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所于1989年11月份对出口西德的猕猴,按合同要求进行了猴B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测。共检猕猴27只,该批猕猴的年龄均为8岁以上。6个月前,货主曾用玻片免疫酶法进行过筛选,均为B病毒相关抗体阴性猴。出口前,我们用玻片免疫酶法和微量中和试  相似文献   

2.
了解相同饲养条件下恒河猴、食蟹猴中的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率,为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与实验动物质量提供依据。用ELISA法,对525份来自两个猴群的血清样本进行了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DV、HEV、HGV、TTV)抗体(IgG、IgM)检测。猴群中病毒性肝炎(HBV、HCV、HDV、HEV、HGV、TTV)抗体(IgG)均为阴性,恒河猴甲型病毒性肝炎(HAV)抗体IgGI、gM阳性率分别为81.9%、0%;食蟹猴分别为91.9%、1.6%。食蟹猴和恒河猴甲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3.
实验猴产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纽带,正步入关键期、黄金期。本文结合广州市从化区出口实验猴产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出口实验猴的养殖情况、出口情况、产业前景、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影响实验猴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饲养技术、动物卫生检疫、生物安全风险等,分析了在检疫监管方面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如制定检疫监管规程、优化检疫监管制度、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实验动物产业动态信息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等,以期为促进出口实验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猕猴属实验动物的顺利出口,满足国际上对实验用猴越来越高的动物福利要求,本文从制度建设,人员要求,以及饲养、隔离、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要求进行了分析,起草了一套完整的动物福利规范,供国内养殖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人单纯疱症病毒1型(HSV-1)为抗原片,玻片免疫酶(IEA)检测抗体的方法,对全场猕猴B病毒抗体阴性动物进行分区隔离。B病毒抗体阴性动物连续3年检测,B病毒感染1.05%,B病毒抗体阴性猴再次感染率不高,为日后群养动物提供可行依据。将分区隔离后B病毒抗体阴性动物每隔2周进行检测,表明潜在病毒携带者并非随时排毒。用IE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72只B病毒抗体阳性母猴所生仔猴抗体,71只B病毒抗体阴性,阴性率98.6%。结果说明,母猴抗体阳性垂直传染给仔猴几率极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IFA、ELISA和HI等血清学方法对来自广西各地的84份恒河猴血清分别作了猴艾滋病病毒、猴麻疹病毒、猴B病毒及猴痘病毒的抗体检测。在84份血清中未检测到D型逆转录病毒(猴艾滋病毒)的抗体;猴痘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21.4%;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猴仅在新来猴群中出现,其阳性率为23.3%;9.5%的猴子同时出现两种病毒抗体阳性;各地区猴群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实验猕猴和食蟹猴规模化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长类动物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动物,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对实验猕猴和食蟹猴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猕猴和食蟹猴饲养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规模化饲养发展。规模化饲赛妻求饲养场的选址、场内布局和猴舍建设合理,科学地进行饲养繁殖,详细做好个体标记和档案管理,并做好常见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外伤和腹泻等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保护区野生猕猴是否感染猴的3种主要病毒,从广西某自然保护区一只濒死的野生猕猴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应用猴3种病毒斑点酶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猴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STLV-1)和猕猴疱疹病毒I型(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呈阴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上海地区实验用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的情况,用间接ELISA方法对2012—2015年上海各实验用猴生产单位送检的475份猴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IV抗体阳性血清20份,阳性率4.21%;SRV抗体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0.21%,阳性率与送检年份和无相关性。本研究为上海地区实验用猴SIV和SRV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能同时检测猴B病毒5种基因型的通用核酸检测体系,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首先,对猴B病毒5种基因型代表毒株全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其保守区域(g B基因)设计猴B病毒的通用引物和探针。其次,构建参考品质粒,并以其为模板建立核酸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最后,对该核酸检测体系分别进行特异性、通用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评价。建立的标准曲线在3×107~3×102 copies模板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该核酸检测体系与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可同时检测猴B病毒5种基因型,检测下限为30 copies;批内和批间实验重复性良好。建立的猴B病毒通用核酸检测体系对于疑似猴B病毒感染病例的辅助诊断,以及高质量实验猴群的建立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猴子属灵长类动物 ,是进行人药物试验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国外的一些药物研究机构对实验用猴有比较大的需求量。本文谨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角度对整个检疫过程进行阐述。1确定检疫条件在对实验用猴进行检疫之前 ,首先必须明确检疫条件 ,即应当检疫哪些项目 ,实验用猴应当达到一个怎样的质量水平。如果我国和输入国政府之间有双边协议的 ,则按双边协议所确定的检疫条款进行检疫 ,若无双边协议的,则按输入国的检疫要求进行检疫。检疫要求最好在买卖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中体现出来。如苏州市某出口单位和国外某买方之间签订的合同要求为 :(1)…  相似文献   

