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86-2191
为探讨镉及α-硫辛酸(α-LA)对大鼠肝细胞缝隙通讯功能(GJIC)的影响,将30只100g左右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自由饮水及超纯水灌胃)、镉组(50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超纯水灌胃)、镉与α-LA共同处理组(50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α-LA灌胃50mg/kg)。12周后,采用荧光染料标记传输示踪法(IL/DT)测定GJIC功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肝脏中Cx43、p-Cx43、Cx32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中Cx32、Cx26、Cx43mRNA表达量的变化。IL/DT结果显示,大鼠长时间饮用醋酸镉后,肝脏细胞间荧光黄两侧扩散距离极显著减少(P<0.01),α-LA处理后极显著提高(P<0.01)。肝脏中Cx43、p-Cx43、Cx32蛋白表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Cx43、Cx32、Cx26mRNA转录基因表达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P<0.05或P<0.01),α-LA处理后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果表明:长期饮用醋酸镉可以抑制大鼠肝细胞GJIC,可能是连接蛋白或基因表达减少,α-LA能缓解镉对GJIC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镉对大鼠肝细胞系(BRL 3A细胞)DNA及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本研究选用0、10、20、40 μmol/L的醋酸镉分别作用于BRL 3A细胞12h,利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通过彗星试验法检测细胞DNA的损伤,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并检测细胞Caspase 3,9的活力.结果显示,随镉浓度的增大(10~40 μmol/L),BRL 3A细胞存活率降低,拖尾率、尾长、尾部DNA含量、细胞Caspase 3,9的活力和线粒体变形肿胀以及空泡现象均呈增加趋势;表明镉可致BRL 3A细胞DNA及线粒体损伤,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醋酸镉对肝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的影响,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μmol/L的醋酸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2 mmol/L的NAC可使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凋亡率下降.结果提示,一定浓度醋酸镉可引起肝细胞凋亡,NAC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的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制,本试验以TM3细胞为材料,加入不同浓度的ZEA,设对照组,5、10、20μg/L ZEA染毒组,培养72h后,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TM3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原癌基因c-myc、c-fos、c-jun及连接蛋白Cx43、P-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LDT)技术观察GJIC功能的变化,同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Cx43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各ZEA染毒组对TM3细胞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20μg/L染毒组c-fos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5、10、20μg/L染毒组c-myc、c-jun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连接蛋白Cx43表达量在10μg/L染毒组中显著下降(P0.05),在20μg/L染毒组中极显著下降(P0.01),其磷酸化水平在20μg/L染毒组显著下降(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到10、20μg/L染毒组荧光黄(LY)在细胞间的扩散距离较对照组有极显著下降(P0.01);ZEA染毒后,分布于细胞膜上的Cx43逐渐减少,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上。结果表明,低浓度的ZEA即可诱发Cx43及其磷酸化水平的下调,Cx43在细胞内的异常分布,导致GJIC的功能受到抑制,同时引起原癌基因c-myc、cfos、c-jun异常的表达,低浓度的ZEA对TM3细胞的增殖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大鼠肝细胞系(BRL 3A)为模型,不同浓度的镉处理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标记分子LC3表达;通过添加雷帕霉素(自噬促进剂)和氯喹(自噬抑制剂)来升高和降低自噬水平,MTT法检测自噬水平的变化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镉浓度的升高,细胞LC3-Ⅱ含量先上升后下降,8μmol/L时,LC3-Ⅱ含量最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与镉处理组相比,自噬水平的上升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活性(P0.05),自噬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5)。结果表明:镉可以引起BRL 3A细胞自噬水平的上升,激活的自噬对镉致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72-1675
为研究α-硫辛酸(α-lipoid acid,α-LA)对镉致PC1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保护作用。10μmol/L醋酸镉和100μmol/Lα-LA单独或联合作用PC12细胞24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量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释放。结果表明,镉引起细胞凋亡率上升,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极显著下降(P<0.01),Cyt C从线粒体释放进入胞浆中(P<0.01);α-LA联合Cd处理,细胞凋亡率下降,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下降,Bcl-2/Bax比值升高,并且能抑制线粒体中Cyt C的释放。表明α-LA对于镉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μmol/L的醋酸镉24 h.测定了细胞活力、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ST和ALT的释放量增加,5μmol/L和1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细胞内GSH-PX活性降低,各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升高,5 μmol/L和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细胞内MDA含量升高,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物冷应激过程中肝脏因发生氧化应激而受损。本试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buffalo大鼠肝细胞(BRL)凋亡,建立体外氧化应激的凋亡损伤模型,为深入研究冷应激对肝脏损伤的机理奠定基础。试验采用不同浓度H2O2刺激BRL细胞2h,运用WST-1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Annexin-V/FITC-PI双染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量来筛选BRL细胞凋亡的H2O2作用浓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0μmol/L H2O2作用后,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升高,同时细胞坏死较其他H2O2处理组低。结果表明,150μmol/L H2O2作用BRL细胞2h可模拟氧化应激造成的凋亡损伤。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11):91-94
