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莫昭展  曹福亮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96-11101
[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反映银杏品种的分类特点。[方法]考察11个反映银杏种子性状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个数,建立主成分方程,由此确定各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结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3个独立的指标,降低银杏品种性状分析的难度。同时,由于综合的信息量大,增加分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该研究可为银杏核用品种分类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熊壮  曹福亮  郁万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4-10056
[目的]进一步了解银杏种核形状特征。[方法]以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为研究材料,对种核的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单核重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的核长、核宽、核厚、长宽比和单核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其形态特征各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影响银杏种核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种核形态特征,即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以银杏种核的形态特征为指标,可将33个参试银杏无性系分成4类:32号为第1类;1、2、6、7、8、10、14、16、18、19、20、21、25、26号为第2类;3、4、13、16、17、22、27、28、29、30、31、33号为第3类;5、9、11、12、15、23、24号为第4类。其中第1类表现特征为种核的质量、核长、核宽、核厚较大,而第4类的表现特征为各项指标均较小。[结论]研究可为提高银杏种核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银杏种核形状及其种仁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银杏种核的形状将银杏雌株品种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和圆子5种类型。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种核三维度,即长/宽、长/厚、宽/厚比具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株间变异较小,种仁中氢氰酸含量与种核的宽/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品种类型间的单核重及种仁中与品质密切相关的干物质、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株间变异较大,最大变异系数达到24.79%。  相似文献   

4.
银杏种核形状及其种仁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银杏种核的形状将银杏雌株品种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和圆子5种类型,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种核三维度,即长/宽、长/厚、宽/厚比具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株间变异较小,种仁中氢氰酸含量与种核的宽/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品种类型间的单核重及种仁中与品质相关的干物质,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株间变异较大,最大变异系数达到24.79%。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银杏主产区10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核形态、种核性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核性状变异程度不同,核型指数对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间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有一定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新品种种子快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开花后15d起,每隔5d,取种测定茄子鲜干重、含水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直至花后55d。[结果]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持续下降;在种子发育前期干物质迅速积累;花后第45天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峰,随后缓慢回落;花后第35天开始,淀粉积累速度加剧,随后较缓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分别在花后第25、40天达到峰值,花后第40天后开始明显下降。花后第50天,茄子种子具备基本发芽力,此时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已经达到峰值或越过峰值。茄子各项指标与对照品种差异较显著,其有机物质积累水平均低于对照。[结论]花后50d茄子种子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快新疆杏资源的分类优选.[方法]对35份新疆杏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品质类型的杏资源进行聚类和类型评价.[结果]杏果实的11个品质性状除了可食率均存在15;以上的变异系数,其中糖酸比最大,总酸次之;单果质量与果实大小、杏核大小、核仁大小、果肉厚、核壳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将35个杏品种依据11个品质指标聚为五类.[结论]明确了35份新疆杏的品质类型和初步的加工用途,为新疆杏品种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加工品种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农19号和中农29号这2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选取中农19号、中农29号2个黄瓜品种,研究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径、横径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确定这2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中农19号、中农29号第5~10天生长最快,果实纵径、横径随时间延长逐渐变长、变粗;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中农19号在第8天达到最高,随后又下降并趋于稳定;中农29号则是在第8天达到最高,后先下降又升高。中农9号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而中农29号则出现2次高峰。[结论]综合考虑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确定中农19号、中农29号均在开花后第8天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赛山梅(Styrax confusus)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赛山梅种子萌发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测定,包括贮藏营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赛山梅种子萌发初始阶段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淀粉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趋于平缓,同时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萌发后期明显升高。赛山梅种子萌发初期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种子代谢活性显著提高。[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赛山梅种子萌发期的代谢规律,促进赛山梅种子迅速整齐萌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GGE双标图对浙江6个杨梅品种(品系)果实的10个性状以图谱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魁品种与果重、纵径和横径3个性状指标在同一个扇形区,其果实最大,荸荠种品种则在相反的扇形区,果实最小,晚荠蜜梅品种次之。东魁与这2个品种果实大小性状差异最大。黑晶品种与果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位于同一扇形区域,其果核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同理,萧山F1的可食率最高。杨梅果实各性状之中,果重、纵径和横径在品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核长和可食率,变异最小的是果型指数。杨梅果重与纵径、横径有正相关性,核长、核宽与可溶性固形物有正相关性,可食率与核长、核宽和可溶性固形物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处理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石大豆1号和黑农40,设A1(不施氮)、A2(施纯氮180 kg/hm2)、A3(施纯氮360 kg/hm2)和C1(15万株/hm2)、C2(30万株/hm2)等处理,利用蒽酮法测定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层次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表现为下层早于中层,中层早于上层;不同大豆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为高氮中氮低氮;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大豆品种不同冠层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结论]除品种本身具有高产的遗传特性外,高产大豆品种产量水平的表达还需要配以相应的肥水组合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评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甘蔗研究所的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佳的新品种。[方法]分别调查13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9个指标,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GT97-69甘蔗品种加权关联度最大(0.804 1),综合表现最好;其余加权关联度高低依次为GT02-833、GT02-351、GT03-2287、B9、GT02-770、GT01-53、ROC22、B8、GF98-296、GT02-467、GT02-237和GT02-901。[结论]GT97-69甘蔗品种的综合表现最好,与实际生产表现较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评价和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温度胁迫对褐飞虱不同抗性水平水稻营养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抗虫稻种的选育及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处于四叶一心期和拔节期的抗虫稻ASD7、高感稻TN1和感虫稻桂育9号(GY9)置于人工气候箱中,设高温恒温、高温变温、异常低温和对照(CK)4个处理,连续处理5 d后测定水稻叶宽、株高、生物量、株水含率及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四叶一心期和拔节期,不同褐飞虱抗性水平水稻品种的叶宽均以异常低温处理最宽,高温恒温处理最窄;株高、株鲜重及水含率在高、低温胁迫下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水稻株干重、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异常低温处理下较CK升高,在高温变温处理下较CK降低.同一温度处理下,GY9的叶宽、株高和生物量最高,且其拔节期的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相对较高.[结论]感虫稻GY9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较快、生理代谢物质含量较高,对温度胁迫的耐受力相对较强,能够适应广西初夏多变的气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时政  韩承华  黄凯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02-8303,8342
[目的]研究不同原产地苦荞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方法]以不同原产地的35份苦荞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其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原产地的35份苦荞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范围为7.23%~9.96%,平均值为8.17%;其中以贵州威宁产苦荞种子T374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9.96%;贵州威宁产种子苦荞T330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7.23%。[结论]该研究为苦荞植物资源的种植栽培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方法]对7个产地香椿的种子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芽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场圃出芽率和场圃出芽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经度、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极显著正相关。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芽苗各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芽长、场圃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发芽速度、场圃出芽时间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西山阳、河南信阳的种源质量较好,可为本地香椿育苗或芽苗菜生产选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不同品种甜瓜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营养丰富、口感优质的甜瓜品种。【方法】测定25种甜瓜果肉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可溶性蛋白5个营养指标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甜瓜营养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品种甜瓜每个营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瓜同一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京蜜11’其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方面均占明显优势。【结论】‘京蜜11’营养品质为最优,其口感较好,符合主流审美,可在北京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