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灌肠是一种综合利用肉类原料的产品。它既可精选原料制成质量精美、营养丰富的高档产品,也可利用肉类加工过程所形成的碎肉、内脏等,制成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大众化产品。灌肠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便于携带,符合当前人们对健康、快捷、方便等食品的追求。但是灌肠在生产过程中若控制不当,  相似文献   

2.
新型复合蔬菜灌肠配方及其加工□许高升蔡金星灌肠是一种风味鲜香、食用方便、深受人们喜爱的肉类制品。但其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少,影响营养价值。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预防许多疾病,被视为第七营养素。纤维素虽在人体中不被消化吸收,但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一种安全、高效、无污染的新型结肠双重造影灌肠仪.方法 分析放射科采用各种灌肠仪进行钡剂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空气结肠双重造影的全过程,列出新型灌肠仪需要具备的目标功能,依此设计其结构和工作流程.结果 研制的新型灌肠仪灌肠压力安全可控,灌肠过程中出入管路分开,避免了交叉感染,钡瓶无需反复消毒灭菌处理,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结论 新型结肠双重造影灌肠仪可有效克服现有灌肠仪的诸多不足,安全高效应对各种灌肠检查,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动灌肠机     
由辽宁省沈阳盈鑫食品机械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SC20—B型手动灌肠机,采用不锈钢和电镀工艺制作。体积小,设计合理。减速机传动,具有无噪声、节约能源、投资少、美观卫生等特点,是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加工各种香肠、肉灌制品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择圆白菜作为添加物,与肉类混合制作灌肠,通过不同添加量以及调整淀粉加入量和肥瘦肉比试验。根据感官鉴定的结果,确定了较为合理的配方比例,研制出了理想的蔬菜灌肠制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给患者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方法比较。方法将肛肠科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改良组采用头低臀高左俯卧位,肛管插入长度20-25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 cm。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次数、灌肠入液量、灌肠液外溢及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的灌肠疗效及灌肠入液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肠时不良反应如灌肠液外溢、出血、腹痛、不适感的例数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同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第一大国,201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8540万吨,中西式肉制品比例从2010年的45∶55调整为50∶50,中式肉制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逐步成为我国肉类消费市场的主体。但是,中式传统肉制品存在加工技术工艺及装备落后、产品品质不稳定、危害因子难以有效抑制等问题。"中式传统肉制品绿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肉类现代化加工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少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加快实验室研发成果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步伐,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升级改良传统工艺,研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新型肉类食品,实现我国肉类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肉类消费量迅猛增长。中国作为肉类消费大国,其肉类消费量已占世界肉类消费总量的近1/3。随着人均可支配消费收入持续增长,我国的肉类产业保持了较为稳定快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禽加工业大国,我国的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类总产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同时,我国还是肉类消费人口和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在我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肉类消费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必需的营养源和生活质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应用1981~2016年的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城镇化率每增长1%,城镇居民对肉类的人均消费量约增加0.4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极大刺激城镇居民对肉类的需求量,该刺激会在4年内逐步衰减为零。从短期来看,城镇居民肉类消费量的变化大部分由自身变化引起;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发展对城镇居民肉类消费量的增加也作出了一定贡献,达到均衡时约为11.3%。因此,在快速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市售肉食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和都市人群对亚硝酸盐认知度进行了抽样调查。96份肉制品检测结果表明,火腿肠、罐头产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合格率为100%,风干肠类、酱卤类、烤肠类合格率为71%~87%。包装定型产品合格率为96.1%,散装产品为81.8%。大型超市合格率为95.7%,商贩合格率最低为75%。认知度调查表明,市民中超过85%的人喜欢肉制品呈红色或鲜红色,但大多数人对判断产品是否添加有亚硝酸盐知之甚少。说明严格控制肉食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同时加强公众的食物安全教育仍然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杨美玲  朱运德  崔东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49-18150
[目的]亚硝酸钠是肉制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也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化学物质。通过分析香肠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建立亚硝酸钠快速检测手段。[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最佳吸收波长,根据最佳吸收波长,检测不同食用方法的香肠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结果]亚硝酸钠的最佳吸收波长为538 nm,未处理的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为8.07 mg/kg,炒制过的火腿肠中含量最低,为5.27mg/kg。[结论]炒制加工后的肉制品比未处理过的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低,食用更安全。该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实用的亚硝酸钠含量的检测方法,为肉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的快速、高效检测提供了方法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兔肉发酵香肠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C1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26、德巴利汉逊氏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ula)Y36为发酵剂制作兔肉发酵香肠,以获得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改善的兔肉发酵香肠制品。[方法]以3种菌单独接种及混合接种兔肉香肠与对照组作比较,选取其所含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18组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C18组赖氨酸含量低于L26和Y36组);C18和Y36对脂类的分解能力高于L26,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则低于L26。[结论]3种菌复合发酵的香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接菌发酵的兔肉香肠营养价值显著高于未接菌组。L26组甘氨酸、C18组丝氨酸的百分含量高,改善甜味;L26组的苦味氨基酸缬氨酸含量最低,蛋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混合发酵组最低。  相似文献   

14.
