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通过测定皖南山区5个不同采样点的15群中华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8个形态特征,结合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喙长、右前翅长、第三节背板宽、第三节背板颜色、第四节背板宽、第四节背板颜色差异显著;皖南中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皖南山区中华蜜蜂的前翅长与宽均较大,说明皖南中蜂飞翔能力强,采集能力强.第3 4背板长也较大,而背板长可以反映出蜜囊的的大小,蜜囊越大,贮存花蜜越多,蜂群进蜜就越快.从形态上说明皖南中蜂是较理想的蜜蜂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选取"蜂强1号"意蜂33群,福州本地意蜂30群,每群分别测定1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吻长、前翅长、前翅宽等34个形态指标),同时分别测定两个意蜂蜂种的11个蜂群(每个蜂群抽取5~6只)刚出房工蜂的初生重。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意蜂蜂种34个形态指标中,19个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5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刚出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两个蜂种的工蜂吻长、前翅面积、3+4背板长等重要形态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蜂强1号"意蜂大于福州本地意蜂。这些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的采集力可能大于福州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广西和云南采集了共32群东方蜜蜂,其中广东、广西各采集了9群,云南采集了14群,每群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测定,共分析测定了38个指标.将测定得到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将广东、广西与云南的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东方蜜蜂在体型上比广东和广西的大.另外,这3个地区的东方蜜蜂分成了2个地理类群,云南的为一个地理类群,广东和广西为另一个地理类群.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省怒江福贡县和西双版纳勐腊分别采集了大蜜蜂和黑色大蜜蜂的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得出了云南地区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的形态学数据。结果发现:有27个形态特征指标差异性显著,更进一步证实云南西、南部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是独立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5.
怎样饲养蜜蜂强群(上) 蜂群的强弱一般是看工蜂多少,蜂多则强,蜂少则弱。强群的标准取决于蜂种、饲养方式、季节和蜜源条件,基本原则是要有利于越冬、繁殖和生产。实践证明,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越冬期蜜蜂损失和饲料消耗少(按每框或每千克蜂计算);春季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格壮、寿命长;流蜜期能有大量的工蜂投入采集,显著提高产蜜量;对病敌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应该常年保持强群。现将饲养强群的基本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云南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研究测定了14个不同样点的2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通过对测定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国家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云南东方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从总体上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类群;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云南地区是亚洲东方蜜蜂分布的“交混区”和“分化区”,是亚洲东方蜜蜂从南到北分布的中间过渡带区域。  相似文献   

7.
浆蜂,是我国养蜂员和养蜂科技工作者近20年来从西方蜜蜂(主要是意蜂)中分化、培育出来的,产浆量较原种高2~3倍或以上的西方蜜蜂新品系。由于育种者选育的目标、育种素材、选育的方法、蜂种的生产性能等不同,现在生产中使用的若干浆蜂品系已经分化出几个不同的类型。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国内主要使用的浆蜂品系及其杂交后代(共30多个品系或杂交组合)进行观察后,认为大致可以划分出以下3种不同的类型,即蜜主浆辅型、蜜浆兼顾型、浆主蜜辅型,这3种类型的浆蜂,各有其不同的生产性能。顾名思义,蜜主浆辅型就是以产蜜为主、…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一个蜂场中19群西方蜜蜂的季节产蜜量、工蜂蛹重、工蜂成蜂寿命和工蜂花粉篮大小。产蜜量与花粉篮的长度和面积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51,P<0.0145;r=+0.575,P<0.01)。花粉篮面积与寿命呈显著相关(r=+0.687,P<0.0012)。选育花粉篮大的蜜蜂可提高产蜜量,因为可以有较多的花粉带入蜂群,进而可扩大幼虫面积和延长所培育工蜂的寿命。花粉篮面积是影响全年蜂群产蜜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蜂群平均增重较大的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9.
<正>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境内蜜粉源丰富,蜜蜂养殖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养殖项目。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盗蜂一直时有发生,蜜蜂盗蜜是蜜蜂因本能而引起的一种"违法"行为,盗蜂现象在养蜂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的,盗蜂的后果很严重,轻者蜂群发展缓慢,重者蜂群死亡,影响全年养蜂收益。此外,盗蜂还是蜜蜂病害的传播者,因为盗蜂所盗取的大多都是病群弱群中的饲料,很容易引发全场病害。一般说来,当甲群工蜂窜入乙群偷取贮蜜时,甲群中有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为"盗蜂",甲群称为"作盗群",乙群称为"被盗群"。除此之外,被盗群由于无蜜饲料引发被迫去盗其他蜂群的饲  相似文献   

10.
