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4种中药及其组方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诃子、黄连、黄芩、五味子、紫花地丁、金银花、栀子、柴胡、大黄、郁金、穿心莲、白头翁、陈皮、苦参等14味中药及其组方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及对鸡体内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联合攻毒保护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诃子、五味子、黄连、黄芩、金银花、柴胡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连、黄芩、诃子、大黄、五味子、金银花对巴氏杆菌抑制作用较好;黄芩、大黄、诃子、黄连、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明显。由上述药物为主药组成的中药方剂(方1~方3)的体外抑菌作用弱于单味药,但对体内大剂量细菌攻毒的保护作用强于单味药,且以方1、方2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散组方中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4味中药水提物及其组成的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药对精简组方。单药中黄连抑菌效果(MIC为50 mg/mL)和杀菌效果(MBC为50 mg/mL)最强,黄连与秦皮联合组成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最强,将4味药物联合组成的方剂抑菌效果最佳(MIC为6.25 mg/mL、MBC为100 mg/mL)。由此表明,白头翁散组方中两种药物联合比单药的抑菌效果好,4种药物组成的方剂比2种药物组成的药对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取乌梅、五倍子、山茱萸、黄芩等30种中药,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五味子、青蒿、秦皮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6.25 mg/mL),而五味子和乌梅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最强(MBC为50 mg/mL)。选取9种中药水提物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14味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治疗大肠杆菌病以及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紫花地丁、苏木等1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诃子、黄连、乌梅、苏木、五味子这5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五味子、黄连效果最好,平均抑菌圈直径≥23.0 mm,MIC和MBC在15.63~31.25 mg/mL范围内。说明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同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等5种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金银花、五味子、黄连、赤芍、鱼腥草对猪源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本实验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各中草药的抑菌圈直径,梯度稀释法测定各中草药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金银花、五味子、黄连、赤芍、鱼腥草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20.2、22.1、15.3、17.1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0.3、0.2、0.6、0.5 g/mL,金银花、五味子、黄连、赤芍、鱼腥草对猪源大肠杆菌体均有体外抑菌效果,其中金银花,黄连,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好,赤芍和鱼腥草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提取法提取黄芩、黄连、金银花、蒲公英,获得8种不同水提物和醇提物,并测定各自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提取物的组方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最优组方.结果表明,8种不同提取物中,黄芩水提物抑菌力最强(D>13mm),最低抑菌浓度为1.56mg/mL,抑菌力由大到小为黄芩水提物>金银花醇提物>黄芩醇提物>黄连水提物>蒲公英醇提物>金银花水提物>黄连醇提物>蒲公英水提物;确定的最优组方是由黄芩水提物、黄连水提物、蒲公英醇提物、金银花醇提物按4.68:12.5:3.125:3.125比例组成.本试验为后续制剂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 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犊牛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菌株为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采用水提法提取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24种中药,以抑菌圈直径大小、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观测指标评判中药对引发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黄芩、地榆2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0.15 mm和10.07 mm, MIC均为31.3 mg/mL;其余22种中药对试验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差,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芩、地榆2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提法分别提取白头翁散组方中4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4味中药、自配白头翁散方剂及两种市售白头翁散水提物对7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中黄连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无乳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现较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MIC为1.563~50.000 mg/mL,MBC为6.25~400.00 mg/mL。自配白头翁散方剂抑菌和杀菌效果更好,MIC为0.781~25.000 mg/mL,市售白头翁散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均不及自配白头翁散。  相似文献   

10.
