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二圃法、三圃法、株选法、原原种生产原种4种大豆原种生产技术,对于大豆原种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三圃一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原种)、原种圃和良种田。目前和田地区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即穗行圃、穗系圃、(生产原原种)—原种圃(生产原种),供应  相似文献   

4.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原种4级生产程序,包括穗行圃、原种圃、原原种繁殖田、原种生产等内容,以为小麦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玉国(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盖提 844600)多年来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一直采用“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原种,国家于1982年颁布了至今为止唯一的GB242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源于原苏联的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为棉花原种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这个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适应棉花品种频繁更换形势。1997年起,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先后又应用了“自交混繁法”、“简易二圃法”等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发现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棉花原种选自交铃数量少,自交需人工多、脱落率高、淘汰率高、保种圃面积小、原种生产周期长;而应用“简易二圃法”生产棉花原种,省工省事、能及时的为棉花生产提供足量、优质棉种,适应当前棉花品种频繁更换的形势。1 不同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麦盖提县的应用麦盖提县自1975年应用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技术,到1980年底完成了108 夫的“三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到1985年实现了年年用108 夫原种三代更新大田种子,其纯度由原来的54%提高到了87%,198...  相似文献   

6.
为发挥小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典型性,减少小麦品种在大田生产过程中机械混杂、天然杂交和不良栽培管理等因素,造成品种种性变劣、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必须不断地进行选优提纯工作,以满足小麦生产上源源不断的用种需要。介绍了小麦三圃制生产原种的程序及技术操作规程,包括原种的选择、生产原种的程序及技术、快速繁殖原种的方法及技术等内容,以为小麦三圃制生产原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8.
从直接育种繁殖、两圃法生产原种、三圃法生产原种3方面介绍通豆5号原种繁育生产技术规程,以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皖麦19育种家种子生产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皖麦19典型特征选择单株,建立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并提出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抗虫棉Yc110 7、Yc10 0 9、Yc5 0 773个品系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法生产的原种进行了抗虫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自交混繁法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原种纯度优于三圃制生产的原种。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种生产应突出自交的作用 ,以系谱选择为基本手段 ,配合抗虫性的鉴定和筛选 ,并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建立起高水平的遗传平衡。  相似文献   

11.
晋谷21号适口性变差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晋谷21号的生产现状及适口品质变差的原因,提出了选择标准单穗,建立原原种圃;加强原原种圃管理;规范农业耕作措施;加大科技人员管理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常规双低油菜种子优质高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油菜种子品质劣化的原因主要是品种间杂交、生物学混杂、选择不严、性状分离及管理不当造成的;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选种圃、株行圃、原种圃要严格坚持高标准的田间预选和室内考种程序;采用先进栽培与管理技术,扩大原种繁殖系数,满足大面积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华麦5号市场需求,提出三圃法与株系循环法相结合生产原种,制定了华麦5号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期提高该品种原种质量,较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详细描述了菜心种子扩大繁殖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原种生产基地的选择、隔离措施,原种生产的方法,原种单株、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嘲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法,以及对收获后种子的质量、检测规则等要求,为菜心种子生产扩大繁殖提供依据,确保生产出来的菜心种子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种子法,日本制定了良种繁育体系,并规定原原种由育种家或者受政府委托的原原种繁殖场生产。而用于繁殖的原原种的种子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在种植前还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繁殖。地方品种原原种生产在原产地良种繁殖场繁殖;国家登记品种的原原种生产在育成者的单位繁殖。 国家种子法还规定,各都、道、府、县(省级都要设置根据区域、生产试验确定推广品种的原原种圃和原种圃,为下一年原种圃和种子田提供必要的种源。  相似文献   

16.
李兰珍 《农村科技》2007,(12):15-15
任何一个良种,都不会永久地保持其优良的种性,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混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杂退化现象.为防止良种混杂混化,稳定与提高种性,使良种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应建立建全良种繁育体系与良种更换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自1973年以来,我站采用三圃制(穗行圃、行系圃、原种圃)生产正规的小麦原种,小麦产量逐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偃师国营原种场 ,在良种繁育体系改革以前 ,良种繁育技术往往采用三圃制。由于种子生产技术落后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盈利较少 ,甚至亏损。自 1 988年开始 ,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代替三圃制 ,主动与育种单位、种子公司等结合 ,走育、繁、推一体化道路 ,改变了过去应用三圃制 3年才能出原种的局面。采用四级程序后 ,利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 ,1年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原种 ,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2年。由于品种对路 ,质量提高 ,生产的原种年年供不应求。而且 ,四级程序操作简便、经济省工 ,种子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场从 1 989年开始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18.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穗行圃是小麦种子生产的基础,本文依照GB/T17317-2011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新疆小麦生产实际和穗行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总结了新疆小麦穗行圃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红江橙的株系选育、脱毒处理、原种圃建立、采穗圃建立、育苗圃建立和病毒检测等环节的研究技术,以及开展规模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探讨出全套脱毒种苗培育技术和建成年规模50万株以上的红江橙脱毒种苗生产基地的方法,旨在为我国红江橙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脱毒种苗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