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能引起猫的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还可引起结膜炎,故又称为猫传染性鼻-结膜炎病毒。FCV是杯状病毒科疱疹病毒属(Vesivirus)的成员之一,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无囊膜,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目前FCV感染已呈世界性分布。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均易感,一岁以下的猫最易感,也有感染狗的报道。FCV感染猫通常仅局限于口腔和上  相似文献   

2.
<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属于杯状病毒科水疮性病毒属的成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杯状病毒科中少有的可以在体外培养的病毒。FCV能够引起猫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均易感,该病毒高度变异,其变异株还可以引起猫全身性致命性疾病,死亡率增加。CitespaceⅡ是由美国Drexel大学开发的一款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1]。利用该软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2280株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在FCV 2280株基因组5'末端和3'末端分别引入T7 RNA聚合酶启动子和丁型肝炎核酶(Hdv Rz)序列;并将FCV基因组中唯一的Xba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进行同义突变作为遗传标记;将基因组分为3段分别进行RT-PCR扩增,通过酶切依次克隆于pOK-12载体中,构建FCV基因组全长cDNA重组质粒。以其为模板经体外转录制备其全长基因组RNA,并在5'末端加帽,转染CRFK细胞,24 h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提取出现细胞病变的病毒液的总RNA制备cDNA模板,PCR扩增FCV遗传标记片段并进行XbaⅠ酶切鉴定分析,表明拯救的病毒为FCV重组病毒。而且拯救的病毒生长动力学与亲本病毒无明显差异。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FCV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猫杯状病毒(FCV)是猫的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水疱性疾病及慢性胃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该病毒具有典型的杯状病毒结构。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含polyA的RNA,全长约7.6kb,编码3个开放读码框(ORFs)。其中ORF1约5.3kb,编码1763个氨基酸(aa)的非结构蛋白;ORF2长约2.1kb,编码671aa的结构蛋白,ORF3位于基因组3‘末端,长320bp,编码106aa的蛋白。该病毒结构蛋白分子量为58-76kDa,分为6个区,各区具有特殊功能。非结构蛋白包括3C多肽,3C半胱氨酸蛋白酶和3D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样区等结构。FCV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并取得了相应的应用价值。F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该病毒的毒力和致病机理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在健康猫群中的流行情况,分析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8份采集自吉林省临床健康宠物猫的口腔棉拭子,利用F81细胞对检测呈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电镜观察、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1株病毒,鉴定为猫杯状病毒,测定其ORF2基因序列全长为2 007 nt,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8.8%~78.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来自中国的3个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正>猫传染性鼻-结膜炎是由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疱疹病毒属(Vesivirus)的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重要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结膜炎、急性口腔溃疡、上呼吸道炎症和慢性胃炎等。自1957年Fastier首次分离鉴定FCV以来,在欧洲、美洲、亚洲均有发现,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1-2]。猫被认为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猫杯状病毒的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形态特征及遗传演化情况,采用F81细胞从患病宠物猫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命名为SH1。经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符合FCV的形态特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衣壳蛋白基因(ORF2)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株的ORF2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4.1%~79.7%和84.5%~90.9%;ORF2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显示,30株FCV毒株形成两大分支,即基因群Ⅰ和Ⅱ,分离株属于基因群Ⅰ;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因群Ⅰ和Ⅱ主要在377、539和557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基因群Ⅰ和Ⅱ分别为N、A、G和K、V、S。研究结果为FCV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硕显 《养猪》2008,(2):47-48
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为正链核糖核酸[( )RNA]病毒,内有4个属,诺如病毒(Norovirus)、扎幌病毒(Sapovirus)、兔病毒(Lagovirus)和水疱疹病毒(Vesivirus).  相似文献   

