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1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新城疫(ND)2次免疫及强毒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巨噬细胞(MΦ)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BDV感染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对ND苗的2次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提示BDV所致的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DNA重组技术和蚀斑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制备了鸡生长抑制因子(SS)免疫原,与鸡传染性IBD、ND免疫原共同高免健康产蛋鸡,使其卵黄中产生高效价的抗鸡SS、IBD、ND抗体,利用含高效价的卵黄制成鸡抗病促生长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人工感染的IBD鸡治愈率为97.5%,预防保护率98.4%;对流行区自然感染的IBD鸡治愈率96%,预防保护率97%。对健康肉仔鸡应用,可使其育成出栏时间提前3天,每只平均比对照增重135.7g;饲料转化率提高8.37%。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新城疫(ND)2次免疫及强毒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巨噬细胞(MФ)和淋巴细胞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DV感染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对对ND苗的2次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提示BDV所致的免疫抑制不是可逆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4.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张细权,吴显华,吴可真(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BLOODAMYLASEAMY-1DISTRIBUTIONINDEADCHICKEN...  相似文献   

5.
从发生法氏囊病(IBD)的免疫肉鸡群的法氏囊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致使非免疫鸡胚病变、死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将其5代内细胞培养毒回归非免疫鸡胚和适龄鸡,复制出类似于野毒引起的鸡胚病变和典型IBD病例,鸡的死亡率为1/3 ̄2/3。其5代细胞毒的灭活制剂,使非免疫鸡在接种后21天或32天100%出现IBD琼扩阳性。  相似文献   

6.
用鸭源新城疫病毒(ND)D10株和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GC2株同时在同一鸭胚中复制增殖.结果表明:(1)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鸭胚后,鸭胚平均死亡时间(MDT)73.6h,死亡率88.2%(15/17).胚体皮肤出血、淤血,绒毛尿囊膜水肿、增厚,尿囊液能凝集人和鸡红细胞.(2)尿囊液感染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致细胞病变(CPE),证实尿囊液中存在NDV.用间接法Dot—ELISA检测EDS—76病毒抗原,结果为阳性.(3)电镜观察经提纯浓缩后的尿囊液,可见到两种病毒粒子:NDV形态不一,多数直径约120~130nm或更大.有囊膜;EDS—76病毒呈圆形,直径约70nm,有囊膜.(4)用血凝试验(HA)测定两种病毒.其生长规律与单独接种时一致.(5)接种灭活的含毒尿囊液的雏鸡,在血清中出现抗两种病毒的HI抗体及抗EDS-76病毒的中和抗体,对NDV强毒攻击有坚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IBDV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朱瑞良,张绍学,唐珂心,牛钟相,孙蕙兰,柴家前,常卫山,徐海花(牧医系)关键词:SPF鸡,人工接种,IBDVPATHOGENICITYOFIBDVTOSPFCHICKEN¥ZhuRuiliang;ZhangShaoxue...  相似文献   

8.
应用针对鸡马立克病毒(MDV)糖蛋白B(gB)抗原单克隆抗体IAN86制备亲和层析柱,从感染重组杆状病毒(gB-AcNPV)的昆虫细胞中提纯鸡MDVgB基因重组产物,获得较好效果。提纯的蛋白质在SDS-pAGE中出现的5条条带中有4条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出现,其分子量为100,60,49,40kd占蛋白总量的54.7%。试验证明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提纯MDVgB基因重组产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鸡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常发鸡场进行IBD、ND的综合控制试验表明,严格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是控制污染鸡场IBD、ND发生的关键措施。根据雏鸡IBD、ND母源抗体下降和免疫抗体产生情况,应用合适的疫苗,选择正确的免疫程序,是免疫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农村专业户鸡场的雏鸡,在3周龄前进行IBD苗的多次免疫或在其母源抗体偏低的日龄(16~18日龄)以后进行大剂量的IBD(D78)疫苗强化免疫均可控制鸡群IBD的发生。对IBD、ND发病鸡或其隐性感染鸡群尽早注射高免蛋黄可有效控制病情;注射高免蛋黄后10天,超常量应用IBD疫苗及NDⅣ系疫苗免疫可预防IBDD、ND的继续感染。  相似文献   

