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几种剧毒鹅膏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鹅膏属 (Amanita)真菌中 ,有的是重要的食用菌 ,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但误食并不致命 ,而有的则是剧毒的 ,误食常会危及生命。绿盖鹅膏〔A .phalloides (Fr.)Link .〕、春生鹅膏〔A .verna(Bull.:Fr .)Lamarck〕和鳞柄鹅膏〔A .vi  相似文献   

2.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毒鹅膏(Amanita virosa)是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一种剧毒真苗。该属中大部分真菌是有毒的,因误食野生蕈菌致死的事件中有95%为该属真菌所致。鳞柄白毒鹅膏子实体内含有毒肽(Phalloidins)、毒伞肽(amanitins)。毒肽可以专一性地与真核细胞微丝主链蛋白中的丝状肌动蛋白结合形成Factin毒肽复合体,使细胞解体:而毒伞肽则可以专一性地抑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从转录水平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由于这些特性使这些毒素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玉龙雪山南麓针叶林内的大型真菌与伴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与采集。结果表明,有真菌资源22科39属79种,其中毒菌19种,药用菌7种,食用菌46种,还有7种野生菌的资源利用情况不明;红菇科、牛肝菌科和鹅膏菌科为优势科,鹅膏属、牛肝菌属、红菇属和乳菇属为优势属;生态类型包括粪生真菌、木腐真菌、土壤腐生菌、外生菌根菌和真菌共生菌等5类,以外生菌根菌的种数最多;伴生木本植物有14科17属41种。暖温性针叶林内菌类资源与植物种类组成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大型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踏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屏边县内大型真菌物种资源进行调查,以期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319种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6纲17目50科114属,发现云南新记录3种,分别为半血红丝膜菌(Cortinarius semisanguineus(Fr.) Gillet)、赤杨木层孔菌(Phellinus alni(L.) Quél.)和西伯利亚干酪菌(Tyromyces sibiricus(Penzina&Ryvarden) Spirin)。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等共9科,含186种,占总种数的58.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鹅膏菌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等共17属,含166种,占总种数的52.04%。经研究分析,屏边县大型真菌经济类型丰富,有食用菌82种,药用菌34种,毒菌29种和食药兼用菌10种,其中食用菌种类高达总种数的25.71%。  相似文献   

5.
在中世纪,蛤蟆菌曾一度充当罗马宫廷斗争的帮凶,留下很不好的名声。这是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故事。在分类学上,蛤蟆菌隶属于鹅膏菌属。这个家族有50多个成员,大多含有毒素,有的甚至含有剧毒,误食一枚即能致人于死命。在国外,有人把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称为“死杯”,把鳞柄白  相似文献   

6.
《蔬菜》2021,(4):18-18
正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有毒与可食蘑菇往往长相相似,误食毒蘑菇会产生严重后果。2021年2月25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的一项发明成果只需3~5 min即可检测出蘑菇是否含有鹅膏环肽毒素。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蘑菇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掌握了快速鉴别含有鹅膏环肽毒素蘑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灰花纹鹅膏的毒素及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抑酶法测定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子实体内的毒素,结果表明,灰花纹鹅膏菌所含毒素与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所含毒素相近。小白鼠肌肉注射毒性试验表明,每只小白鼠注射1ml浓度为0.05g/ml的灰花纹鹅膏菌子实体水提液,6h内被测小白鼠全部死亡;若注射浓度在0.01g/ml以下,小白鼠有中毒症状而无死亡,说明该菌是一种剧毒鹅膏菌。  相似文献   

8.
草菇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科,苞脚菇属。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其菇肉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高(每百克鲜菇中含158.44~206·27毫克). 近几年来.各地城郊发展了不少玻璃温室用于蔬菜生产.但  相似文献   

