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温泉县奶牛流产病因,对采自温泉县4个不同地区的81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检测,其中新孢子虫病应用rELISA方法检测,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参照国标,被检的81份血清样品中8份血清呈新孢子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88%。其中安格里格乡感染率为18.75%,哈日布呼镇感染率为7.14%,蒙进感染率为0%,塔秀乡感染率为13.04%。没有检出布氏杆菌阳性血样和新孢子虫和布氏杆菌病二者混合感染的流产奶牛血样。检测结果表明:新孢子虫是导致该地区奶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务平 《中国乳业》2023,(12):51-55
新孢子虫是造成怀孕母牛流产等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运动障碍的重要寄生虫之一,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治疗和预防牛新孢子虫病。本研究使用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采自福建省漳州、南平、三明和龙岩4个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1 4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样品新孢子虫抗体总阳性率为7.47%,4个地区样品阳性率分别为5.57%、5.12%、7.41%和12.97%;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范围为2.93%~9.56%,不同胎次阳性率范围为4.83%~9.5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福建省奶牛普遍存在新孢子虫感染,奶牛场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奶牛新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奶牛犬新孢子虫病血清学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上海地区奶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地区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41个奶牛场1239份奶牛血清中有63份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08%。各场阳性率变幅较大(0-44.23%)。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牛场奶牛流产率过高的状况,对该牛场流产情况及相关疾病进行诊断调查。该场2007—2009年奶牛年流产率分别为13.89%,16.52%和19.24%,流产率逐年上升。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的流产病例多发生于头胎牛,流产时妊娠时间以4~6月龄为主。收集流产奶牛病料24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75%,犬新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率83.33%,其中9个病例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犬新孢子虫混合感染。布氏杆菌、李氏杆菌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场内对照牛20头,牛病毒性腹泻血清抗体阳性率5.00%,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15.00%,与流产病例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初步确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合并犬新孢子虫感染是导致该牛场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怀孕奶牛流产是较为常见的生殖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其中奶牛弓形虫病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且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为初步了解殷都区流产奶牛弓形虫病感染情况,笔者收集殷都区部分地区养殖场流产奶牛血清样品272 份,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确定弓形虫病在流产奶牛群的流行特点。结果显示,被检测血清样品中弓形虫病平均阳性率为19.12% (52/272),并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养殖场、不同年龄奶牛的阳性率。结果表明,奶牛弓形虫病是导致殷都区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之一,养殖场(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抱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清丰县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从河南省清丰县14个羊场共43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清丰县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检测场阳性率57.14%,样品阳性率8.68%,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分别为7.25%和9.96%;散养场场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66.67%和10.26%)均高于规模化养殖场(40.0%和6.06%);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羊群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幼龄、育肥和成年羊群阳性率分别为14.48%、8.40%和3.70%。说明肺炎支原体在清丰县绵羊群中广泛流行,应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8.
奶牛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对牛的危害尤其严重,主要造成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本研究采集巴州部分山区牦牛的210份牦牛血清样本,用重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ISA)检测N.caninum血清杭体。结果发现,巴州部分山区牦牛N.caninum抗体阳性率为18.2%,抗体阳性血清样本刚地弓形虫(T.gondii)抗体检测的结果为阴性。被检的样品经过商品化试剂盒(Ncaninum Antiboby Test Kit,IDEXX公司产)检测对比,其符合率为99%。说明该地方山区牦牛中存在新孢子虫感染,应用重组rELISA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其检出率与商品化试剂盒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新蔡县奶牛弓形虫病感染情况,并探讨感染率与不同规模奶牛场、年龄阶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2017年4月~2018年3月,应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对新蔡县7个养殖场共324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有24份样品检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41%,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7岁以上奶牛阳性率最高,为15.00%;散养户(10.71%)较规模养殖场(6.25%)高,表明新蔡县弓形虫病在多数奶牛场存在,且感染率较高,需要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小尾寒羊犬新孢子虫病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民和县引进小尾寒羊22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犬新孢子虫病的检测。结果,被检的224份血清中,检出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16份,阳性率分别为7.14%。表明引入青海省的小尾寒羊中存在犬新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1.
