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对16 367头大白、长白、杜洛克母猪,共33 084个胎次的繁殖记录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胎均窝产总仔数LS1、胎均窝产活仔数LSBA1、胎均出生窝重LW1、胎均窝断奶活仔数WLS1、胎均窝断奶窝重WLW1、周期均窝产总仔数LS2、周期均窝产活仔数LSBA2、周期均出生窝重LW2、周期均断奶活仔数WLS2、周期均断奶窝重WLW2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着重讨论场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内品系效应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分析母猪个体综合繁殖力相关指标的优势。结果表明,场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内品系效应对母猪个体综合繁殖力所有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ultiple traits derivative free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TDFREML),对16367头繁殖母猪的10个相关指标(胎均窝产总仔数LS1、胎均窝产活仔数LSBA1、胎均出生窝重LW1、胎均窝断奶活仔数WLS1、胎均窝断奶窝重WLW1、周期均窝产总仔数LS2、周期均窝产活仔数LSBA2、周期均出生窝重LW2、周期均断奶活仔数WLS2、周期均断奶窝重WLW2)进行了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LS1、LSBA1、LW1、WLS1、WLW1、LS2、LSBA2、LW2、WLS2、WLW2各个性状指标的遗传力分别为0.1808、0.1988、0.2665、0.2751、0.2745、0.1623、0.1890、0.2486、0.2872、0.2827,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均高于常规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ultiple traits derivative free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MTDFREML),对16 367头繁殖母猪的10个相关指标(胎均窝产总仔数LS1、胎均窝产活仔数LSBA1、胎均出生窝重LW1、胎均窝断奶活仔数WLS1、胎均窝断奶窝重WLW1、周期均窝产总仔数LS2、周期均窝产活仔数LSBA2、周期均出生窝重LW2、周期均断奶活仔数WLS2、周期均断奶窝重WLW2)进行了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LS1、LSBA1、LW1、WLS1、WLW1、LS2、LSBA2、LW2、WLS2、WLW2各个性状指标的遗传力分别为0.180 8、0.198 8、0.266 5、0.275 1、0.274 5、0.162 3、0.189 0、0.248 6、0.287 2、0.282 7,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均高于常规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890窝长白纯种母猪,对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先测定这些性状或指标不同胎次的成绩,再对每个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长白母猪中,胎次对考察性状中的窝产仔数影响极显著(P〈0.01),平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均为第6胎,分别为10.28和9.81头,最少均为第1胎,分别为8.43头和7.33头。胎次对母猪异常产仔数影响极显著(P〈0.01),窝均异常产仔数最高为第7胎,较少为第2,6,4胎,异常产仔数包括死胎数和木乃伊胎数2类。疾病与胎次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主要初配日龄对头胎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头数和断奶窝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配日龄对头胎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如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3个性状呈先降后升的“U型”走势,两端(208耀239日龄和330耀359日龄)最高;初配日龄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如下: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在240耀269日龄和330耀359日龄均较高。断奶头数在240耀269日龄达到最高。综合大数据统计分析,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初配日龄在240耀269日龄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省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母猪各胎次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丹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为后备母猪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1、2胎产仔数较少,至第3胎达到最高为10.39头,后趋于稳定。不同胎次对产活仔数与断奶仔猪数的影响与产仔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胎次的仔猪初生窝重基本持平,并以第3胎最高为14.81 kg。各胎次断奶窝重基本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与第4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显著正相关,第2胎与第5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第4胎与第5胎断奶仔猪数有显著负相关。第4胎和第5胎的断奶窝重有显著正相关。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母猪繁殖性能,因此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选育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测定84头新关系杜洛克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分别按照窝产活仔数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性状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分娩胎次对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组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初生窝重在窝产活仔猪数为9头和10头,7、8、9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1日龄窝重在窝产活仔数为7、8、9、10、13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窝产活仔数与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进行相关分析,分娩胎次与21日龄窝重指标不相关,其余各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综合分析表明猪窝产活仔数在10~12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和季节对青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根据四川省青峪猪保种场2017—2019年的729头青峪母猪1 773窝繁殖数据分析不同胎次、不同季节母猪繁殖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峪母猪第1~10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总体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弱仔数差异不显著,其中,第4胎的繁殖性能最好(9.63头);青峪猪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存在显著的季节效应,其中,夏季分娩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季分娩的平均初生窝重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冬季。综上,青峪猪的繁殖性状受到季节和胎次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第6胎次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12.
胎次对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理沈阳农业大学科研种猪场595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母猪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回归拟合了胎次和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存活率都有显著影响。第4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10.92头和9.92头),第1胎总产仔数最少(9.12头),第1胎和第8胎产活仔数最低(8.46头和8.63头)。第1胎初生窝重最低,只有12.98kg,以后随胎次增加而提高,至第4胎达到峰值(15.73kg),以后又随胎次下降。在断奶窝重方面,第1胎最少(42.27kg),以后随胎次增加,至第5胎最多(69.53kg),然后又随胎次减少。另外第3胎的仔猪断奶存活率最低,只有78.48%,第5胎最高(93.95%),第1胎较低(78.88%)。这些结果表明3~5胎次为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第1和第8胎繁殖成绩显著降低,但第8胎尚优于第1胎。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加第2~6胎次的母猪数量。  相似文献   