9.
猎豹与虎猫杯状病毒的分离及其超变区基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81细胞从上海某动物园患口腔溃疡的猎豹和虎的唾液病料中分离获得两株杯状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鉴定和病毒核酸超变区基因RT-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证明两株病毒均为猫杯状病毒(FCV),分别命名为FCV/cheetah/Shanghai/02/2002与FCV/tiger/Shanghai/03/2002。人工感染猫可引起体温升高,口腔溃疡,食欲下降等症状。两株病毒的超变区序列520bp长片段问的同源性为99.2%,与国内桂林虎分离株(TFCV9710)的同源性为74.0%,与国外分离株的总体同源性为58.1%,说明不同宿主或同种不同个体间杯状病毒分离株超变区核酸差异十分显著,符合猫杯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62-368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引起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病原,严重危害猫科动物的健康。本文从FCV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病毒的复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受体、病毒致细胞凋亡作用等方面综述了FCV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C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遗传与变异规律、新型疫苗的研发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猫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时,从猫的唾液中发现了杯状病毒.通过对病毒进行分离和形态学、理化学、动物感染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证明该病毒为猫杯状病毒(FCV)自然弱毒株.免疫试验证明,该毒株可以诱导猫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能持续50周以上,并能抵抗FCV强毒株攻击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杯状病毒科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猫科动物中一种重要的致病病原。猫杯状病毒感染又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是由FC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可以随唾液、眼泪、鼻液扩散传播,病猫康复后长期带毒[1],且临床症状多样,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慢性口炎、鼻炎、结膜炎、肺炎与跛行等,与由猫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FHV)引起的猫传染性鼻炎十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11,(7):88-88
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由RNA病毒组成,2009年,杯状病毒科被分类为5个属:诺沃克类病毒属(Norovirus)、扎幌病毒属(Sapovirus)、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弱毒株F9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利经PCR分段扩增了FCV各基因片段,并拼接出FCVF9全基因组序列。经测序显示,其1823位多出一个碱基造成该序列存在移码突变,经替换为pOK-2280(已构建出的FCV强毒株的感染性克隆)相应序列并对差异氨基酸逐个突变,最终获得嵌合FCVF9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pOK-F9H。将线性化的pOK-F9H体外转录,获得的加帽RNA转染F81细胞,得到了拯救病毒rFCVF9。经过对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蚀斑形成能力、CPE形成能力和多步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CVF9与亲本株在复制能力和体外生长能力方面基本一致,表明构建了嵌合FCVF9株的感染性克隆并拯救出重组病毒。本研究构建的嵌合FCVF9株感染性克隆可以为FCV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新型FCV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口蹄疫病毒(FMDV)抑制宿主的翻译机制,阻断蛋白质分泌,并裂解与信号转导和先天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蛋白。FMDV是一种单链阳性RNA病毒,由衣壳和核酸组成,其基因组长度约为8500个碱基,该基因组被一个二十面体衣壳包裹,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结构蛋白各60个拷贝组成(图1)。VP1、VP2、VP3折叠成一个八链的楔形β-折叠形成外层  相似文献   

16.
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是猫和其它猫科动物的重要病原体,属于杯状病毒科水疮性病毒属成员,也是该科成员中少有的能够在细胞进行培养的病毒,是研究杯状病毒科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模型。FCV能够"突破"宿主的各种抗病毒应答,在体内外进行快速增殖,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完成快速复制并且不被宿主所"识别"呢?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限制对方的基因表达。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过程中,基因组会快速复制,同时会利用宿主细胞大量合成自身蛋白,这会占用宿主细胞很多资源,为了更好利用细胞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MDCK细胞从养殖场患病猪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的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命名为GX01-2013。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704 bp,与哈尔滨分离株HRB-SS较为相近,其核苷酸同源性为82.3%。根据FCV衣壳蛋白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毒与F9、F4、225和2024疫苗株均不在同一分支,氨基酸同源性为84.2%~87.7%,各毒株间无明显地域差异。此外,VP1蛋白的E区(426~521aa)发现有4个中和性抗原位点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市猫上呼吸道疾病病例中猫杯状病毒(FCV)、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流感病毒(FIV)的感染比例及其遗传变化特点,对上海市冬季53份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宠物猫的眼结膜、口咽和鼻黏膜拭子,进行FCV、FHV-1和FIV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3份样品中,FCV分离率为58.4...  相似文献   

19.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属慢病毒亚科,在体内感染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脑星形胶质细胞,可感染猫潜伏几年后发病。FIV如伴发猫白血病或猫杯状病毒(FCV)等感染,则危害更大。以下就笔者接触到的一例FIV伴发FCV、慢性肾病(CKD)和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治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旨在建立检测猫疱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us 1,FHV-1)、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基于FHV-1的胸苷激酶(TK)基因、FCV的衣壳蛋白VP1基因、Bb的皮肤坏死毒素基因(DNT1)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TaqMan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以FHV-1、FCV、Bb、猫细小病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板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制备重组质粒pMD18T-FHV-TK、pMD18T-FCV-VP1、pMD18T-Bb-DNT1作为标准品,经矩阵法确定最佳反应体系。以10倍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为模板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应用建立的方法对32份临床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猫眼、口、鼻拭子检测,以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FHV-1、FCV、Bb,且与猫细小病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方法对FHV-1、FCV、Bb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0和100拷贝/μL;应用该方法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