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和抗冻剂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70℃条件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在保存前期随保存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在第1天或第7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保存前期,保存于4℃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保存后期低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相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保存在甘油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DMSO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制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从菌种来源、感受态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其储存方式等3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从-70℃冰箱中保存的菌种活化大肠杆菌HB101,当细胞的OD600值为0.3~0.4时制备感受态,4℃冰箱放置1d,-70℃下放置1个月,均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每微克DNA最高可达1.18×107cfu。  相似文献   

3.
一种简捷有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建立简捷快速有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方法]在已有的TSS法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建立了一个只需一步室温离心便能够获得与常规方法效价相近,能够长期保存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结果]新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每微克转化菌落数达105~106个,可以满足在质粒中进行的常规克隆需要。不同冻存时间对新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新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可以立即使用也可以于-80℃下长期保存至少9个月不会影响其转化效价。这也与常规CaC l2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性能相当。[结论]该方法为一次大量制备并长期保存使用感受态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制备一系列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并选取其中一组感受态细胞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保存,对培养温度与大肠杆菌感受态形成的关系以及感受细胞在不同保存温度下的保持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温度下大肠杆菌生长出现高峰期不同。其中,18℃和25℃,出现于对数期早期,而30℃和37℃则出现于对数期中后期。在25℃条件下转化效率最高。感受态细胞在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受活菌数和感受态2种因素的影响程度都不同。转化效率在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液氮条件下保存感受态细胞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最常用的宿主菌株,因此人们需要1种便捷有效的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方法。一步法感受态细胞制备操作方便,只加1种试剂即可,更快捷稳定,转化也更方便,不需要热激。研究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一步法制备对BL21菌株的适用性,并对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该一步法制备的BL21菌株感受态细胞可获得106CFU/μg DNA转化效率,完全能够满足常规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相关参数的最佳条件为冰水浴30 min,室温放置10 min,37℃、150 r/min振荡复苏40 min。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a Cl2溶液处理方法、长期保存的原始菌种活化次数、离心条件对感受态细胞最终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最佳转化效率参数、优化感受态制备和转化方法。结果发现:使用过滤处理的Ca Cl2比灭菌处理的Ca Cl2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期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活化3次以上的转化率最高;制备感受态细胞第1次离心在4℃、4 000 g条件下离心15 min,第2次离心时在4℃、4 000 g条件下离心5 min得到的感受态细胞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又称大肠杆菌,因结构简单、遗传背景明确而成为基因克隆实验中最常用的受体菌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是生物转化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能否导入受体细胞,表达出新的遗传性状。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s)制备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诱导受体菌摄取外源性DNA并整合入受体菌。此外,细菌细胞密度值(OD_(600))、转化液浓度、热激参数、培养条件等因素也影响转化效率。综述了国内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方法,以期为各大实验室制备和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重复性好的感受态细胞的快速制备方法和质粒转化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后,将带有目标片段的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使工程菌DH5α转化成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大肠杆菌,接种于添加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上,并通过蓝白斑筛选和菌落PCR进行检测。[结果]制备的感受态细菌在不加Amp的LB平板上能较好生长,表明感受态细菌具有较强活性。感受态细菌在添加Amp的平板上不能生长,表明感受态细菌未被杂菌污染。转化后获得白色菌落1 410个,转化率为1.41×105cfu/μg。菌落PCR表明获得的白色菌斑为带有目标片段的阳性菌斑。[结论]该方法十分简便,是一种适于实验室操作的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转化液制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感受态细胞,并进行pUC18质粒的转化,考察细菌生长状态、转化液、转化的热激时间和转化后所用培养基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A600nm为0.705时采用TB转化液制备感受态细胞,在42℃热激45 s,转化后采用SOC培养基振荡培养,转化效率最高,可达8.59×108 CFU/μg质粒.  相似文献   

10.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保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琦超  畅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42-6343
研究不同培养基、转化溶液、保存方法对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确定高转化率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保存方法。结果表明,使用YEB培养基,单菌落接种培养过夜后以1∶100的比例扩大培养10.5 h,用20 mmol/L CaCl2+80 mmol/L MgCl2溶液处理,所制备新鲜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率为1.59×10^5转化子/μg质粒DNA。浓度为7%的DMSO对新鲜感受态细胞保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黄永莲  黄真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50-4451
[目的]提高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方法]根据普通实验室的试验条件,总结出1种少量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并高效率转化质粒的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少量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在OD600nm值为0.3~0.6时均可达到高转化率的效果。与常用的大量制备法相比,该方法的转化率提高100~300倍。[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重复性好、转化效率高、成本低,能够满足基因库的构建、分子克隆等研究的要求,是从事基因克隆研究方面的科研人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浓缩菌液,用不同浓度甲醛溶液经不同灭活时间、灭活温度进行了灭活和脱毒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灭活48h,可以使细菌全部灭活;C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在37~38℃,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和脱毒7~14d,或者采用2次灭活和脱毒方法,7d可以达到完全灭活和脱毒。[结论]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对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灭活和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灭活和脱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携带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主要内层衣壳蛋白S3基因和外层衣壳蛋白S8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将目的基因(S3和S8)分别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多角体启动子(PH)和p10启动子的下游.经酶切和确证性序列测定,将其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  相似文献   

14.
麦胚黄酮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对麦胚黄酮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灰葡萄孢、白色念珠菌、黑根霉、意大利青霉、扩展青霉等真菌抑菌效果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格孢稍差.麦胚黄酮对试验中几种测试菌的MIC值分别为:对灰葡萄孢MIC为1.25 mg/mL;其次为大肠杆菌,其MIC为1.625 mg/mL;白色念珠菌、黑根霉、意大利青霉、链格孢、扩展青霉稍差,其MIC为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次,其MIC为3.25 mg/mL.  相似文献   

15.
杜红旗  李晨阳  田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20-10420
[目的]提高大肠杆菌DH5α转化效率。[方法]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将5μl的质粒或连接产物加入含有100μl的感受态0.2mlPCR管和1.5ml的离心管中,0.2mlPcR管设置热休克时间梯度和1.5ml的离心管热休克时间90s,对大肠杆菌DH宴“转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0.2mlPCR管转化效率高于1.5ml的离心管,且0.2ml PCR管热休克30S时最高。[结论]采用此方法提高了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脉冲将质粒pHT3101和pHE-4D分别转入了大肠杆菌和苏云金杆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DNA的转化率(转化子)为104~105·μg-1,苏云金杆菌的DNA的转化率(转化子)为102~103·μg-1.同时利用该法消除了Escherichiacoli菌株TG1和Bt菌株ISP78/11中的pHT3101质粒,消除率分别为88.6%和66.4%.比较了转化和质粒消除的条件并构建了一个工程菌.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设计了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M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并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优化了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融合蛋白Pet-32a-M大小约为43 ku,与预期大小相符.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表明,M蛋白为包涵体蛋白,且在IPTG浓度为0.8 mmol·L-1,温度为37℃,诱导时间为8 h的条件下,蛋白表达效果最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进一步显示,重组蛋白Pet-32a-M在体外可以被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