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研究氟尼辛葡甲胺对患呼吸道疾病奶牛的解热效果,试验选75头患呼吸道疾病泌乳期的奶牛并分为5个组,分别为高剂量组(氟尼辛葡甲胺4.4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中剂量组(推荐剂量,氟尼辛葡甲胺2.2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低剂量组(氟尼辛葡甲胺1.1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药物对照组(福乃达2.2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和土霉素组(20 mg/kg·bw),每组15头奶牛。在给药前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天和14天分别记录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食欲、呼吸困难以及咳嗽情况,并依据评分表进行打分。结果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天和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之间,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均比土霉素组在降低动物直肠温度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P≤0.05)。最后1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土霉素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降低更显著(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临床症状得分数值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略低于药物对照组。在最后1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土霉素组和药物对照组对奶牛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分别为80.00%、73.33%、60.00%、53.33%和66.67%。结论:建议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奶牛高热时,给药方式为静脉给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2.2 mg/kg·bw,每日1次,连用5 d,并单次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连用5 d。  相似文献   

2.
氟尼辛葡甲胺对大鼠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氟尼辛葡甲铵盐是一种动物专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和解热功能,但抗炎是其主要功效。本试验通过对鸡蛋清诱导的大鼠踝关节炎性肿胀模型和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来研究其抗炎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FM高中低各剂量组(0.55、1.1、2.2 m g/kg)对大鼠足关节炎症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0.05,P<0.01),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2.2m g/kg)抗炎功效明显优于吲哚美辛组(2.25 m g/kg)和地塞米松组(2.52 m g/kg)。中剂量组(1.1 m g/kg)作用堪比吲哚美辛,而低剂量组(0.55 m g/kg)稍逊于地塞米松。与同类对照药双氯芳酸钠(16.25 m g/kg)和安乃近(32.5 m g/kg)相比,结果显示FM(2.5 m g/kg)对小鼠扭体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高达82.69%。  相似文献   

3.
1理化性质 氟尼辛葡甲胺的化学名称:2-[2-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吡啶羧酸复合1-脱氧-1-(甲氨基)-D-山梨醇(1:1);分子量为491.46;熔点为137~140℃。性状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难溶。  相似文献   

4.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解热试验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30 mg/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分别按0.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量直肠温度;镇痛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0.05mL)、阿司匹林组(4%阿司匹林溶液0.05 mL)、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低(0.05 mL)、中(0.1 mL)、高剂量组(0.2 mL)。连续经口给药3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 mL/10 g),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 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抗炎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0.05 mL/10 g)、双黄连组(0.05 mL/10 g)、复方蒲公英低(0.05 mL/10 g)、中(0.1 mL/10 g)、高(0.2 mL/10 g)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 d,在第5天注射后12 h,在小鼠右耳两侧均匀涂以二甲苯0.05 mL,左耳作为对照,2 h后处死,用直径0.5 cm打孔器取其左右耳片,称重,评价药物对二甲苯刺激耳廓的抗炎效果。结果提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而无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效果,方法一:选取基础体温正常的健康新西兰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静脉注射60 EU/kg体重的细菌内毒素进行致热,致热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发热新西兰兔的解热效果;方法二:选取正常小鼠,各组于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0.5%的冰醋酸溶液0.2 m L,注射后立即观察1 5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扭体反应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对细菌内毒素所致新西兰兔发热的解热效果和对醋酸所致小鼠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靶动物奶牛的安全性,选择20头健康泌乳奶牛,随机分成4组,即1×(2.2 mg/kg bw)、3×(6.6 mg/kg bw)、5×(11.0 mg/kg bw)推荐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注射无菌注射用水)。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观察用药后奶牛的直肠温度、精神状态以及乳房局部症状等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3×推荐剂量组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氟尼辛葡甲胺(flunixin meglumine)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属于烟酸类衍生物,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由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商品名为Banamine),现已在美国、法国、瑞士、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广泛应用。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独立研制并申报的氟尼辛葡甲胺已于2007年6月1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编号为(2007)新兽药证字23、24号。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美洛昔康片的解热、镇痛效果,为其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蛋白胨建立致热模型以及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乙酸溶液建立扭体疼痛反应模型,用美洛昔康片进行相应的治疗,考察其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美洛昔康片各剂量组对由蛋白胨引起的发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洛昔康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镇痛率均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美洛昔康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胆汁有效成分Tau和CA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Tau)和胆酸(CA)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低剂量Tau解热作用不显著,高剂量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1h和3h有显著解热作用。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温无显著影响,高剂量CA对蛋白胨所致发热1-3h有显著解热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实Tau和CA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乳腺康注射液体内外药效。体外药效采用牛津杯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体内药效采用热板法及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模型、二甲苯及鸡蛋清致炎模型、2,4-二硝基酚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6种经典药理模型,对乳腺康注射液进行镇痛、抗炎、解热的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康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中、高剂量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极显著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组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在1.5~2.0及3.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对干酵母所引起的大鼠发热在1.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结果表明,乳腺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且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