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真核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所形成的病毒样颗粒作为免疫原,按照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总共获得了4株分泌抗PCV2 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7A6、3F2、3B7、1A6。4株单抗腹水效价均达到1:105。IFA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实验结果显示,4株单抗均能与PCV2发生特异反应,与PCV1无交叉反应。PCV2 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猪圆环2型病毒抗原表位分析及其相关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样品中PCV3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将PCV3 Cap蛋白的去核定位信号肽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共获得8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PCV3 Cap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与IFA试验结果显示,8株MAbs均能够与真核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反应。选取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3株MAbs,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409 600、1∶204 800和1∶409 600。利用3株MAbs对自然感染PCV3临床病猪的腹股沟淋巴结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3株MAbs的腹水均能够与感染PCV3的临床样品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制备的MA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深入研究Cap蛋白的结构和PCV3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表达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 Cap蛋白,按照昆虫细胞密码子偏嗜性对ORF2基因进行优化并在N端加上His标签基因,合成的ORF2基因片段克隆入pFastBac Dual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后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Bacmid-C2;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细胞5 d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连续传代3次观察细胞病变。将接毒后的SF9细胞样通过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IFA)进行Cap蛋白表达的鉴定。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病毒样颗粒的Cap蛋白纯化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Cap蛋白,且与His-tag单抗及PCV3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IFA进一步鉴定感染了重组病毒的昆虫细胞与His单抗产生特异性荧光;透射电镜可以明显观察到14~17 nm左右形态规则的病毒样颗粒(VLPs)。PCV3 Cap蛋白的成功表达和鉴定将为研究Cap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空间结构奠定基础,也为探讨开发PCV3的亚单...  相似文献   

4.
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CV2ORF2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旨在获得针对PCV2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Sf9细胞表达PCV2ORF2重组蛋白,通过层析柱和超滤管浓缩法纯化PCV2ORF2重组蛋白。将纯化的PCV2ORF2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采用间接ELISA筛选,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H9、4C11、5B8和4F12株。IFA和Western blot试验说明,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ORF2重组蛋白作用。特异性试验表明,4F12株单克隆抗体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KQ22株)发生特异性反应,经抗体亚型鉴定1H9、4C11和5B8 3株亚型为IgG1/Kappa,4F12株为IgG2b/Kappa,1H9、4C11、5B8和4F12株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05、104、106和105。表明获得了与PCV2特异性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菌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ORF2编码的Cap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亚克隆后,本试验最终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CV2 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D12、4D5、4B9、4C9和4G10。其中4D5为IgG2b亚型,其余4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型,轻链类型均为κ。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5株单克隆抗体均不能特异性的识别47 ku重组PCV2 Cap蛋白;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FA试验,结果显示5株单克隆抗体均特异性的识别病毒抗原,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均为构象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有中和活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ORF2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分别制备了具有VLP结构的核衣壳蛋白(Cap)和去掉核定位信号肽的tCap蛋白,以前者为免疫原,后者为筛选抗原制备了一株杂交瘤细胞(1F6),通过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F6 MAb与PCV2 VL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同时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PCV2和线性结构的Cap蛋白。本研究制备的MAb为PCV2抗原表位的鉴定和PCV2 VLP定量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7.
