱富铝化特征,与典型红壤相比,在理化性质和矿物组成上不完全相同。高海拔的黄壤和棕黄壤部分因受古红土残留母质的影响变为次生型土壤,其性质与正常发育的土壤有一定的区别,肥力水平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材料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膜、黑膜、谷壳、木屑和遮阳网为覆盖材料,分别在油茶林地不同立地条件区域(红壤区、未垦区和砂砾区)进行覆盖试验,旨在为油茶保水抗旱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连续干旱5 d,红壤区覆盖遮阳网地表温度较低,未垦区对照处理地表温度较低,砂砾区覆盖木屑地表温度较低,各种立地类型覆盖木屑25 cm处土壤温度最低,红壤区覆盖黑膜25 cm处土壤含水率较高,未垦区覆盖木屑25 cm处土壤含水率较高,砂砾区覆盖木屑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连续干旱8 d,红壤区对照处理地表温度相对较低,未垦区覆盖木屑处理地表温度较低,砂砾区覆盖木屑地表温度较低;所有立地覆盖木屑25 cm处土壤温度最低,红壤区覆盖黑膜土壤含水率较高,未垦区覆盖谷壳土壤含水率较高,砂砾区覆盖黑膜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连续干旱11 d,红壤区覆盖谷壳处理地表温度相对较低,未垦区覆盖木屑地表温度相对较低,砂砾区覆盖木屑地表温度较低,所有立地覆盖木屑25 cm处土壤温度最低,红壤区覆盖木屑土壤含水率较高,未垦区覆盖遮阳网土壤含水率较高,砂砾区覆盖黑膜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消流减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大部分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仅仅停留在简单定性的比较分析上。本研究通过在南方红壤坡地建立标准径流小区进行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提高植被结构的层次、植被覆盖度和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南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相似文献   

13.
红壤旱地花生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红壤旱地花生抗旱试验结果表明:相关的抗旱措施如改土、地面覆盖、优化施肥及其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等,都可以达到明显的抗旱效果且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_3.2,电荷零点pH_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②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度,③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壤丘陵区柑桔土壤采用不同覆盖物的大田试验,探讨了地面覆盖后土壤水分,温度、养分等肥力因素的变化,以及覆盖对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是克服红壤障碍因素,改善土壤水热条件,防止夏秋高温干旱的重要技术措施,4种覆盖物都能显著提高柑桔产量,其中活体绿肥效果最佳,增产28.6%;麦秆、木渣次之、增产18.6%和17.9%;杂草效果稍差,只增产6.4%,覆盖能改善果实品质,各处理比对照(裸露)果实含酸量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高,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红壤丘陵山地柑桔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指出了红壤丘陵山地桔园节水栽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红壤丘陵山地桔园节水栽培的技术措施,如撩壕定植,扩壕改土;修建蓄水池,开挖竹节沟;大苗带土上山定植;树盘覆盖与培土;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保水性;利用新梢控制产量,抹除夏、秋梢等。  相似文献   

17.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实步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阳离子效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8,2,电荷零点PH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2)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序。(3)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8.
对皖南烟区7个县4年123个烟叶的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的镁含量在0.9~7.1 g/kg,平均为3.1 g/kg,20%的样品严重缺镁,59%的样品轻度缺镁,21%的样品不缺镁。歙县、休宁、泾县、南陵的硅质红壤、紫色土及灰潮土的烟叶比宣城、郎溪、芜湖、东至的黄红壤和棕红壤的烟叶缺镁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01~2003年研究了红壤丘冈区秋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措施。试验表明,不同措施对秋玉米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都有较一致的增效作用,其增效大小排序在非旱年为秸秆覆盖>保水剂>节水穴灌,在干旱年为节水穴灌>秸秆覆盖>保水剂。同一措施效应干旱年>非旱年。综合措施的效应在非早年小于相应单一措施效应之和,在干旱年则大于单一措施效应之和。综合措施经济效益以秸秆覆盖 节水穴灌最高,特别是干旱年,增投产值率达到395%。  相似文献   

20.
盆栽试验研究江西鹰潭和湖北咸宁红壤上残留磷对油菜生长吸收磷素的影响及根际和本体土壤的无机磷组成,结果表明在2种供试红壤上油菜产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相关;油菜植株对P吸收增加最快的时期在90~200d,且土壤残留磷量影响其吸收动力学;鹰潭红壤的根际土pH低于本体土,咸宁棕红壤上趋势相反;NH4F和NaHCO3提取土壤有效磷,鹰潭红壤上根际土壤有效磷亏缺,而咸宁棕红壤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本体土壤;2种土壤的Ca2?P及Fe?P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而O-P含量的相对高低与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