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10月26日至27日,全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暨都市生态农业现场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河南省近年来农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经验,研究部署了下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副省长王铁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三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发言,郑州、洛阳、安阳等8个市(县)代表从不同角度总结、分享了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验。王铁在会上指出,河南省粮食生产连续11年增产,夏粮连续13年增产,不仅满足了河南省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增产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建议任银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区划研究所,郑州450002)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3.
<正>滑县地处豫北平原,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总面积1 814km2,耕地19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2010年以来,滑县在河南省农开办、河南省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承担实施了《河南省农综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通过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优良品种和关键生产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农民科技素质迅速提高,为全县粮食总产连续21年稳居河南省首位,连续10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构建河南省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为例,在分析农业对河南经济的影响力和河南省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应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设施,增强科...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52-8753,8756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特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初具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标准化、外向化程度提高。指出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破解的难题:粮食增产压力突出;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安置就业不容忽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提出了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千方百计保证粮食持续增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拓展现代农业的就业空间;用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从河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胡若哲 《河南农业》2012,(21):50-51
二、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重大举措(一)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标志性的地位。今后一个时期,河南要围绕夯实中原经济区基础保障这一战略,着力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力争在以下六个方面得到新提高、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一是工作理念由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协调抓发展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一些新的部署,特别是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局面。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增产超过100亿斤;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一连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在过去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也说明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川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变革时期,随之,发展方式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须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农业发展方式的提档升级。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1.1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达到历史最高值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已连续12年  相似文献   

10.
校县合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尝试、新探索,总结了方城县赵河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区成功运作的成效,并提出建议,为校县深层、广泛合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从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5年我省将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将实现粮食增产2.5亿kg。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37.5亿kg,保持稳定;油菜子产量230.9万t,连续13年创历史新高。农业农村经济延续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农业生产具体目标是:粮食增产2.5亿kg,农牧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数据,用熵值法,测评湖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测评结果显示:1978~2009年湖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这32年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得分是有波动的,有两次明显的下降过程。其中农业发展动力、农业效益子系统是农业发展方式得以转变的最主要因素,取得的成绩很突出;而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总的来说,湖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处在初步实现阶段。最后根据测评结果提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经国家统计局核准,河南省2010年夏粮总产量309.07亿kg,较上年增加2.57亿kg,增长0.8%;平均667 m2产388.30 kg,较上年增长0.5%。至此,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已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7年叠创新高。  相似文献   

14.
本网讯8月19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农发行河南省分行举行全面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此次合作中,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将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协调、管理优势,推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本次合作营造良好"三农"融资环境;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并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上给予信贷倾斜与优惠。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是政治责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核心、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是中心任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作为一项强农惠农的技术性补贴,从项目起步、巩固到技术普及和配方肥推广阶段,实现了阶段性跨越、实质性推进,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节本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加速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模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四川省农业厅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及时传达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研究全省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并对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5年,四川农业工作将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法治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具体目标是:粮食增产2.5亿kg,农牧渔业为农民人均增收力争200元以上,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推广使用配方肥这个核心,创新资金使用新机制,试点对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的补贴模式;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配方肥生产、供应和推广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创新配方肥推广示范、宣传培训和农化服务新模式,切实推动施肥方式转变,提高配方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6.3亿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农村绿皮书》预计,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或进一步增产至6.3亿吨,比上年增产1.5%,这给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难度,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突出强调。所  相似文献   

20.
陇原传真     
《甘肃农业》2016,(12):62-63
正1安定区全力打造西部地区马铃薯绿色增产典型2016年,定西市安定区继续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马铃薯有效供给为目标,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资源要素高效利用、生产生态相互协调的生产模式,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力打造西北地区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