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48-10949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为488 nm,葡萄糖在30.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含黄芪制剂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素花党参多糖的超声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素花党参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超声提取素花党参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素花党参中多糖含量为30.49%,平均收回率为99.24%,RSD=2.32%(n=6)。[结论]甘肃素花党参中多糖含量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超声提取是一种有效的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区野生菟丝子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取并测定长白山区野生菟丝子(Guscuta japonica Choisy)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野生菟丝子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9.440~66.080μg/ml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96C+0.0033(r=0.9999),加标回收率为99.95%(n=5),RSD=0.07%,长白山区野生菟丝子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31%。[结论]长白山区野生菟丝子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东北产香菇中多糖含量的提取及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锋  庄志萍  胡志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86-14288
[目的]研究香菇中多糖的提取方法,并对东北产香菇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取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浸提法、超声辅助浸提法探讨了不同香菇多糖提取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辅助浸提法为最佳提取方法,并用该方法提取香菇多糖,探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测定东北产香菇的多糖含量。[结果]线性方程为y=7.4089c+0.0163,线性相关系数r=0.9987,精密度为RSD〈2.00%(n=5)。[结论]超声辅助浸提法为香菇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提取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程迪  于洁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8-518,528
[目的]测定河南产牡丹皮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40~102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9.3683C-0.0179(r=0.99965),加标回收率为96.67%(n=4,RSD=1.82%),牡丹皮多糖的平均含量为7.56%。[结论]河南产牡丹皮的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江油附子的多糖含量。[方法]附子粉用80%乙醇回流,热水提取,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供试液在6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0.4%,RSD=1.58%(n=5)。江油附子多糖含量为3.34%,RSD=2.31%。[结论]蒽酮-硫酸法可作为检测附子多糖含量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萍  罗延梦  马媛  黄海鹤  罗爱俊  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54-12655
[目的]测定核桃壳多糖的含量。[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在490 nm测定核桃壳中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5%苯酚1.0 ml,浓硫酸6.0 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为30 min,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98%,线性范围10~90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核桃壳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南瓜多糖含量,筛选出多糖含量最高的品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去除南瓜色素,通过水提法获得南瓜多糖溶液,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34个品种南瓜中多糖含量,比较各品种南瓜多糖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试验表明,蒽酮-硫酸法测定南瓜多糖含量的精密度试验RSD值为1.35%,稳定性试验RSD值为2.24%,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41%、RSD值为1.51%。分析得出不同品种南瓜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中国南瓜♂的多糖含量最高,为74.11 mg/g;JHX-20的多糖含量最低,为13.42mg/g。[结论]研究可为南瓜新品种开发和培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为南瓜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刚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29-9530
[目的]研究快速、简单、准确地检测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为资木瓜多糖的纯化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水提醇沉提取资木瓜多糖,Sevag法去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并分别进行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测定。[结果]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资木瓜多糖中游离蛋白和结合蛋白的含量分别为3.82%和3.47%,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测定RSD分别为1.55%、0.66%、2.89%,回收率为100.44%,RSD为2.20%。[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是测定资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黄芪干根中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方法,同时比较蒙古黄芪、野生黄芪和膜荚黄芪3种不同来源样本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芪甲苷在0.05~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216%(RSD=2.85%);不同来源黄芪甲苷含量比较结果为野生膜荚≈蒙古。[结论]建立的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相对稳定,方法简便,为今后黄芪干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藤茎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彦武  李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90-6991
[目的]提取并测定五味子藤茎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含量,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10.125~71.064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94C+0.0029(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93%(n=5,RSD=0.06%),五味子藤茎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27%。[结论]五味子藤茎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杨宏梅  李世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78-10278,10332
[目的]对红芪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7X-0.013,R=0.999 6,表明在0~30 mg/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红芪药材和红芪精制多糖HPS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94%(RSD=1.06%)和45.30%(RSD=1.40%),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0.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好,可用于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程会云  童丽  陈湘宏  刘占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89-10989
[目的]建立藏药莪达夏多糖的提取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用sevag法等进行纯化,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A=0.01312C-0.01534,r=0.9995,线性范围为5~38μg。莪达夏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69%,RSD=1.50%,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8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莪达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扁玉螺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扁玉螺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的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优化扁玉螺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100(g/ml),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扁玉螺多糖的提取率为7.17%,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扁玉螺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托盘根多糖含量。[方法]用精制托盘根多糖测得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葡萄糖在5~40μg/m 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1.7%,加样回收率≥97%,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78%和4.02%。[结论]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均准确可靠,适合于托盘根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能否诱导RIMVECs分泌IFN-γ,为黄芪及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IMVECs为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在不同时间诱导RIMVECs分泌IFN-γ的表达量。【结果】25μg/mL和50μg/mL黄芪甲苷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且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升高,24h时达到峰值,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25μg/mL和50μg/mL黄芪多糖也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随着时间延长RIMVECs细胞上清液中IFN-γ表达量逐渐增多,25μg/mL组IFN-γ表达量24h达到峰值;50μg/mL组IFN-γ表达量12h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降低。【结论】结果提示,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RIMVECs分泌IFN-γ来实现,为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宋文华  于翔  富丽静  姚福向  张健  李赫  胡宗云  张涛  张继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93-14895,14930
[目的]为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草鱼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分析其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是,低剂量黄芪多糖不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香菇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不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结论]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均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