为了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对肝脏慢性镉中毒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镉组(50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超纯水灌胃)、镉与α-硫辛酸共同处理组(50 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α-硫辛酸灌胃50 mg/kg.体质量),试验12周后对大鼠采血做血液生化检查,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镉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α-硫辛酸干预后均明显降低,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α-硫辛酸与镉共同处理后均升高。镉组大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围脂肪变性,α-硫辛酸处理后肝细胞轻度的脂肪变性,镉组大鼠肝脏细胞器损伤明显,表现为细胞核浓缩,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线粒体脊完全消失、模糊;而镉与α-硫辛酸共同处理组大鼠肝肾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结果表明,α-硫辛酸能够缓解大鼠慢性镉中毒所引起的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α-硫辛酸(α-lipoid acid,α-LA)对镉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通过不同浓度的醋酸镉染毒PC12细胞,并用100μmol/Lα-LA联合作用,测定PC1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醋酸镉处理24h组细胞MDA含量和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镉处理组细胞内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10和20μmol/L组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α-LA保护组与相应染毒组相比,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有升高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镉可致PC12细胞发生氧化应激,α-LA可以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镉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胶原酶二步灌流法获取怀孕大鼠的原代肝细胞,以Aroclor1254诱导肝细胞损伤,用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分别处理损伤的肝细胞2472h,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细胞中细胞色素酶P450(CYP450)的表达。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损伤的肝细胞后,肝细胞CYP1A1、CYP2B1及CYP2E1的表达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 Aroclor1254是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肝细胞损伤的最适质量浓度,10μmol/L槲皮素是对损伤的怀孕大鼠肝细胞的最佳保护浓度。结果表明,槲皮素对损伤的怀孕大鼠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胶原酶二步灌流法获取原代大鼠肝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1~3 d,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3A1(CYP3A1)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胶原酶灌流法,每只大鼠可获得2-4×108个肝细胞,存活率约为95%。低浓度(<10μmol/L)的黄芩苷处理后,肝细胞CYP3A1的表达随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升高的趋势。高浓度(>10μmol/L)黄芩苷对细胞产生毒性,原代大鼠肝细胞可用于黄芩苷药物代谢的研究,为探讨其他药物的代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甲基乙二醛(MGO)对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的损伤机制,在MGO存在的情况下,以5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BRL-3A,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NPH法检测细胞内Schiff base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MGO导致细胞内Schiff base、ROS和MDA显著增加,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白藜芦醇处理可有效改善MGO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鼠原代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为模型,以不同浓度(0、1、2.5、5、10μmol/L)的镉(Cd)染毒,免疫荧光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LC3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了自噬特异性阻断剂羟氯喹(CQ)作用后细胞活性和酸性自噬泡的变化。结果显示,Cd可促使LC3-Ⅰ向LC3-Ⅱ转化,10μmol/L Cd作用4h,LC3-Ⅱ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神经细胞发生明显的聚点现象;CQ能明显降低自噬水平,抑制自噬,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表明Cd能诱导大鼠原代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自噬,自噬在Cd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片段化DNA定量分析法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10/μmol/L镉对体外不同时间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10μmol/L的镉能够明显损伤鸡脾脏淋巴细胞DNA,并且呈现时间效应。提示镉致淋巴细胞DNA损伤是镉对禽类免疫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乐果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乐果(0、3、10、30、100、300μmol/L),染毒122、4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分别用Fluo-2/AM、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罗丹名123检测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情况,探讨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细胞染毒12、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μmol/L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逐渐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在3~100μmol/L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在300μmol/L组略有下降,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Δψm除24 h 300μmol/L组外均出现持续下降。结果表明,低剂量乐果染毒可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内Ca2+、ROS和Δψm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选用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为模型,醋酸镉处理之后,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自噬标记分子LC3的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诱导自噬水平的升高,用MTT法分析了镉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原代大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自噬水平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镉处理延缓了这种趋势,降低了自噬的水平和细胞存活率;利用激活剂增强自噬后不能减弱镉的损伤,表明镉有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的保护作用,造成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探讨MAPK通路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醋酸镉与MAPK抑制剂(p38抑制剂SB202190、JNK抑制剂SP600125、ERK抑制剂U0126)共同处理肝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镉可极显著提高肝细胞磷酸化p38的表达量(P<0).01),而SB202190能极显著降低其表达(P<0.01).SB202190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镉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减少变形细胞和凋亡细胞数量,但SP600125和U0126作用相反.说明镉暴露导致肝细胞p38 MAPK途径激活而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以H2O2诱导BRL细胞建立氧化应激型模,通过ROS和MDA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的发生状态。过表达和干扰表达lncRNA 77.2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77.2后,BRL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而干扰表达lncRNA77.2后,细胞内ROS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结果表明,lncRNA 77.2可作为抗氧化调控因子通过抑制凋亡和氧化损伤对大鼠肝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BRL-3A大鼠肝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BRL-3A细胞存活数量以确定H2O2最适损伤浓度。试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处理组和硫氧还蛋白(2.5和5 μmol/L) 预处理组,用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试剂盒测定细胞的氧化应激变化。结果显示1000 μmol/L H2O2对BRL-3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5 μmol/L 硫氧还蛋白对H2O2损伤的BRL-3A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BRL-3A细胞损伤产生MDA(P<0.05),并显著增加细胞SOD及CAT的活性(P<0.05),从而保护肝细胞。本试验结果表明,硫氧还蛋白对H2O2诱导BRL-3A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