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育苗基质对擎天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擎天树人工育苗技术及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草皮泥、椰糠、粗河砂及珍珠岩等为试验材料,组成4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对擎天树容器苗形态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与叶面积,根系生长以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M3(50%黄心土+30%草皮泥+20%椰糠+3%钙镁磷肥)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单株总生物量比最差基质处理分别高19.41%、14.69%、45.56%和48.26%,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组培苗为试材,选用黄心土、泥炭土、蛭石为移植基质,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地茎、苗鲜重、苗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泥炭土不仅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状态有良好的正向作用,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形成。蛭石和泥炭土都能显著提高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基质为V黄心土∶V蛭石=2∶1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3.09%;其次是基质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处理,成活率为85.14%;基质为100%黄心土处理成活率最低,为62.23%。在已成活的降香黄檀组培苗中,基质为V黄心土∶V泥炭土=2∶1处理的组培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都最优。说明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用于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云南西番莲扦插苗的质量,筛选适宜于培育西番莲扦插苗的基质,以红壤、椰糠和河沙为基质原材料,研究单一或复配10个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育苗根系的影响,并进行育苗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后45天,红土:椰糠=3:7和红土:椰糠=5:5的配比方式,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76.67±6.67)%和(74.44±12.62)%。红土:椰糠=7:3、红土:椰糠=3:7、红土:椰糠=8:2和红土:椰糠=5:5配比下根系数量较多,根系数量均在20根以上。椰糠、红土:椰糠=5:5的根系较长,最长根系均达到5 cm以上。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处理下西番莲扦插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最长的根系长度,以及基质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红土:椰糠=5:5的配比。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桐花树的淡水化人工培育技术以及筛选适宜的基质,以塘泥、黄心土、河沙和椰糠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比组合成10种混配基质,并进行育苗试验,对桐花树的成苗率以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混配基质对桐花树的成苗率、苗高、地径、根系生长、鲜重和干重等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基质F(30%塘泥+50%黄心土+10%河沙+10%椰糠)综合得分最高,其平均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全株生物量、成苗率分别比综合得分最低的基质高24.3%、11.1%、6.3%、6.5%、37.5%、2.0%。  相似文献   

5.
薄壳山核桃不同基质配方容器苗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以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和复合肥为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6个基质配方,并对6个配方培育的容器苗苗木高度、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重比、高径比、含水率、总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进行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苗木质量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配方6(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3:3:2)和配方1(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1:1:1)培育的容器苗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6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变量,求得各配方的综合指标值及相应的隶属函数值,经过综合加权,得出6个基质配方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值,表现为配方6>配方1>配方4(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3:1:3+5 g)>配方2(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2:1:2+10 g)>配方3(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3:2:3)>配方5(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3:2:1+10 g)。利用逐步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以地上干重为评价指标能准确预测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甘蔗实生苗轻简基质育苗方法,包括苗床整理、铺设育苗基质、播种、苗期管理和假植,最佳育苗基质配比为腐殖土12 份、硅藻土 9 份、黄心土 7 份、蛭石 4 份、腐熟蚯蚓粪 10 份、腐熟山竹壳 7 份、腐熟松子壳 6 份,覆盖料适宜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细河沙 6 份、草木灰 2 份、秸糠 2 份、椰糠 2 份。该基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益生物活性成分,透气性好且保温保湿性好,有利于甘蔗实生苗根系发育,育苗期短,苗齐、苗壮,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播种出芽率及假植苗成活率,育苗种子发芽率在 95% 以上,假植苗成活率在 99% 以上,假植苗健康粗壮,大田移栽基本成活。  相似文献   

7.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辣椒的最适育苗基质配方,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育苗基质,通过提取基质浸提液,检测其对辣椒种子萌发情况,筛选适宜原料;并通过穴盘育苗检测确定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最为适宜的原料为椰糠,辣椒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且略优于草炭对照(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3:7(体积比),辣椒种苗出苗率达95.33%,成苗率达88.46%,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茎粗、根长、叶片数、整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优于草炭基质和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质对山茶花扦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对山茶花扦插生长的影响,选择4种不同基质:S1(河沙)、基质S2(黄心土)、基质S3(黄心土∶河沙=1∶1)、基质S4(黄心土∶河沙=2∶1)对山茶花进行对比扦插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基质的扦插苗生根率、苗高、新梢长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基质S4对扦插苗生根效果最好,扦插苗鲜重与根系生物量最大,平均总鲜重达到2.41 g/株;基质S2对扦插苗生长最佳,地上干重最大,平均达到0.95 g/株。因此,茶花扦插育苗的适宜基质为S4,其次为基质S2,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山杏茎尖继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移栽时基质配比和木醋液喷施浓度等因素对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山杏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木醋液(稀释2 000倍),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为5.589,平均根长为2.644 cm,植株生长良好。移栽时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土=1:1:1,对生根组培苗的成活和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79.41%。在移栽苗的叶片上喷施稀释1 500~2 000倍的木醋液对其生长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山杏优良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旨在指导山杜英的生产栽培,为其园林绿化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山杜英15 个部位的K、Ca、Na、Mg、Fe、Mn、Cu、Zn、Cr、Ni 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10 种金属元素在山杜英的各部位均有一定的分布,其含量(平均值)高低顺序表现为:K>Ca>Mg>Na>Fe>Mn>Zn>Ni>Cr>Cu。同一元素在山杜英15 个部位中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测山杜英15个部位中的Ca、Mg、Mn、Zn的含量多数落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内,与一般植物相比,山杜英中Fe、Cr、Ni元素含量相对偏高,K、Na、Cu元素含量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2.