盗蜂是进入他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的工蜂。盗蜂常发生在流蜜末期和蜜源缺乏期 ,作盗蜂时常窜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 ,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如果被盗蜂群有抵抗能力 ,就与盗蜂互相撕杀 ,驱逐盗蜂 ,如果被盗蜂群无抵抗力 ,只好任其将巢内存蜜盗光 ,以至全群饥饿而死。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 ,腹部光亮的老蜂。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 ,工蜂相互撕咬、斗杀 ,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 ,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 ,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 (蜜囊中吸满蜜 ) ,行动慌张 ,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 ,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11.
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对微卫星DNA标记对安徽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两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估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结果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所有位点平均的PIC值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10和0.5764。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5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和5.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014和0.4979,两个蜜蜂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杂合度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蜜主要分为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两种,分别由中蜂和意蜂酿造而成。中蜂蜂蜜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好,但是由于产量低,价格是意蜂蜂蜜的3~5倍。一些不法企业和养蜂人趁机将意蜂蜂蜜假冒中蜂蜂蜜销售,或将意蜂蜂蜜掺入到中蜂蜂蜜中以次充好。因此,如何鉴别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是当前蜂产品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MRJP2(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 2)为靶标基因,分别设计了针对中蜂和意蜂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开发了实时荧光PCR-Taqman探针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的区分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对意蜂蜂蜜DNA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5ng,对中蜂蜂蜜DNA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1ng;对市售中蜂蜂蜜进行真实性摸底调查发现约37%样品为中蜂蜂蜜,其余样品均含有意蜂蜂蜜成分。综上所述,中蜂蜂蜜掺假现象严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可为中蜂蜂蜜掺假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测定本地意蜂(安徽肥东)、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工蜂吻长、右前翅长、右前翅宽、肘脉指数、第三背板宽度和第四背板宽度,并对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数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地意蜂(安徽肥东)(A)、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B)、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C)的吻长、右前翅长、前翅面积、前翅肘脉a、第三节背板宽、第四节背板宽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右前翅宽存在显著差异,而三者的前翅肘脉b以及翅脉指数差异不显著。这三种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蜜蜂在相同遗传背景下,不同大小的巢房对蜜蜂体重的影响。本试验在中蜂蜂群内加入西方蜜蜂巢础,让蜂群自行建造,当改造好的蜂脾有大量封盖子脾时,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孵化,出房后开始大量标记蜜蜂,按照相应的日龄采集蜜蜂称重,每群15只。结果表明:与自然建造中蜂蜂群相比,中蜂使用意蜂巢础后,不同日龄工蜂体重差异显著增加。这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巢房大小对蜜蜂形态特征影响及产蜜量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分析测定蜂王与雄蜂交配的数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卡尼鄂拉蜂 (Apismelliferacarnica)和高加索蜂 (Apismelliferacaucasica)的雄蜂精液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的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 ,并利用 11个引物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析。根据RAPD标记计算工蜂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然后计算蜂王与雄蜂交配的数量。结果表明 ,RAPD标记是测定蜂王与雄蜂交配数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和子四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肘脉指数、翅钩数6个外部形态指标。采用StatView分析软件中ANOV Aandt-test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且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上述5个形态指标均小于亲本"江山2号"和法国意蜂,差异显著(P0.05),也显著大于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大于"江山2号"、法国意蜂和中蜂,差异显著(P0.05)。营养杂交子代工蜂随培育代数的增加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宽度和肘脉指数指标上与前三代间差异显著;子四代工蜂在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上显著高于前三代。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抑菌圈实验方法测定不同蜜粉源植物蜂王浆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用蜂王浆分别是产浆型意蜂和产蜜型意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和荆条蜂王浆;受试菌株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研究结果显示:油菜蜂王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产浆型意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对受试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产蜜型意蜂品系所产油菜蜂王浆,两种意大利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优于枯草芽孢杆菌;油菜蜂王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也较强,两种蜂王浆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产浆型意蜂所产的荆条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高于产蜜型意蜂所产的荆条蜂王浆,然而,二者的抑菌效果弱于油菜蜂王浆。研究表明,不同蜜粉源植物的蜂王浆抗菌效果不同,油菜蜂王浆对受试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均比荆条蜂王浆强,产浆型意蜂所产的蜂王浆对受试菌的抗菌效果优于产蜜型意蜂所产的蜂王浆。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自噬相关基因Atg12(autophagy-related 12 gene)在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中的表达差异,为探讨中蜂抗螨分子机理提供参考。参照GenBank中东方蜜蜂Atg12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7048509.1)设计引物,扩增中、意蜂头部组织Atg12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原核表达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意蜂头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大小为450 bp的目的片段,并表达出大小约42 ku重组蛋白;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在Atg12基因进化过程中,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意蜂(Apis mellifera)、大蜜蜂(Apis dorsata)和小蜜蜂(Apis florea)亲缘关系较近;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共含有6个多肽结合位点、6个β-折叠和4个α-螺旋,分子质量约为16.13 ku,等电点为6.7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g12基因在中蜂头部组织中表达极显著高于意蜂(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Atg12基因在中蜂抗螨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