10.
长效清消毒剂对鸡NDV和IBDV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效清是一种新研制的缓释型醛类消毒剂,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作用后,接种鸡只,根据发病与死亡情况和IBDV琼扩沉淀反应结果判定长效清的灭毒效果。结果表明,长效清对NDV的有效杀灭浓度为0.5%,感作时间不少于10分钟;对IBDV的有效杀灭浓度为0.5%,感作时间至少15分钟。  相似文献   

11.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的诊断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后,产蛋下降24%和HI 抗体水平上升4倍以上,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而死亡。对此鸡群进行接种NDI 系苗表明,接种组产蛋率很快由56%恢复到70%,而对照组无恢复现象,这为免疫水平不高(抗体效价相似文献   

12.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与首免日龄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初生雏鸡的ND母源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4log2 时 ,分别应用ND强毒流行株和F48E9标准株进行了攻毒。结果显示 ,对于流行株的攻击 ,母源抗体HI效价为 6log2 和 4log2 时的雏鸡 ,均 1 0 0 %不能被保护而发病死亡 ;对F48E9毒株 ,虽然在HI效价为 6log2 时可完全保护 ,但在HI效价为 4log2 时无任何保护力。说明传统的能使鸡只获得保护的临界值 ( 4log2 )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对于ND强毒流行株 ,其HI临界值更是远远地高于传统的临界值 ( >6log2 )。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已不能再按传统的公式来推算 ,必须提前免疫 ,且要活苗、死苗同时应用 ,才有可能避免ND野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免疫应激对雏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鸡新城疫I系疫苗 (NDI)免疫剂量不同 ,将 2 0 0只 2周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 4组 ,检测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接种后ND抗体消长的变化。结果 :①试验组雏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中IgG抗体生成细胞持续增多 ,第 2 1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 1)。②接种后 ,试验组ND抗体从第 3d开始下降 ,第 5d降到最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 .0 1) ,第 9d试验组ND抗体开始回升 ,第 2 1d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两个普通玉米(农大108和聊玉20)和两个高油玉米品种(高油202和高油115)为试验材料,对其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O202的ZR和IPA含量的峰值最高,在整个籽粒灌浆前期HO202的GA3含量均低于其它3个品种,灌浆后期含量有所升高。HO202灌浆前期的IAA含量很高,7天左右即达高峰,LY20高峰出现在30天左右,而HO115的IAA含量一直处于逐渐下降趋势;HO202在籽粒灌浆前期的ABA含量较低,但在后期的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5.
甄志刚  李晓卫  丁壮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29-1232
通过对比不同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后HI抗体的消长规律,确立了ND弱毒苗+ND灭活苗联用是商品蛋鸡首选的疫苗组合,并制定了ND最佳免疫程序(8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120日龄三免→以后每隔3个月免疫1次)。经田间试验和小区应用试验证实,将该ND免疫程序加入常规免疫程序中,其免疫效果基本不受其他疫苗免疫等因素干扰;在不同养鸡场实施该免疫程序,其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MZ041016菌株不同浓度孢子及与不同农药混配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的毒力,探讨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及其开发潜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9.2×108,9.2×107,9.2×106,9.2×105,9.2×104和9.2×103个/mL 6种浓度梯度下对甘蓝蚜具有致病作用,其中,浓度为9.2×108和9.2×107个/mL悬浮液对甘蓝蚜有较高致死率,其第7天死亡率达到100%;浓度为9.2×103个/mL死亡率最低为48.61%。生测结果表明,9.2×108个/mL悬浮液与不同农药混配对甘蓝蚜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稀释10倍,以乐斯本的死亡率为最高,第5天可达100%;其次是灭多威、阿维菌素,吡虫啉死亡率最低,第6天仅达78.16%;稀释100倍,仍以乐斯本的死亡率最高,第5天达到73.41%,其次是灭多威、阿维菌素,吡虫啉死亡率为最低,第6天达54.57%。  相似文献   

