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军  金同铭 《蔬菜》1998,(1):18-19
蔬菜常见害虫及有机磷农药允许残留量标准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李军金同铭于拴仓随着人们日常膳食的改善,对蔬菜的品质、硝酸盐含量及有机磷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近年来,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但同时也带...  相似文献   

2.
农药残留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屡有发生,给农业生产、人们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也已成为制约牡丹江市蔬菜出口的瓶颈,严重影响着牡丹江市蔬菜产品的出口创汇,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在农产品中作为最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蔬菜产品也难以发挥优势,把入世带给我国农民增收的大好机遇就此放弃.  相似文献   

3.
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荣全  李彦 《蔬菜》2001,(6):4-5
蔬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受到的污染更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一、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 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达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667m2年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农药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农药年用量每667m2在9kg以上。多年来由于大量、连续地使用化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蔬菜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面积迅速扩大,蔬菜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蔬菜质量,特别是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少数菜农使用农药不规范,有些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也频频用于蔬菜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5.
奉贤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蔬菜农药残留可导致很多健康问题。最新研究表明,残留的杀虫剂可造成消化黏膜发生炎症和形态病变,此外,帕金森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也与长期接触农药有关。  相似文献   

6.
蔬菜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蔬菜农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将对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产品增值、市场流通和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仅局限于填饱肚子,而是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尤其是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问题。已成为千家万户关注的焦点。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人们吃上放心菜,2006年,充州市农药监督管理站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先进农药残留监测设备,成立了农药残留监测化验室,对全市蔬菜进行抽检。  相似文献   

8.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与风险评估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工作。对2014-2016年市售蔬菜的连续58项农药残留参数监测,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根据蔬菜总体合格率情况、农药检出的种类及超标情况,分析得出,市售蔬菜农残质量安全情况逐年提升;不同类别蔬菜农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呈现一定的差异;农药检出种类较多,部分高毒禁限用农药仍在其列。同时,提出高毒类禁限用农药监测阳值、低毒类农药高检出多残留情况及高风险农药政策性引导情况等预警,以期能对今后的蔬菜生产种植、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一些借鉴,保障人们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营养成分备受关注,可能受到的污染更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本文就农药在蔬菜上的使用情况、农药残留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区近年蔬菜地连作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茬口复杂,农药使用不合理,致使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蔬菜害虫,常常暴发成灾。同时,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加入WTO,人们的营养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蔬菜的高营养、优质化要求与日俱增,尤其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提高上市蔬菜的质量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市领导为加强农产品质检工作,由编委下文于2003年成立了长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于2003年7月29日下发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蔬菜市场准入管理的通告》,从2003年9月1日起实行。从9月1日至年末,我们在绿新蔬菜批发市场、长春市中心蔬菜批发市场(光复路蔬菜…  相似文献   

12.
李德强 《蔬菜》2005,(12):34-34
如今,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越加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无公害蔬菜也日益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欢迎。能源又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利用再生能源也成为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某城市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为调查案例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选取该城市的5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6类典型蔬菜中的6种代表性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情况全年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势头,不同种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也有所不同,全年蔬菜农药残留安全指数均小于标准值1,说明所检测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基本符合要求。季节性因素、蔬菜种类、农药种类等等均可以作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的重要评估因子。此次研究给批发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安全评估及风险预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钟苒 《中国果菜》2014,(1):44-46
我们经常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查中见到韭菜的身影,有人说韭菜是现代蔬菜中农药残留最严重的,几乎成了“毒菜”。但是在生活中,韭菜制成的饭食又是那么多人们不忍割舍的美味: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蔬菜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草害,人们片面地追求高效,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直接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也恶化了生态环境,引发防治上的恶性循环,给社会带来公害。近年来,无公害蔬菜生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发展较快。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现就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简述如下:1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原则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农药。具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  相似文献   

16.
刘春华 《现代园艺》2014,(21):78-79
探讨了以蔬菜农残为主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对确保人们身体健康,促进农产品增值、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综合生产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当属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使上市的蔬菜真正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从而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以满足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求,是各级政府和蔬菜生产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应该是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严禁蔬菜使用剧毒和高毒农药,其他农药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二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蔬菜作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用农产品,其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岭市农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站从2002年开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比较普遍、用药比较频繁的5~11月份,对全市主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太平街道菜市场的蔬菜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2002~2003年对抽检的样品先通过速测筛选,对速测不合格的样品再进行气相色谱定量检测,确定其残留超标的农药品种和残留量;2004年,针对速测仪器只能检测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农药是否超标,而难于检测蔬菜生产上使用比较普遍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是否超标的问题,在对所有抽检的蔬菜样品通过速测的同时,均进行气相色谱定量检测.本文现就我市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由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增长型,对蔬菜的营养成分和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商品蔬菜的质量安全已成为政府和百姓所关注的热点。因此,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无公害商品蔬菜,是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孙聪  梁宜品  刘孟雨 《蔬菜》2011,(8):56-58
对石家庄地区20个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区4大蔬菜批发市场、20家超市随机抽取的240个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所检240份蔬菜中,有机磷的检出率为5.42%,超标率为0%;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检出率为6.25%,其中2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0.83%。通过调查石家庄地区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表明石家庄地区蔬菜样品的超标率较低,但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