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倍体新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麦草是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之一 本文对新麦草 (Pasthyrostaehysperinnes)的核型进行分析 ,用处理液对新麦草进行前、后低渗处理 ,席夫试剂染色制片 实验结果表明 ,新麦草染色体数目为 2n =14,核型公式 2n =2x =12m +2sm( 2SAT)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常规根尖压片方法,研究了2种短命植物染色体数目、形态和核型。毛穗旱麦草(Eremopyrum distans)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6m 22sm(2SAF)。第13对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长度0.80μm,核型为3A,属对称性核型。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14sm(2SAT)14st(2SAT)。第1和第3对染色体的臂上有随体,长度均为1.00μm。核型为4A,属对称性核型。两种旱麦草均属4倍体植物。  相似文献   

3.
我们观察研究了燕麦属(Avena)中不同倍性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砂燕麦Avena strigosa为二倍体,2n=2X=14,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2SAT),核型类型为2A;野生大燕麦Avena magna为四倍体2n=4X=28,核型公式是2n=4X=28=16m+12Sm(2SAT),核型类型为2A;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为六倍体2n=6X=42,核型公式是2n=6X=42=22m+20sm(2SAT),核型类型为2B。从核型结果中可以看出,多倍化是三个种进化重要趋势,随着倍性的增加,核型的不对称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4.
用根尖压片法对青海栽培青稞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青稞栽培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栽培青稞是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染色体基数为x=7,紫青1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sat,昆仑164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2smsat+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Ⅱ;北青3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2m+2smsat,青稞1149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Ⅰ。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于我国东北的卷丹、毛百合、朝鲜百合、大花百合、大花卷丹、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东北百合和黄花渥丹6种3变种1变型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均为二倍体(2n=2x=24)。卷丹的核型为2n=3x=3m(3SAT)+3sm(3SAT)+21st+9t;毛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14st+4t;细叶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14st+6t;朝鲜百合的核型为2n=2x=6m(2SAT)+12st+6t;垂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6m(6SAT)+6st+12t;大花卷丹的核型为2n=2x=4m(2SAT)+8st+12t;有斑百合核型为2n=2x=4m+2sm+14st+4t;大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8st+10t;东北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2sm+12st(2SAT)+6t(2SAT);黄花渥丹的核型为2n=2x=4m(4SAT)+6st+14t(4SAT)。核型分类除毛百合属于3A型,其他都属于3B型。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豫黄瓜2号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4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8M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85,为对称型核型,染色体的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麦草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和基因组大小,为新麦草的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1份新麦草种质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麦草种质染色体倍性、核DNA含量,通过根尖染色体压片法验证检测结果。同时用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为对照,采用外标法估测新麦草的基因组大小。【结果】31份新麦草种质中,四倍体材料2份,分别为200803和595289号,占新麦草种质的6.45%;其余29份材料均为二倍体,占新麦草种质的93.55%。二倍体新麦草基因组大小为6.73 Gb,核DNA含量为(13.74±0.483) pg,四倍体新麦草基因组大小为13.62 Gb,核DNA含量为(27.842±0.681) pg。经根尖染色体制片法验证,二倍体新麦草种质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四倍体新麦草种质染色体数为2n=4x=28。根尖压片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对新麦草种质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明确了新麦草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及基因组大小。  相似文献   

8.
红花Ji木,长红Ji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红花Ji木(Loropetalum Chinese var,rubrum),长红Ji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semper rubrum)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两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按Levan和我国植物染色体的分类标准,红花Ji木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4m 8Sm 2St;长红Ji木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2m 10Sm 2St.根据Stebbins划分的核型对称性的标准,两都属“2A”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薯蓣属(Dioscorea)4种植物进行核型研究。结果显示小花盾叶薯蓣(Dparviflora CTTing)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0,核型公式K(2n)=20=8m+12sm;盾叶薯蓣(野生种)(Dzingiberensis CH Wright)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0,核型公式K(2n)=20=14m+6sm;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H Wright)栽培株系A-02-6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0,核型公式K(2n)=40=20m+18sm+2st;黄独(Dbulbifera L)的染色体数目为2n=8x=80,核型公式K(2n)=80=34m +46sm;山药(薯蓣Dopposita Thunb)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x+4=144,核型公式K(2n)=144=57m+84sm+3st。结果表明:薯蓣属是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复杂并且存在许多多倍体的植物群,核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三色堇(garden pansy)Viola tricolor var. hortensis体细胞染色体数2n=2x=26,核型公式是2n=26=14m(4SAT) 6sm 2st 4T,按Stebbins核型分类原则,三色堇核型属于2C型,在进化上属于进化程度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经改良的常规制片法,对上农香糯、上农黑糯07、太湖糯、铁桂丰四个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都是2n=2x=24,但核型形式略有不同。按臂比值而定的着丝点位置有两种类型,即中央着丝点(m)染色体和近中着丝点(sm)染色体,因此它们均为对称染色体核型。12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是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燕麦Avena·magna和砂燕麦Avena.Strigosa,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 Avena·magna是四倍体2n=4X=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6m 12sm(SAT),核型类型为2A;Avena.Strigosa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SAT),核型类型为2A。我国对燕麦属的杂交育种工作早已广泛展开,与广泛应用的杂交育种实践相比,整个燕麦属的细胞学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为了给广大燕麦育种工作者提供细胞学的基础资料,我们曾对Avena属的nuda以蒙燕7312为材料,做过核型分析(详见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现对Avena·magna和Avena·Strigosa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观察研究,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海南卷萼兜兰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海南野生兰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Cower)Rolfe]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卷萼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8M1+8S,核型公式为2n=32m+4sm,染色体类型主要由中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卷萼兜兰的核型属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7.01%,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卷萼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进化种类.  相似文献   

14.
切尾拟鲿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切尾拟鲿的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切尾拟鲿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切尾拟鲿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2,染色体臂数(nf)为84,核型公式为:2n=18m+14sm+20st。[结论]该研究对长江水系切尾拟鲿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睫毛萼凤仙花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情况,为其系统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特选取睫毛萼凤仙花的幼嫩根尖作材料,处理制片观察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睫毛萼凤仙花具14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 n=2 x=14=14 m,属Stebbins分类中的1A型,较为原始的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红花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长红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semperrubrum)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两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2 4。按Levan和我国植物染色体的分类标准 ,红花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4m + 8Sm + 2St;长红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2m+ 10Sm + 2St。根据Stebbins划分的核型对称性的标准 ,两者都属“2A”型  相似文献   

17.
枸杞为我国重要的中药资源植物。本文首次报道了枸杞的核型研究,根据LeVan等~[2]分类标准,其核型公式为K(2n)=2x=24=24m。按郭幸荣等~[4]以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分为2n=24=2L+8M_2十14M_1。枸杞核型为“对称核型”,在演化上处于原始的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