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免疫、生长发育、繁殖等),并能在体内产生富集。在饲料中添加硒会对水产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硒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只有适量地摄入硒才能保证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自身免疫力。硒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发挥抗氧化性,在还原型谷胱甘  相似文献   

2.
新型水产饲料添加剂--左旋肉碱 (L-Carnitin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肉碱又称肉毒碱,是一种维生素的类似物。参与β-氧化等生理学作用,与脂肪代谢有关。能够维持水产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营养添加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L-肉碱,有着提高水产动物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水产动物蛋白含量,降低体脂率.改善肉质提高鱼类的繁殖率等功能。本文在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L-肉碱的来源、水产动物对其吸收和代谢的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营养生理学效应,并针对目前L-肉碱的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硒是一种动物和人都必需的微量元素,它通过脱碘酶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也可以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硒蛋白影响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但过量的硒也会导致机体中毒。本文综述了硒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它与维生素E的协同作用,探讨了有机硒和无机硒以及硒蛋白分子学研究,展望了硒在水产动物研究和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养殖的风险日趋增大,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且复杂化,养殖户除了在放养时选择健壮苗种、清池消毒、改善养殖环境外,对饲料中添加剂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病害的发生,许多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激素类的促生长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及疾病的预防确实有一定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使抗生素、激素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增加,产生致癌物质,危害人们的健康。若不加添加剂,则水产动物生长缓慢,病害发生频繁,饵料系数大、利用率低,成本大,与市场…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在水产动物苗种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水产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包括净化水质,改善育苗池的微生态环境;作为饵料及饵料添加剂强化幼体营养;调节幼体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防治疾病、提高育苗存活率的作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卤虫生物包囊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产养殖中,“生物包囊”就是指以饵料生物作为载体包裹营养物质或药物,鱼虾通过摄食这种饵料生物达到营养强化、防治疾病等目的。本文以卤虫为代表,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生物包囊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包囊的优点、强化研究、药代学分析、防治效果等。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促生长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中草药的营养功能以及中草药作为饵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并对中草药饵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的促生长机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微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和优化培育,以活体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体食用的专门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种类多、增殖速度快、营养全价、适口性好,能增强养殖对象抗病能力等特点。随着对微藻培养及其在养殖动物育苗中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为保证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成功,还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参与。目前国内外常用微藻生物饵料包括小球藻、扁藻、角毛藻  相似文献   

9.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很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认为生物体内发挥生理功能的硒形态主要是以硒半胱氨酸为活性中心的硒蛋白,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Vx)和含硒转移核糖核酸(Se—tRNA)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0.
水产动物幼体发育和畜禽类不同。水产动物幼体阶段刚刚由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此时消化系统尚未完善,仅有极短的肠道具有消化功能。由于肠道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短,所以此时仔鱼的消化功能极其有限,从而对外源性饵料非常挑剔,再加上个体非常小,所以不能摄食人工饲料,只能摄食水中的小型浮游生物,比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产学家试图配制全价微囊颗粒饵料来取代生物饵料,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生物饵料和微囊颗粒饲料相比,各有千秋。生活于自然水体中的饵料生物营养丰富,个体小,适合水产动物摄食,能够提供水产动物幼体生长发…  相似文献   

11.
<正>诱食剂是一类改善动物适口性的非营养性添加剂,诱食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基础反应,引起水产动物摄食行为。目前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主要有甜菜碱、含硫化合物、动物产品及其提取物、植物及其提取物、中草药诱食剂、核苷酸诱食剂(贾晶莹,2020)。基于不同水产动物采食嗜好,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能诱导水产动物摄食、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饲料原料使用种类范围、利于饵料资源开发利用,还能减少饲料浪费、促进水产动物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2.
安瑞永  吕丽萍 《河北渔业》2000,(3):20-20,25
<正> 所谓“载体饵料生物”是指利用饵料生物做载体,让其摄取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药物后,再用它们来饲喂其它的经济动物,从而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日本早在廿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积极开展了载体饵料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产品已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广泛使用。 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种类很多,但并非都能做为载体饵料生物。有一些饵料生物对所投喂的特定物质或药物不喜欢摄食,就无法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说明了光合细菌在优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增加水产动物幼体的增重率和成活率、作为饲料添加剂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对水产养殖业的巨大影响和其自身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崔明巧 《畜禽业》2006,(18):17-19
硒是动物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在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硒在动物体内生理机能,分析了缺硒或硒过量对畜禽养殖业的影响和危害,指出了如何进行科学补硒。  相似文献   

15.
柠檬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但可促进水产动物摄食,降低水产动物胃内pH值,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促进加快水产动物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还可作为防霉剂和抗氧化剂保持饲料的品质。柠檬酸安全、无毒副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6.
氨基酸对鲫鱼、泥鳅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的摄饵刺激物质中,主要活性成份是氨基酸[荻野珍吉,1984年译本]。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的试验研究[Katsuhiko Harada,1987;Katsuhiko Harada等,1987;Kenji Naka Jima等,1989],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等[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基酸的浓度提高到16%即有明显的促摄作用。氨基酸对金鱼摄食活动的影响效果不仅决定于氨  相似文献   

17.
崔明巧 《畜禽业》2006,(9):17-19
硒是动物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在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硒在动物体内生理机能.分析了缺硒或硒过量对畜禽养殖业的影响和危害,指出了如何进行科学补硒。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养殖的鱼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和快速生长,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摄取饵料,从中得到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由此可见,饵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也是养鱼消耗的主要成本,目前,饵料的投入约占整个养鱼成本的60%以上。因此,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对降低养殖成本至关重要。那么,在养鱼生产实践中怎样做才能降低饵料系数,促进养鱼增产、增收、增效呢?广大水产养殖户应尊重  相似文献   

19.
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L-肉碱,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身体组分;还能提高饵料中蛋白的利用率,增加氮的沉积,减少氨氮的排放,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