以纯化的PPV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间接ELISA筛选和3次以上细胞克隆,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PPV VP2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5、1F11、2B4、3C8、1 H3。其染色体平均数均为87~102条,分泌抗体亚类4株为Ig M类,1株为IgG类,Western blot检测表明,5株单抗均识别猪细小病毒VP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表明,5株单抗均与PPV全病毒发生反应;间接ELISA鉴定与其他相关病毒的交叉反应性表明,制备的5株单抗不与TEGV、PRV和PEDV反应,表明所制备的抗体与猪细小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2型ORF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菌BL21(DE3)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编码的结构蛋白,经切胶纯化后作为免疫原。采取抗原量依次递增的免疫方式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3次,最终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PCV2 ORF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D2A1、H4G2、B10H10和G1G2。经ELISA检测,其腹水效价分别达到1∶2.048×107、1∶2.56×106、1∶1.28×106、1∶2.56×106。亚型鉴定4株单克隆抗体均属IgG2a亚型,其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获得的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的识别43 kD的重组PCV2 ORF2蛋白。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单抗D2A1株的反应为阴性,H4G2、B10H10和G1G2反应为阳性,表明后3株单抗能够识别天然的PCV2 ORF2蛋白表位。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CV2ORF2基因的功能及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PCV2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PCV2 Cap蛋白的检测方法,试验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猪病分子诊断组已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菌NLS-Cap M15,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原核表达Ⅱ型猪圆环病毒Cap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C3、2F3、1E10。结果表明:2C3、2F3均属于IgG1型,1E10属于IgG2a亚型,轻链都是κ链;经Western-blot检测,获得的3株单抗均可以特异性的识别Cap蛋白;ELISA检测其腹水效价均为1.0×105;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单抗2C3、2F3、1E10反应均为阳性,表明这3株单抗能够识别PCV2病毒。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禽白血病病毒(ALV)核衣壳蛋白p27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GST-ALV p27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间接ELISA进行筛选,制备了5株能够稳定传代并分泌抗p27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D3、4F12、5B10、1C5和3C6,亚类鉴定3C6为IgG2b,其余为IgG1.通过IFA、Western-blot及竞争抑制ELISA,表明该5株单抗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呈阳性反应,而与其他常见禽源病毒无交叉反应.利用5D3和4F12单抗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经663份临床样本验证,该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5.17%,证明所研制的针对ALV p27蛋白的单抗及建立的双抗体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虎源猫瘟热病毒VP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原核表达的虎源猫瘟热病毒(FPV)VP2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用FPV全病毒作为筛选抗原,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过有限稀释法获得了1株可稳定分泌抗虎源FPVVP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3C4。间接ELISA方法测定3C4株单抗腹水效价为1∶12800,亚类鉴定为IgG2a类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该株单抗能与虎源FPV发生反应,而免疫印迹试验该株单抗未见特异性反应带。  相似文献   

12.
抗猪圆环病毒Ⅱ型ORF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本室构建的质粒PGEX-ORF2特化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PCV2-ORF2的重组蛋白,经复性纯化后作为免疫原.采取常规免疫与体外脾脏免疫结合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获得了2株抗PCV2-ORF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82F4和9C3132,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1024、1:512,小鼠暖水效价分别为1:204800、1:102400。ELISA结果显示,382F4和9C3D2仅与融合表达的PCV2-ORF2蛋白反应,而与PGEX-KG表达的蛋白、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不反应.说明此2株单抗特异性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82F4和9C3D2能与PCV2发生反应,而不与PCV1发生交叉反应.表明所获得的2株单抗是PCV2型特异性的。这2株单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PCV2-ORF2基因的功能.及建立准确快速的鉴别PCV1和PCV2的诊断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非结构蛋白NS3和NS5,并纯化NS3和NS5蛋白,免疫小鼠获得脾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得到2株抗NS3蛋白单克隆抗体1H7和2D4,3株抗NS5蛋白单克隆抗体3C4、3H7和3F10。试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检测了单克隆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所有的单克隆抗体1∶100稀释进行IFA和1∶500稀释进行Westernblotting时均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抗JEV NS3和NS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JEV的蛋白结构和致病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猪瘟病毒NS3(p8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NS3基因部分功能片段,以纯化的重组NS3(p80)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及3次连续克隆化获得了4株可分泌抗NS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2G7,2F11,5D2和6F11),通过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并对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正常,抗体分泌稳定,单抗效价高,亲和力各不相同,Ig亚类鉴定均为IgGl。