13.
谢晓鹏 《养猪》2012,(6):71-72
母猪繁殖性能是猪场生产和管理的关键点,影响因素众多,可概括为体内和体外两大方面,母猪胎次是其中之一。国内外关于胎次对繁殖性能影响的报道众多,一般认为3-6胎次较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胎产活仔数受胎次的影响显著。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胎次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的部分繁殖性状,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窝重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和猪场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测定39头巴克夏母猪的8个主要繁殖性状(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猪头数、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用SAS软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克夏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为7.97头,仔猪初生重为1.29 kg。经通径分析可知,在所分析的8个性状中,初生个体重的通径系数最高。因此,要提高巴克夏母猪繁殖性能,除了通过选育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外,还要采取措施改善巴克夏猪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仔猪初生个体重。  相似文献   

15.
对红河州某猪场长大母猪311窝、PIC母猪138窝及当地农村饲养混血母猪753窝的繁殖性状进行测定,探讨品种、胎次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 d校正断奶窝重均极显著高于PIC母猪(P〈0.01),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间除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28 d校正断奶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胎次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经产母猪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长大、PIC母猪2~8胎、混血母猪3胎以上产仔性能较好,其中长大、PIC母猪以第4胎最佳。分娩季节对PIC、混血母猪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长大母猪的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母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的特点,发现榆林猪的繁殖性状主要表现在母猪有效乳头较多,7~8对乳头的母猪占61%以上。初生个体整齐度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窝重等主要繁殖力性状个体间变异较大.有充分选择改良提升的空间。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值较低,在0.11-0.20之间。  相似文献   

17.
胎次与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兴  赵云翔  江科  朱琳  江威 《猪业科学》2018,(6):109-111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 kg,初生个体重为1.37 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相似文献   

18.
1材料来源与测定内容1.1材料来源:在湖北省沙洋县畜牧良种场1999年上半年饲养的大型约克母猪中,随机抽样33窝数据。1.2测定内容:以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泌乳力(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和窝重(60日龄)等项目为主。2测定结果与相关分析2.1测定结果:见表1。2.2相关分析:根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得约克母猪繁殖性状相关系数,详见表2。2.2.1相关程度:产仔数与产活仔数;活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头数与断奶窝重,它们的相关系数为十0.66-+1之间,属强正相关。产仔数与初生窝重;活仔数与…  相似文献   

19.
影响母猪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有品种、遗传、营养、配种、防疫等,而母猪繁殖力参数主要有年均繁殖胎数、胎均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等指标。提高母猪繁殖率应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母猪管理的基础工作 母猪管理的基础工作,即档案管理,如品种、胎次、配种时间、断奶时间、仔猪初生重、20日龄重、60日龄育成情况等都应详细记录。了解母猪的配种时间,就可对母猪的不同怀孕期予以区别饲养,合理安排栏舍。同时要做好公猪的生产性能记录,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为达到优化选配,应及时淘汰不合格公猪,以提高母猪的胎均产活仔数。2 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以179头法系大约克母猪1 008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母猪的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同窝活仔数和配种日龄对其终身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的初生重对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显著。其中,母猪初生重在1.1~1.3 kg之间的1组终身断奶仔猪数最多为67.54头,分别比2组、3组母猪显著提高12.49%(P<0.05)、16.67%(P<0.05);终身断奶窝重也以1组最高为423.14 kg,分别比2组、3组显著提高13.48%(P<0.05)、16.64%(P<0.05)。母猪的出生胎次、同窝活仔数和配种日龄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都不显著。大约克母猪的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同窝活仔数和配种日龄与终身生产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母猪初生重与出生同窝活仔数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497,出生胎次与出生同窝活仔数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170,终身断奶仔猪数与终身断奶窝重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994,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