17.
在本试验中,比较了每头份疫苗含不同血凝单位病毒的免疫效果,结果每头份合EDS病毒2000血凝单位、ND病毒分别含250血凝单位和360血凝单位的疫苗,免疫后ND抗体峰值分别达11.5log2和11.8log2,EDS抗体峰值达9.5log2和9.8log2。用每头份合EDS病毒2000血凝单位和ND病毒250血凝单位的疫苗,免疫接种不同ND抗体水平的三群试验鸡,结果各试验鸡群的ND抗体峰值无明显差别,EDS抗体峰值也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本文将就ND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做一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两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侵染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毒力,探讨球孢白僵菌菌体增殖和杀虫毒力的关系,为提高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杀虫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首先,在20、25和30℃ 3个温度条件下,连续记录第1-8天西花蓟马被两株球孢白僵菌菌株(SCWJ-2和GZGY-1-3)侵染后的死亡率,并以未被真菌感染的西花蓟马为对照,计算其累积校正死亡率,选择第3天的数据(对照死亡率为2%-5%)比较两个菌株的杀虫效率。其次,在20、25和30℃ 3个温度条件下,连续记录第1-8天内平板培养的上述两个菌株的菌落直径,选取第3天两个菌株的菌落生长直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取20、25和30℃温度下,西花蓟马分别被两株球孢白僵菌侵染第1、2和3天的混合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球孢白僵菌在每个宿主样品体内的拷贝数,选取第3天两个菌株的基因拷贝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检测温度(20-30℃)范围内,球孢白僵菌菌株GZGY-1-3和SCWJ-2对西花蓟马成虫均具有较高致病性,无论任何温度和何种菌株,西花蓟马从处理后第2天开始有死亡个体出现,第8天时,SCWJ-2和GZGY-1-3造成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91%和79%-90%。以第3天的校正死亡率为指标(对照死亡率为2%-5%),30℃下菌株SCWJ-2毒力显著高于GZGY-1-3(P<0.05),25℃和20℃下两个菌株毒力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培养试验表明,在检测温度(20-30℃)范围内,两个菌株菌落直径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第8天时,菌株SCWJ-2和GZGY-1-3的菌落直径分别为31-36、28-32 mm。选取第3天菌落生长直径数据进行比较,菌株SCWJ-2在3个温度下的菌落直径均显著大于菌株GZGY-1-3(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除30℃下的菌株SCWJ-2之外,两个菌株在西花蓟马体内的基因拷贝数都在第1天时下降,2 d后又逐渐上升。使用第3天西花蓟马体内的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在30℃下菌株SCWJ-2真菌拷贝数显著大于GZGY-1-3(P<0.05),25℃和20℃下两个菌株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菌在被侵染虫体内的基因拷贝数受到菌株和温度的影响,这与生物测定结果相一致。与菌株GZGY-1-3相比,SCWJ-2更适合高温条件下对西花蓟马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用高压均质机制备的ND-EDS76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经3000rpm,10min离心不破乳,37℃恒温保存32d以上未破乳,粘度为3~4Sec;用该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商品蛋鸡,每羽经肌肉注射0.5mL,接种14d后即可产生足够保护力的中和抗体,2个月时间抗体可达高峰;接种50周后,NDHI抗体效价仍维持在8.2log2,EDS76HI抗体效价7.0log2。在4~8℃冰箱中保存,有效期在一年以上,经80万头份中间试验证明,该疫苗对外来品种鸡和地方品种鸡同样有效,能有效控制ND和EDS76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