9.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该区域的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尚为空白,为明确辖区内大型真菌资源情况,通过随机踏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经多次采集获得标本200余份,共鉴定出大型真菌99种,隶属于41科65属。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的相对优势科为红菇科和多孔菌科,优势属为鹅膏属和红菇属。资源价值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黄连山大型真菌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可供食用及药用的资源占45.45%。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5)
对采自浙江省景宁县大仰湖自然保护区的375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形态学和真菌rDNA ITS序列分析,共鉴定大型真菌107种,隶属于2门4纲13目34科67属,物种丰富的科为牛肝菌科Bole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丰富的属为蘑菇属Agaricus、乳菇属Lactarius、鹅膏属Amanita、红菇属Russula、粉褶菌属Entoloma、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对鉴定出的每个大型真菌的经济价值进行查证,其中可食用21种,可药用21种,有毒20种。  相似文献   

11.
毒菌种类虽不多,但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误食死亡率达30%~100%,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鹅膏属鳞柄白毒伞、春生鹅膏;环柄菇属的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25种,其中裸柄鹅膏(Amanitagymnopus)、锥鳞鹅膏(A.sychnopyramis)、A.hemibaphaSubspsimilis、小托鹅膏黄色变种(A.farinosavar.flava)4种为国内新纪录种,湖南首次记录9种,有毒鹅膏13种,并讨论了其分类与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食用与药用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拥有食用与药用菌共32科60属92种,其中食用菌26科46属72种,药用菌24科36属55种;食药双重价值类真菌18科24属35种;腐生真菌70种,菌根菌25种;该区食用与药用真菌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赤松林天然分布中心.为明确辖区内大型真菌资源情况,保护区自2019年开始对辖区内的大型真菌物种资源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随机踏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经多次采集获得标本312份,共鉴定出大型真菌81种,隶属42个属23个科.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牛肝菌科和鹅膏属分别是保护区的优势科、属,所含物...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历史已有近百年,2016年整理的江西省大型真菌名录,记载大型真菌659种,数量较多的类群为多孔菌科、红菇科、口蘑科、牛肝菌科、鹅膏科和蘑菇科等,但依然存在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被低估,调查研究不深入、不全面、不精细的问题。指出原因有:标本采集受多因素制约;仅利用宏观形态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失误率较高;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等。还需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并实现对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草菇是我国南方栽培的著名食用菌,我县为主要产区之一,它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种,小苞脚属,系热带相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腐生真菌。屏优1号具有朵大,组织嫩实,不易开伞,色泽风味好,稳产高产的优良菌种,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鹅膏菌是一类真菌的总称,其含有的肽类毒素,常引起人和动物中毒与死亡。概述了鹅膏菌肽类毒素种类、毒素作用机理、毒性及中毒症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新药物开发、生物防治及其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春暖花开,毒蘑菇也竞相生长,由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在春、夏、秋季频发。日前,温馨提醒市民,春、夏、秋季应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避免误食有毒蘑菇。据悉,在中国南方地区,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有两类毒蘑菇起,一类是鹅膏菌属,包括灰花纹鹅膏菌、致命鹅膏等;另一类是红菇属中的一些种类,包括亚稀褶黑菇、日本红菇等。由于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长相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9.
鸡菌属又称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Heim。是Heim(1942)针对白蚁(termite)共生的伞菌提出的。Heim(1977)在其专著“Termites et Champignons”中描述了28种,并把它们分为2个亚属:真鸡(土从)菌亚属和早熟鸡(土从)菌亚属。真鸡(土从)菌亚属分为6个亚组和1类:条痕组、乳头组、钝顶组、粗柄组、盾形组、绵毛组和靛青色鸡(土从)类。分类学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同担子菌亚纲,口蘑目,鹅膏菌科。早期文献中列为Tricholomataceae,不恰,因本菌幼时有菌环,其孢子特征及褶片组织均应属于鹅膏菌科。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丽水地区外生菌根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分离培养并经坚定,共获得大型真菌56种,隶属14科,26属,其中外生菌根真菌38种,并且分离获得了14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纯培养这些外生菌根真菌主要隶属牛肝菌科(Boletacear)、红菇科(Russulaeeae)和鹅膏菌科(Amanitaceae),大多发生在海拔500米以上的松林、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地,主要与赤松(Pinus,densiflor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黄山松(Pirus.taiwanensis)等松属(Pinus)树种以及落叶松(Larix)、云杉(Piceu)、冷杉(Abies)、油杉(Keteleeria.cyclolepis Fous)、栎(Quercus)属等树种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