Western blot分析证明4株单抗均能与原核表达的NS3蛋白特异性结合,6F11株与真核表达的NS3蛋白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天然构象且反应原性良好的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urs 3,PCV3)Cap蛋白。以本实验室保存的PCV3 Cap基因为模板,设计不同引物扩增Cap基因,将其亚克隆至pEASY-Blunt载体上,验证正确后将目的基因分别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TM)上(含有双启动子),获得含有2个PCV3 Cap基因的重组质粒pFBD-P2C。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当中,进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状质粒Bacmid P2C,利用脂质体转染至SF9细胞中进行病毒拯救,转染后72 h,收取上清病毒液,盲传3代,收取SF9细胞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及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是否表达。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FBD-P2C酶切验证正确,重组杆粒Bacmid P2C构建成功,杆状病毒中能够表达PCV3 Cap蛋白且能与His-tag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IFA鉴定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成功表达了PCV3 Cap蛋白且具有反应原性,为深入开展PCV3抗体制备、新型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chicken interleukin 18,mChIL-18)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筛选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通过间接ELISA、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mAb做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表达了mChIL-18蛋白,并获得2株持续且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G9、2E6),其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5.12×10 5和1∶3.2×104,亚类鉴定结果均为Ig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的mChIL-18蛋白,IFA分析表明它们均能与真核表达的mChIL-18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叠加试验证实1G9与2E6针对2个不同的抗原表位.本研究所获单抗可以用于建立鸡IL-18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制备并鉴定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原核表达2C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直至所克隆的细胞能够100%的分泌抗体,用Dot-ELISA以及IFA对mAbs的特异性等进行鉴定.共获得4株抗重组蛋白2C的mAbs,其亚类鉴定结果3株为IgG1,1株为IgG2b,叠加ELISA初步判定4株单抗所识别表位相同或相近.Dot-ELISA显示这些mAbs与重组2C蛋白和(2C3AB)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O/China99感染的BHK-21细胞中的2C抗原均可特异性结合,IFA结果显示所得单抗能与FMDV感染细胞中的2C蛋白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的针对2C蛋白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2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纯化的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RRS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纯化的PRRSV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B8、4D8。用重组N蛋白免疫的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3株可分泌特异性McAb的抗PRRS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2F3、4D5、5D11。间接ELISA检测4D8、4B8、4D5和5D11杂交瘤上清效价为1∶32~1∶512,而2F3的腹水效价为1∶12 800。单抗2F3、4B8和4D8与纯化病毒的Western blotting反应都为阳性,而4D5和5D11为阴性。IFA检测结果5株单抗都有明显的荧光,与PRRSV呈阳性反应。2F3的Ig亚型为IgM。5株单抗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至20代,分泌相应McAb的效价基本一致。本研究为PRRSV生物学诊断和方法研究提供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能够区分禽白血病A亚群和J亚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将J亚群病毒gp85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携带His标签的禽白血病J亚群GP85融合蛋白,用复性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过3次亚克隆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针对GP8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86。经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效价为6.4×10~5,亲和力解离常数(kD)为2.18×10~(-9),这株单抗的亚型为IgGl。通过Western Blot和IFA实验证实该株单抗是针对J亚群病毒蛋白GP85的特异性抗体。初步确定此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区位于GP85蛋白N端的1-50位氨基酸。该株单抗的制备为ALV-J病毒抗原检测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表达与纯化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p72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b-p7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用纯化后的p7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并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和亚克隆筛选出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通过小鼠抗体类型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类型;通过体内诱生法制备抗ASFV p7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腹水,使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进行抗体纯化,通过间接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单克隆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ASFV p72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将纯化的p72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4株分泌IgG1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F8、7C3、8H7和9G2。间接ELISA结果显示,6F8与8H7细胞株分泌的抗体效价均为1∶64 00,7C3与9G2细胞株的抗体效价均为1∶12 800,且4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与p72蛋白反应结果均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