用重组抗原ELISA对新疆和静县5个乡镇的267份绒山羊进行了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出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样品43份,5个乡绒山羊阳性率为3.7%~20%之间,其平均感染率为16.1%,其中感染率最低的为协比乃尔布呼乡,最高的为克尔古提乡。该实验结果证明本地区有些乡镇的绒山羊群中存在新孢子虫感染的情况,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地区奶牛流产病原的感染情况,试验应用血清学方法对8个养殖场中可能造成奶牛流产的布鲁氏杆菌(Brucella)、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衣原体(Chlamydia)4种病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 002份奶牛血清样品中布鲁氏杆菌、弓形虫、犬新孢子虫、衣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15.37%(154/1 002)、4.59%(46/1 002)、7.78%(78/1 002)和1.10%(11/1 002),4种病原的总阳性率为28.84%(289/1 002);8个养殖场中,4,8号养殖场的4种致奶牛流产病原的总阳性率最高,分别达到55.00%(33/60)和58.57%(41/70),3,7号养殖场中4种病原的总阳性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57%(3/84)和2.00%(4/200)。说明四川部分地区奶牛场普遍存在布鲁氏杆菌、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和衣原体的感染,其中布鲁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尤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与净化。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格尔木市乳牛新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重组蛋白GST-NcSAG1t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格尔木市乳牛犬新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从 35份乳牛血清样品中检出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为11.42%.检测结果说明,青海省格尔木市饲养的乳牛牛群中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奶牛新孢子虫和梨形虫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11年4月份至2012年3月份期间采自北京地区不同奶牛场的484份奶牛血液和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484份样本中共检测出梨形虫阳性血液数59例,总阳性率为12.19%,新孢子虫病阳性血清46份,总阳性率为9.50%,说明这两种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存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宁夏主要奶牛养殖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新孢子虫抗体和布鲁菌病原的流行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未接种过IBR、BVD、新孢子虫疫苗、接种过布鲁菌疫苗的奶牛群体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银川、吴忠和青铜峡地区的阳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份流产牛血清中,IBR抗体阳性率为50.00%(38/76),BVD抗体阳性率为19.74%(15/76),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7.63%(21/76),布鲁菌阳性率为19.74%(15/76),4种病原均感染的阳性率为34.21%(26/76),IBR和新孢子虫混合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34.62%;408份非流产牛血清中,BVD抗体阳性率为12.75%(52/408),IBR抗体阳性率为21.08%(86/408);IBR和BVD在宁夏的3个主要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银川地区阳性率最高。说明宁夏部分地区IBR和BVD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流产牛中普遍存在上述4种疫病的感染并且IBR和BV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流产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川西北牦牛新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川西北阿坝州8个县1 070份待屠宰牦牛血清中新孢子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被检1 070份血清样品中65份血清新孢子虫抗体呈阳性,样品来源的8个县都检测到了新孢子虫抗体,被检牦牛的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1%,其中理县(12.2%)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p<0.01),马尔康的最低为2.7%.结论 川西北阿坝州各县广泛存在牦牛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7.
用新孢子虫地方虫株SRS2重组抗原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新疆伊犁部分地区奶牛新孢子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从101份奶牛血清样品中检出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11.9%,各种年龄段的奶牛均可感染,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血清学调查为新疆伊犁地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于2017年4~10月对安阳市6个规模化奶牛场共480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副结核病抗体检测,旨在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结果显示,共有27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63%,不同发育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小牛最高,为16.07%。副结核病在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场广泛存在,感染率较低,但养殖场(户)仍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云南省荷斯坦牛和奶水牛犬新孢子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样品进行犬新孢子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8份荷斯坦牛血清样品中,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10.3%,2份可疑;106份奶水牛血清样品中,未检出抗体阳性血清,2份可疑.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荷斯坦牛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奶水牛可能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疆地区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用ELISA方法对采自新疆6个地区327份的牛血清进行了新孢子虫病的抗体检测,并以第一次检测结果为依据,对20头牛进行了5次连续采样检测,每次间隔30~40天。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在新疆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平均阳性率为24.5%,且在年龄大和流产牛群中阳性率偏高,血清抗体阳性持续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