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树干1.3 m处圆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解剖测定其生长轮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和导管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研究各个指标随生长轮龄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青钱柳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总体呈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而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纤维壁腔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变异规律。青钱柳导管长度、导管宽度、导管壁厚、导管腔径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总体呈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导管长宽比、导管壁腔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2.
不同初植密度对巨桉木材纤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初植密度(2.0m×4.0m、3.0m×3.0m、3.0m×4.0m)20年生巨桉胸径处外缘材纤维形态特征(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为定向培育巨桉人工林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随初植密度的增大,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先增大后减小,以3.0m×3.0m的最大;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先减小后增大,3.0m×4.0m的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最大。本研究认为3.0m×3.0m的纤维形态特征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对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的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伯乐树木纤维长度平均值为1 140.49μm,宽度平均值为34.91μm,双壁厚平均值为16.00μm,壁腔比平均值为0.90,腔径比平均值为0.54,长宽比平均值33;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长宽比都不同程度地随轮龄逐渐增加,第9年后均变缓,树龄对纤维长度与宽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金丝慈竹不同年龄、不同节段的竹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慈竹属于长纤维竹种,纤维长平均2.43 mm,纤维宽平均15.18μm,长宽比平均164.12,壁厚平均6.22μm,腔径平均3.83μm,壁腔比平均3.24。金丝慈竹纤维长度表现的纵向变异规律是3年生的为中部>基部>上部,1年生和2年生表现为基部>中部>上部;纤维的平均宽度表现为基部>中部>上部;慈竹纤维的平均壁厚与腔径也表现以下变化规律:基部>中部>上部。因此年龄和部位对金丝慈竹纤维特征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旱柳瘤材解剖特征及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生长的带有树瘤的旱柳为研究对象,对瘤材和正常材的解剖特征和物理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瘤材的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的壁腔比等指标均有增加,纤维的长度、纤维长宽比、导管长度、导管宽度、导管长宽比等有所减小;密度、顺纹干缩率增加,径向干缩率和弦向干缩率减小;差异干缩量减小,接近于1;水容量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赞比亚五种造纸材纤维形态数值进行量定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松木管胞长度为3335—4088μm,平均3800μm,宽度为35—43μm,平均39μm。管胞长宽比为82—121,平均99;壁腔比为0.24—0.33,平均0.28;柔性系数为0.77—0.82,平均0.80;差异壁厚为1.1—2.1,平均1.7。与马尾松比较。平均管胞长度和平均差异壁厚相同;平均长宽比和平均壁腔比较马尾松大;柔性系数较马尾松小。友桉的木纤维长度中等,为1133μm,宽度为14μm。木纤维长宽比81,壁腔比0.75,柔性系数为0.55,差异壁厚为1.1。上述分析结果,说明赞比亚五种木材是优良的造纸材。其中以苏门答腊松最好,米却肯松和卵果松次之,卡西亚松稍差。友按比柳桉(造纸材)优良。因此,建议在我国南方各省进行引种,以扩大连纸材和纤维工业用材来源。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南宁市尧坡林场尾巨桉东门27号为研究对象,对木材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东门27号的纤维长度平均值为857.2μm,纤维宽度平均值为12.5μm,纤维长宽比平均值为68.6,纤维双壁厚平均值为1.7μm,纤维壁腔比的平均值为0.2。尾巨桉东门27号的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及壁腔比的径向变异总体规律相似,均随树龄增加逐渐增大,到一定年限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光皮桦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地区光皮桦的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6个地区中以庆元地区的光皮桦纤维特征最具优势,光皮桦木纤维长度1 884.38μm,宽度32.65μm,双壁厚13.16μm,壁腔比0.41,腔径比0.59,长宽比59.55;且不同地区光皮桦的木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壁腔比和腔径比两项指标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红树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广西北海禾沟红树林培育基地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木材进行解剖特性和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白骨壤木纤维长度属"甚短级",宽度属于"一级",纤维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674.20 μm、15.30 μm、44.16、6.87 μm、0.85、0.55;导管分子长度和宽度分别属于"很短"和 "甚小"级别,导管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平均值分别为174.02 μm、39.89 μm、4.63、4.05 μm、0.12;白骨壤木材的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薄壁组织比量平均值分别为71%、7%、22%、1%.不同年轮间纤维和导管的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以莎丽格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解剖特征、密度、干缩率及关键力学性能等材性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与改良处理前的山杨做了对比,以期为莎丽格木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莎丽格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平均分别为1 284.26、25.91μm,纤维长宽比为50.62,纤维的壁腔比和腔径比分别为0.27、0.67。莎丽格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41、0.49、0.46 g/cm~3。莎丽格木材弦向、径向、体积的气干干缩系数为0.322%、0.128%、0.476%;弦向、径向、体积的全干干缩系数为0.054%、0.031%、0.385%,气干差异干缩为2.612、全干差异干缩为1.818。莎丽格木材的抗弯强度为72.85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0 984.17 MPa、顺纹抗拉强度为89.66 MPa。综合来看,莎丽格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具有在木器企业广泛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9年生的西江桂(Cinnamomum cassia)和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var.macrophyll)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微观结构、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和组织比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西江桂木材的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分别为894.00μm、24.63μm、16.67μm、7.97μm、36.30、0.48、0.68;清化桂木材的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分别为953.67μm、22.37μm、14.40μm、7.97μm、42.65、0.55、0.64。西江桂的木材导管、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木纤维比量分别为9%、13%、10%、68%;清化桂木材的导管、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木纤维比量分别为10%、20%、10%、60%。