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组方的筛选及其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mm,MIC和MBC均为31.25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O_8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猪源大肠杆菌O8对黄连等10种中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对10种中药水提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对大肠杆菌O8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3 mm,其MIC值为7.813mg/mL,抑菌效果最好;黄芩、五倍子呈中度敏感,其MIC值为31.25mg/mL;而苦参不敏感,其MIC值为500mg/mL,抑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方法:选取治疗乳房炎常用的中药20味进行超声提取,用微量肉汤法对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当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要求抑菌范围内,说明菌数符合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大黄、黄芩、连翘、地肤子、远志、知母和丹参;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黄芩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和副乳房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甘草和知母;对停乳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知母、地肤子、远志和大黄;对肺炎克雷伯菌,20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大于50 mg/mL。结论:不同中药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不同,其中黄连、甘草、黄芩、大黄、知母、连翘、丹参等对奶牛乳房炎6种病原菌抗菌活性均较强,且抗菌活性强的中药大多为清热解毒类。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 mm,MIC为15.6~250 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 mm,MIC为15.6~500 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 > 超声水提法 > 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 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 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 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 > 超声醇提法 > 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 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 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筛选抑制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O78地方流行株的有效中药。采用打孔法测定39味中药及其复方对APEC的抑菌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39味中药中有9味中药对APEC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味子、洛神花和黄柏对APEC高度敏感,MIC依次为31.25、31.25、500 mg/mL,MBC依次为62.5、125、500 mg/mL;蒲公英、红花和石榴皮中度敏感,MIC与MBC均大于或等于500 mg/mL;丹皮、何首乌和荷叶低度敏感;其余中药无抑菌效果。复方中五味子+洛神花配伍药效最好,MIC与MBC分别为31.25 mg/mL与125 mg/mL。说明在39味中药中五味子、黄柏、洛神花和复方五味子+洛神花(1∶1)对APEC有比较好的体外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36种中药对罗非鱼大肠杆菌和华纳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提法提取芦根、地榆、苦参、黄芩、大青叶、黄柏、丁香、蛇床子、连翘、金银花、栀子、山楂、黄连等36种中药有效成分,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华纳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单药进行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楂对罗非鱼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佳,MIC值为31.250 mg/mL;栀子、地榆、丁香对罗非鱼华纳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MIC值为62.500 mg/mL。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中,大青叶与地榆、大青叶与黄连、大青叶与山楂、地榆与丁香、地榆与山楂、丁香与黄连、丁香与山楂、黄连与山楂等药物联合均为拮抗作用(FIC指数>2.000),其余发生沉淀反应;在对华纳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中,只有山楂和黄连联用时有相加作用,其FIC值为1.000,其余均为无关作用或发生沉淀反应。由此可见,两种中药进行联合用药有可能产生无关甚至拮抗等作用,反而导致抑菌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mm,MIC为15.6~250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mm,MIC为15.6~500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9.
研究苏木、黄连、石榴皮等20味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水提法制备20味中药的提取物,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再将20味中药组成药对,进行联合抑菌,测定药对的MIC和MBC,计算其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20味中药中,黄连、苏木抑菌效果最佳,MIC均为6.250 mg/mL,茯苓、山楂、火麻仁抑菌效果最差,其MIC和MBC均大于400.000 mg/mL。联合抑菌的28组药对中,苏木与石榴皮、石榴皮与黄柏、石榴皮与黄芩、地榆与苏木、地榆与乌梅、地榆与花椒、地榆与黄柏、火麻仁与旋覆花、旋覆花与山楂等9组药对均呈现协同作用,石榴皮与黄连、石榴皮与乌梅均呈现拮抗作用,其他药对呈现相加或无关作用。说明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强的单味中药与其他中药联合,其抑菌效果未必会增强。  相似文献   

20.
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五味子等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HL2(O1)地方流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制备了单味中草药药液,浓缩为生药含量为1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五味子、诃子对狐源致病性E.coli呈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1.3mm~20.3mm之间,MBC均为7.825mg/mL;金银花、黄连、苦参3味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4 mm~19.3 mm之间,MBC在15.65mg/mL~31.25mg/mL;板蓝根、黄芩、五倍子等10味药物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1.3mm~14.2mm之间,MBC在62.5mg/mL~250mg/mL;连翘、地丁、白头翁、穿心莲4味药物为低度敏感;其余药物无明显的效果。筛选出了五味子、诃子、黄连、金银花、苦参5味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地方株敏感的中药,可为狐源致病性E.coli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