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480QA型直喷式柴油机3个代表工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喷油嘴开启压力、供油提前角、喷孔直径等参数对直喷式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嘴开启压力、减小喷孔直径和供油提前角可以改善整机排放,满足欧I排放法规的要求,甚至部分指标能够达到欧Ⅱ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分析二甲醚发动机示功图,试验研究了喷射系统参数和低压供油系统参数对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可以减小燃烧循环变动,高速时喷孔直径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较低速时更显著;增大喷油器的开启压力,低速时燃烧循环变动增大,高速时则反之;发动机负荷增加,燃烧循环变动减弱;供油提前角从BTDC 6°CA提前到BTDC 13°CA后,燃烧循环变动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低压供油系统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有效控制燃烧循环变动.  相似文献   

3.
降低柴油机排放的匹配试验与燃烧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同时降低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对不同孔径的喷油器、不同柱塞直径的喷油泵,不同供油提前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喷油泵、增压器、喷油器以及供油提前角等参数进行优化匹配.结果表明:在原机供油提前角的基础上,采用推迟供油、较小孔径的喷油器、大柱塞直径的喷油泵,改善燃油混合过程,减少燃烧预混期的燃油量,降低最高燃烧温度,缩短后燃.经过综合匹配,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分别降低了19.8%和26.9%.  相似文献   

4.
对喷油泵主要技术参数,供油时刻、供油量、供油均匀性、供油压力和供油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人们对喷油泵的认识,减少喷油泵故障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柴油机喷油泵传动零件磨损后,对供油时间和供油规律的影响;找出其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喷油泵的供油规律和供油时间接近原设计最佳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单缸柴油机喷嘴端伸出量、喷孔参数、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燃烧室结构和工况对伞帘喷雾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端伸出量明显影响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最佳喷嘴端伸出量随喷孔锥角同向变化;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中心喷孔直径和燃烧室凸缘高度存在最佳值;伞帘喷雾燃烧系统的最佳供油提前角比传统燃烧系统小得多;在低负荷下,喷嘴带中心喷孔时的烟度稍高些,但燃油消耗率不恶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引起柴油机供油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供油时间改变对柴油机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将供油提前角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启动性能都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车上判断法,分析了供油提前角不准确产生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Ⅱ型喷油泵凸轮型结构特点和柱塞运动规律的研究,在说明柱塞预行程与供油提前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柱塞预行程对排放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预行程(供油正时、供油速率)调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C6121ZLG04柴油机在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性能研究与试验,分析了不同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动力性、排放及油耗的影响情况.依据柴油机的工作特点和排放要求,确定了柴油机的最佳供油提前角.根据柴油机负荷特性试验对比分析,证实了在此供油提前角的情况下,在柴油机满足所要求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同时,柴油机的排放达到了欧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影响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因素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进气系统参数、喷油系统参数以及燃烧系统参数。基于某企业开发的6缸直喷式柴油机,以AVL公司的FIRE v8.5为平台,以进气系统参数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参数涡流比为对象,研究了它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涡流比从1.0增加到2.6的过程中,随着涡流比的增大,喷雾重叠加剧,并向燃烧室挤流区域集中,燃烧室凹坑内空气利用率变差,不利于柴油机的扩散燃烧,Soot排放增大;在涡流比增大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燃烧室的平均温度,使NOx的生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改进设计4100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三要素燃油系统、进气系统、燃烧室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其燃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能使该机型达到降低燃油消耗率、排放的综合效果,为进一步改善4100系列柴油机的性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2100型柴油机采用四角形缩口ω燃烧室燃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100型柴油机上开发了一种四角形缩口ω燃烧室燃烧系统,利用这种燃烧室的特殊结构可产生较强的挤流和涡流,加快了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速度。通过延迟喷油定时,减少了预混合燃烧量,降低了NOx排放和最大爆发压力。  相似文献   

14.
重型直喷柴油机缩口燃烧室结构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定量评价缸内瞬态气流特性,定义了涡流强度保持性概念。利用CFD软件FIRE对柴油机缩口直喷燃烧室内的气流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场随曲轴转角变化特性的计算结果,用Matlab软件计算了瞬态的涡流强度保持性,由此分析燃烧室结构对涡流强度保持性的影响。同时试验研究了涡流强度保持性与喷射系统参数、进气涡流匹配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燃烧室结构控制涡流强度保持性,并与其他参数优化匹配后在动力性、经济性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6110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几种缩口燃烧室,研究了燃烧室形状对高压喷射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实现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 和排放指标的折衷,特别是创造了氮氧化物排放和微粒排放同时降低的条件;大的底台体积和较长唇部的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延迟喷油,可以更加有利于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降低,喷油提前角和喷雾锥角决定着燃汪在燃烧室内的落点高度,  相似文献   

16.
对单缸柴油机双喷油器直喷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油系统油管分叉夹角及截面收缩比、燃烧室油线布置及几何形状的优化原则。采用该燃烧系统,可增加燃油喷注在燃烧室内的自由贯穿长度,减少对进气涡流的依赖,促进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可降低气缸盖及活塞的热负荷;由于进、排气门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故气门流通面积大,可以改善进排气流动性能;可实现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YSD475型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改进设计与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气缸盖基本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局部改进螺旋进气道结构,涡流比的算术平均值由原来的1.840提高到3.344。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比油耗下降7.8%,烟度下降3.69BSU;在扭矩点工况下比油耗下降15%,烟度下降3.44BSU。整机的经济性和烟度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实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分析供油提前角对燃烧始点、最高燃烧压力、缸内最大压力升高率及相位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油提前角提前 ,柴油机燃烧始点提前 ,最高燃烧压力增大 ,其相位相应提前 ,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大 ,NOx 排放增大 ;供油提前角迟后 ,柴油机燃烧始点滞后 ,最高燃烧压力减小 ,其相位相应滞后 ,最大压力升高率减小 ,NOx 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9.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增压发动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105增压柴油/天然气发动机,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改进燃烧室结构,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能,尤其降低了低速工况时的比油耗和排气烟度。同时,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双燃料发动机的供油提前角对其经济性是有利的,CO和HC排放降低,但NOx排放增加;替代率是影响发动机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