姜瑞平  董宇  高宇  高郡  李乃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7-16428
[目的]通过阿魏酸和异Vc钠的系列复配试验,得到了一种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的复配型肉类食品添加剂。[方法]选用蒸煮香肠体系,测定了亚硝酸盐残留量、酸价(AV)、过氧化值(POV),辅以感官评定,综合评价此复配添加剂的性能及对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整体影响。[结果]在原配方的基础上,亚硝酸盐减半使用,同时添加75 mg/kg阿魏酸和500 mg/kg异Vc钠,能显著抑制香肠的脂质过氧化,延长保质期,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同时维持香肠应有的感官品质。[结论]阿魏酸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天然肉制品抗氧化剂,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添加到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15.
白市驿板鸭是中国传统三大板鸭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受西南地区消费者的喜爱.烟熏是传统肉制品的关键工艺.探索了一种新型自动烟熏设备在白市驿板鸭加工中的应用.试验发现,使用该新型烟熏设备,在烟熏温度60℃、烟熏时间10 h生产出的板鸭香气浓郁、有熏肉的独特香味、颜色亮棕红,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要求.经与传统烟熏工艺比较后发现,新工艺下生产效率提高31%,工人劳动强度低,卫生环境较好.该研究为推进传统板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肉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灌肠加工工艺中对腌制时的pH值、机械处理条件以及熟制时的温度等对制品的持水性、结着性都有影响。其它色素含量较高,与维生素C相互作用,使制品色泽较深。为保持其原有的营养保健特点,建议不必采用化学褪色法处理,可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受群体感应信号肽介导的产细菌素乳杆菌作为发酵剂的潜力,以前期研究获得的1株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 L-ZS9菌株为研究对象,L.plantarum L-Y9为对照,将L.paraplantarum L-ZS9+AIP(信号肽)、L.paraplantarum L-ZS9和L.plantarum L-Y9分别复配商用木糖葡萄球菌制备发酵香肠,测定不同发酵剂条件下各组香肠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结果表明:L-ZS9+AIP组效果最佳,与L-Y9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L-ZS9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L-ZS9作为发酵剂能够更迅速启动发酵,较好地抑制肠杆菌的生长,及丙二醛(MDA)的增加,同时提高发酵香肠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8.
新型牦牛肉干加工工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韩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4):456-460,476
将低温腌制、真空滚揉、微波干燥技术用于牦牛肉干加工,通过色泽、风味、组织状态等感官评定,以及含水量及细菌总数测定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肉干相比,新产品色泽鲜红、嫩度高、咀嚼性好,在37 ℃条件下,经30 d品质稳定。确定了新型牦牛肉干加工工艺和参数,设计合理,便于实际生产应用,拓宽了牦牛肉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鹤庆火腿咸、硬、肥、大、脏的特点进行了加工方法的研究,并保持原火腿的色、香、味。本试验结果显示:新火腿的成品率达77.92%,一级品率达98.10%,火腿平均重量为6.53kg,肉脂比为1:0.53,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亚硝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新火腿具有低盐、味鲜、色美、清香回甜、肉质软嫩等特点。感官鉴定评分达94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新工艺成本低、产量高,每加工400t火腿可增加经济效益8.92万元。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multiyear research to create a new type of demi-coarse wool sheep of the Aginskaya breed in sever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Trans-Baikal region. At pres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heep industry relies on meat productivity of sheep; the foreign experience of sheep breeding shows that young mutton produ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accounts for more than 80% of the value of gross sheep production. Thu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create a new genotype of animals in the demicoarse wool sheep breed that will feature increased meat yield, effectively feed on inexpensive pasture forage, and produce high-quality lamb meat. Work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breed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pure breeding (mating) facilities of Mogotuiskii district. As a result, a new type of demi-coarse wool sheep of the Aginskaya breed was approved, namely, Zugalaiskii. Young sheep of the new type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growth rate and good indicators of meat productivity. Dressing percentage of young rams (at the age of 6 months) is 50.9%, and that of hogget (18 months old) is 52.5%; yield of first grade cuts is 92.9 and 93.0%, respectively; carcass cutting yield varies within the range of 79.1 and 78.2%; and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edible parts to inedible parts of the carcass is equal to 3.8 and 3.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