蜡蚧轮枝菌V3450是榕管蓟马防治的高效菌株,为实现该菌株的放大培养,以盆栽榕树出口使用的主要栽培基质椰糠和单一固态发酵培养产孢量最多的麦麸为主载体,开展该菌株的固态发酵基质一般组合配方和正交组合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组合固态发酵基质配方5(椰糠+麦麸+磷酸盐+酵母粉=7.5 g+7.5 g+0.2 g+0.5 g)为最好的初筛配方,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固态发酵培养所需基质的4个基本组分因子为麦麸、椰糠、磷酸盐和酵母粉;正交组合固态发酵基质配方8(麦麸:椰糠:磷酸盐:酵母粉=3:2:3:2)为最佳的组合配方,麦麸、椰糠、磷酸盐和酵母粉等4个基本组分因子的最佳质量配比为3:2:3:2。正交组合配方8(麦麸:椰糠:磷酸盐:酵母粉=3:2:3:2)是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的最佳固态发酵基质配方,放大培养的真菌孢子对榕管蓟马成虫具有很强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以姬菇菌糠为主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方。以番茄品种‘6629’为指示品种,选用姬菇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等物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以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草炭育苗基质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T4(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5:3:1:1)配方育苗基质的容重为0.2045 g/cm3,总孔隙度为68.17%,持水孔隙度为61.51%,符合国家行业育苗基质标准;通气孔隙度为6.66%,气水比为0.1083,低于行业标准;pH 7.61,速效氮821.8 mg/kg,速效磷353.00 mg/kg,速效钾16.11 mg/kg,有机质477.9 mg/kg,均高于行业标准。T4配方基质育成的番茄苗株高2.96 cm,茎粗0.24 cm,根长14.61 cm,地上鲜重22.8913 g,地下鲜重3.8272 g,地上干重3.3364 g,地下干重0.9124 g,壮苗指数2.9368,根冠比为0.2735,散坨率0%,各项指标均接近于对照(CK)。平均隶属函数值0.5961,仅次于对照(CK)。T4(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5:3:1:1)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接近对照(CK),可以作为番茄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生态型基质在上海青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菇渣与锯木屑替代草炭作为蔬菜基质栽培的可行性,采用草炭、菇渣、锯木屑和珍珠岩作为基质原料,并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在上海青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草炭:菇渣:锯木屑:珍珠岩=2:2:2:1)和处理5(草炭:菇渣:锯木屑:珍珠岩=4:2:2:1)两种基质配比的上海青植株生长形状均优于CK,处理1和处理5的根系活力、Vc含量均高于CK,硝酸盐含量均低于CK,处理1和处理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由此可见,采用菇渣、锯木屑和珍珠岩进行适当配比可研制出适合蔬菜种植的栽培基质,另外,处理1和处理5中的栽培基质可以作为上海青蔬菜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西兰花穴盘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试验以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anch)为材料,研究了穴盘规格、基质、基肥对西兰花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不同的穴盘规格、基质和基肥对西兰花幼苗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实际大田生产中要培育壮苗,可以采用72孔穴盘,基质可选用轻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2:1:1),也可在轻基质中掺和一定的比例食用菌渣或园土,并拌入一定量的基肥(复合肥或缓释性肥料)。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栽培百子莲生长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基质不同理化性质对大花百子莲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百子莲适合的栽培基质,采用草炭、枯枝落叶腐熟肥、椰糠、松树皮、黄沙、珍珠岩、园土等材料配成8种混合基质,以园土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基质理化性质与不同基质栽培百子莲幼苗的形态、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叶片数、最大根长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EC值与根干重、根冠比及单叶鲜重间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全钾与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间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能够促进百子莲生长,EC值增高限制根系干物质积累、降低植株根冠比,钾素营养抑制百子莲地上、地下部分营养生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混合基质处理间百子莲幼苗各项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大多数配比基质百子莲生长形态指标优于园土对照,经生长指标综合评价,草炭、枯枝落叶腐熟肥、椰糠、松树皮、黄沙以2:1:1:1:1配比混合基质综合评价指数最高(0.91),其次为草炭、椰糠、黄沙以2:1:1配比基质(0.66),表明这2种混合基质较适宜百子莲生长,可在百子莲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园林花卉栽培的有机基质,以木薯渣、松鳞、蚯蚓土、椰糠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按体积比混合配制5种基质,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茉莉生长的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基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蚯蚓土:泥炭:珍珠岩=6:2:2(T2)和木薯渣:泥炭:珍珠岩=6:2:2(T3)处理在提升茉莉茎粗、分枝数、叶绿素含量、花苞量、生物量积累方面较园土:泥炭:珍珠岩=6:2:2(CK)处理具有明显优势,植株长势良好。与CK相比,T2和T3处理可显著提高茉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强茉莉抗寒能力,同时T3可显著增强茉莉的根系活性。综合茉莉12项生长指标,经主成分分析,T3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因此T3可作为茉莉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阳光’樱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提高贵阳樱花移植容器苗生长质量,以泥炭、珍珠岩、蛭石、黄泥土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置4种混合基质,以黄泥土作为对照,选择35 cm× 35 cm×30 cm的无纺布袋作为育苗容器,对引进贵阳的一年生‘阳光’樱嫁接苗进行实验,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阳光’樱对不同基质生长、生理的响应,并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基质较黄泥土的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土壤养分保肥持续能力强,有利于植物苗高、地径、生物量的积累;混合基质能够促进‘阳光’樱光合色素形成,提升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累积,其生理指标均优于黄泥土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阳光’樱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实际光量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之间相关性较强。综合试验显示,T4处理(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3:2:1:1)为最佳基质配比,是引种‘阳光’樱花容器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