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筛选出最适宜湖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经营措施,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其次为‘01-23’(C3)品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间泡桐生长量逐渐趋于一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幼林期,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仅有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因此,在湖北低山丘陵区可优先选择‘中桐1号’和‘01-23’号泡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年生红椿试验与示范林不同坡位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椿幼林生长阶段,坡位是影响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主效应影响因素,不同坡位上红椿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极其显著(p0. 01),红椿幼林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并且不同坡位间导致的生长量差异在50%以上;其他立地因子如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红椿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影响较小,但对林分冠幅生长有显著影响(p0. 05)。可见在丘陵或者山地进行红椿造林时,坡位是影响红椿幼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在山体中下坡营造红椿丰产林,可充分保证红椿林分的生长量,同时充分发挥红椿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6.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7.
湖北太子山兰考泡桐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太子山树种林种结构,进行了兰考泡桐引种栽培试验。苗木截干后栽植,设置了株行距为3 m×3 m和2 m×3 m的初植密度试验。经当年平茬及第3年间伐强度为40%和第5年隔行间伐的透光伐,对不同密度的兰考泡桐6年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考泡桐在试验区引种栽培初步成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2.09 m、3.28 cm和0.024 0 m3,明显优于当地杉木二代林的生长量,表现出速生丰产的特点;栽植密度对兰考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以3 m×3 m或密度更大的林分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8.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春榆初植密度、施肥及混交造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植密度对春榆幼林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施肥处理对春榆幼林在胸径方面显著高于对照,而树高差异不显著;春榆与落叶松混交林在树高方面显著高于纯林,而胸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昆明市宜良县千亩杨树种植基地内,依据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美洲黑杨3组造林密度试验。通过对5年生引种美洲黑杨不同造林密度幼林的生长指标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美洲黑杨幼林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均有极显著影响,胸径、树高和冠幅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极显著地增加,低密度的造林有利于美洲黑杨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湖北荆门彭场林场3种造林密度14 a生湿地松人工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树高影响不大,对胸径和单株材积具有较大影响,不同密度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刺槐、樟子松2个树种3种配置方式进行退耕还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树种配置方式对林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刺槐在纯林配置时的生长量优于混交配置,前者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是后者的140.2%和129.7%;樟子松混交配置时的生长量要优于纯林配置,前者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是后者的119.0%和125.0%。土层厚度对林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刺槐在厚土层立地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是薄土层的112.0%和104.0%;樟子松在厚土层立地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是薄土层的115.0%和113.0%,林地郁闭度亦提高了1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容器苗与裸根苗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在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在成活率和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差异,随着立地条件变差,容器苗与裸根苗之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距逐渐拉大,对造林成效的影响依次为:胸径成活率树高。  相似文献   

15.
坡向与造林密度对刨花润楠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福建省华安葛山国有林场,通过对不同坡向和2种造林密度的10年生刨花润楠林分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刨花润楠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以东北坡的刨花润楠生长量最大,胸径达到8.1 cm,树高9.1 m;其次为西坡、北坡、南坡;东坡最小。种植密度对刨花润楠生长有显著影响,适当的提高造林密度能够促进刨花润楠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史密斯桉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试验地设置3种造林密度作主区,4种施肥模式作副区。对17个月生史密斯桉的试验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适宜密度为2000株·hm-2。施肥对史密斯桉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极显著,不同的施肥模式对史密斯桉幼林生长的效果是:桉树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梨树县农田防护林为对象,进行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可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11.8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0%和24%。修枝强度不同效果差异显著,以1/3修枝强度效果最佳,可降低风速26.2%,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6倍。间伐强度控制在25%~30%时效果最好,间伐后林木分布均匀,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所提高,林带内卫生状况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3种不同造林密度(A密度:1 666株/hm~2,B密度:1 250株/hm~2,C密度:833株/hm~2)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5~5.5年生时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动态、差异及林木分化特征,目的是为尾巨桉纸浆材、胶合板材或大径级锯材人工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3种密度林分树高连年生长量排序是CBA,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与树高相同;而不同密度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则相反。3种密度间尾巨桉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有显著差异;密度A、B、C的林木胸径变动系数分别是12%、15%、15%,最大与最小变动系数间仅相差3个百分点;林分树高与胸径之比值中,林龄5.5年时最大比值(B密度,比值为140.7)比最小比值(C密度,比值为134.8)仅大4.2%。分析表明,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密度小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密度大的林分,但密度小林分蓄积量则显著低于密度大的林分;林木分化及林木圆满度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差异较小,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7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樟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分平均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等指标,探究造林密度对樟树幼林林分生长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樟树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呈现减小的规律,造林密度为833株·hm-2时平均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最大;2)造林密度对林分平均树高的影响较小,枝下高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高,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时林分枝下高最高;3)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林分蓄积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时林分蓄积量达到最大值;4)各密度条件下林分胸径生长过程相似,但胸径生长旺盛期的持续时间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造林密度为833株·hm-2时胸径生长旺盛期持续时间最长;5)不同密度林分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分单株材积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少;6)综合考虑,樟树人工林适宜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合理造林密度范围为1 111~1 667株·hm-2。  相似文献   

20.
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四川桤木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3年生四川桤木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以及枝下高均有极显著影响,对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著影响;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量随造林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枝下高则相反;造林密度适宜(1667彬hm^2)时,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约有增加,单株材积生长量明显加大,利于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