12.
黑叶猴(Presbytis froncoisi)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贵州中部及重庆南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区。喜活动、跳跃能力强,主食树叶、野果等。近年来对黑叶猴的疾病(包括肾病)有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有关老年性肾病方面的疾病报道不多。南宁市动物园饲养黑叶猴已有30年的历史,期间对黑叶猴的肾性疾病作了一些记录,尤其是对近年所发生的老年性肾病作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对其病因总结分析如下。1笼养生存状况1.1饲养空间南宁市动物园共有3个黑叶猴的饲养区,分别为:繁殖场、猴馆及黑叶猴馆。繁殖场及猴馆为20世纪70…  相似文献   

13.
猕猴在形态、解剖、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等方面与人类最为相似,是替代人体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为了适应社会对实验猕猴在数量上和品质上不断提高的要求,各地陆续建立猕猴人工饲养繁殖场,而对人工饲养前的野生猕猴的检疫是提高人工饲养猴群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实验猴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猴养殖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利润高的行业。本文介绍了我国实验猴养殖行业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产业现状的分析和对国际发展趋势的说明,对实验猴养殖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B病毒(B virus,BV)隶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单纯疱疹病毒属(Simplexvirus),以恒河猴(Macaca mulatta)和食蟹猴(M.fascicularis)等为自然宿主。该病毒最初由恒河猴咬伤的病人脑组织中分离获得[1]。B病毒在猴群中常呈隐性感染,感染率在10%~60%,但其感染人后往往引起死亡,即使存活下来也会产生严重的神经后遗症[2],危害甚大。《实验用猴微生物学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B病毒为必检项目,为此选择适用于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实验猴间日疟原虫感染的基本情况,为猕猴属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间日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某灵长类研究中心的3种实验猴(恒河猴、豚尾猴、食蟹猴)的血清样品进行间日疟原虫抗原检测。结果,3种实验猴的间日疟原虫血清阳性率平均为1. 62%,其中,豚尾猴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5. 62%,其次恒河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 94%,食蟹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3种实验猴的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 004 <0. 05);从性别分析,公猴(2. 89%)和母猴(0. 94%)的血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 101> 0. 05);从年龄分析,青年猴(≤4岁)血清阳性率为3. 07%,成年猴(> 4岁)血清阳性率为0%,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07 <0. 0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品种因素是引起实验猴感染间日疟原虫的主要风险因子(P=0. 004 <0. 05)。结果表明,该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实验猴存在间日疟原虫感染,带虫猴会成为潜在的内部感染源。饲养人员需要加强对实验猴的饲养管理及间日疟原虫的防治工作,提高实验猴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结核菌素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3个实验猴饲养场的402只猴进行检测,其中36只猴经细菌培养确认为结核病猴,366只猴经多次结核菌素检测阴性,确认为健康猴。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绘制出ROC曲线,在阳性结果的cutoff值=0.28时,36只结核病阳性猴中有33只显示阳性结果(91.7%),366只健康猴中有329只显示阴性结果(89.9%)。用结核菌素作为抗原,进行结核病血清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1.7%和89.9%。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将有利于对饲养猴群的结核病感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猴B病毒gB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病毒E2490株(基因序列AF533768)人工合成猴B病毒gB基因,通过XbaI和EcoRI特异性酶切,将其亚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构建了猴B病毒gB基因杆状病毒表达重组质粒pFastHTA-gB。在此基础上,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平板抗性筛选,PCR鉴定,表明获得了转座的杆粒,为下一步进行昆虫细胞的转染和以猴B病毒gB蛋白为抗原的猴B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动物国家标准(GB/T 14926.47-2001)的检验方法,对进口的330只食蟹猴进行了结核病、猴B病毒(BV)、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肠道寄生虫检测.检出猴B病毒抗体阳性7只,阳性率2.1%,志贺氏菌阳性1只,吸虫阳性1只,绦虫阳性1只,线虫阳性2只,鞭虫阳性11只.对检出阳性的猴子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疫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20.
食蟹猴作为一种良好的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贡献,因此尽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疾病发生,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平时的检疫和疾病防治,是食蟹猴养殖场管理人员最应该关注的二个方面。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食蟹猴饲养管理程序,能大大提高食蟹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