西江桂和清化桂木材的微观构造极为相似;但木材纤维特征中纤维长度、腔径、长宽比、纤维宽度、轴向薄壁组织比量、木纤维比量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其他特征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无性系桉树的木纤维特性和变异规律,采用木材解剖技术,测定9个尾叶桉×巨桉无性系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和腔径比等纤维特性指标,分析这些特征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显示:9个无性系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和腔径比的变异范围分别为899.74~1 038.08μm, 17.41~20.77μm, 8.07~12.13μm, 44.15~60.07,0.96~2.04,0.41~0.57;综合分析各纤维指标,DH33-9、LEI9、DH32-22综合指标达到优质纸浆材原料的要求;其中无性系DH33-9还具有长宽比>35,壁腔比<1的特征,可作为优质的纤维原料。研究结果为桉树有针对性的培育以及木材的合理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树龄尾巨桉无性系(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差异,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木取样方法,对两个树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双壁厚进行测定,分析其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纤维的平均长度分别为956.71和958.36μm,平均宽度分别为20.26和20.65μm,平均腔径分别为13.29和13.08μm,平均双壁厚分别为6.97和7.57μm,平均长宽比分别为47.32和46.48,平均壁腔比分别为0.54和0.59。由树干根部至梢部,木材纤维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宽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双壁厚表现为5年生缓慢增大、7年生上下波动;自髓心向树皮,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5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不同年轮间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差异均极显著;不同树干高度间纤维腔径差异极显著,其余差异均不显著。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不同年轮间纤维双壁厚差异不显著,其余均差异极显著;不同树干高度间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双壁厚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人工林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小黑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1 000、500、250株·hm-2)对小黑杨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纤维宽度、双壁厚、导管比量、胞壁率、导管个数、导管弦向直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壁腔比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纤维长度、长宽比、纤维比量、射线比量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栽植密度与纤维宽度、导管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导管个数和比量呈正的相关关系.栽植密度对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改变纤维形态变异的一般规律.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为从髓心至树皮向外逐渐增加,到第12 轮达到最大值后略有下降,纤维宽度、长宽比、双壁厚、腔径的径向变异类似于纤维长度;壁腔比的总体径向变异为沿髓心向外,呈先升后降的波动性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5.
长江滩地杨木纤维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纤维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72杨的纤维长度平均值为1.30 mm,纤维宽度平均值为22.60 μm,纤维长宽比平均值为57.43,纤维双壁厚平均值为6.35 μm,纤维壁腔比的平均值为0.40.I-72杨的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及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到一定年限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其中纤维长度、长宽比及双壁厚的径向变异均呈y=b0xb1分布,纤维宽度和壁腔比的变化幅度不大.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比前人研究的滩地杨木I-72、I-69及非滩地杨木I-69低.  相似文献   

16.
以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黄果厚壳桂纤维特性,分析对比各项纤维形态在纵向和径向上的变异规律,初步划分幼龄材和成熟材。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为954.46μm,属于中等长度纤维,纤维宽度、腔径、双壁厚、壁腔比、长宽比分别为19.95μm、10.96μm、8.98μm、0.82、47.87。根据有序聚类分析法确定黄果厚壳桂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年龄界定为第26年。  相似文献   

17.
中山杉和落羽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2年生中山杉和落羽杉胸高处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纤维测定仪测定其管胞长度、宽度,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管胞壁厚、壁腔比和各种组织比量,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因素、距髓心生长轮数对管胞形态和组织比量等特征的影响.中山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值分别为2 737.84μm、44.84 μm和60.86,落羽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均值分别为2 698.52 μm、43.44μm和61.51;中山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91 μm和7.57 μm,落羽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89 μm和6.54 μm;中山杉早材和晚材管胞壁腔比均值分别为0.15和0.35,落羽杉的早材和晚材壁腔比均值与中山杉的一致.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中山杉晚材的管胞壁厚显著大于落羽杉晚材的管胞壁厚之外,这两个树种其它管胞形态特征、各种组织比量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该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材的解剖特征很接近;中山杉、落羽杉幼龄木材除了管胞旱材的壁腔比、薄壁细胞组织比量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之外,测试的其它特征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具有显著性.中山杉、落羽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具有相同的规律: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弦向壁厚、管胞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射线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薄壁细胞比量较小,径向变异也较小、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空心箭竹的纤维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空心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79mm,宽度为14.25μm,长宽比为134.27,细胞壁厚为2.79μm,腔径为8.71μm,壁腔比为1.15。空心箭竹纤维长度的轴向变化规律为中部>基部>梢部,中部与基部均极显著大于梢部,但中部与基部差异不显著。无论在龄级还是部位上,茎秆横切面上纤维细胞壁厚变化规律为竹青>竹黄,而纤维长度却为竹黄>竹青。Ⅰ龄级与Ⅲ龄级纤维细胞壁极显著厚于Ⅱ龄级,而Ⅰ龄级与Ⅲ龄级之间差异并不显著。Ⅲ龄级第8节节间纤维长度在靠近节部的位置较长,纤维宽度较宽,龄级和部位是空心箭竹纤维形态特征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空心箭竹的纤维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空心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79mm,宽度为14.25μm,长宽比为134.27,细胞壁厚为2.79μm,腔径为8.71μm,壁腔比为1.15。空心箭竹纤维长度的轴向变化规律为中部基部梢部,中部与基部均极显著大于梢部,但中部与基部差异不显著。无论在龄级还是部位上,茎秆横切面上纤维细胞壁厚变化规律为竹青竹黄,而纤维长度却为竹黄竹青。Ⅰ龄级与Ⅲ龄级纤维细胞壁极显著厚于Ⅱ龄级,而Ⅰ龄级与Ⅲ龄级之间差异并不显著。Ⅲ龄级第8节节间纤维长度在靠近节部的位置较长,纤维宽度较宽,龄级和部位是空心箭竹纤维形态特征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18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纤维特征与基本密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木材基本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有逐渐增大的规律。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纤维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