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推进增殖放流活动是调整渔业结构和提升渔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具有修复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福建省近年来开展增殖放流的主要成效,分析探讨了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对促进福建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对野生鱼、虾、蟹和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的一种方法。增殖放流的目的在于保护濒危物种、增加渔业资源产量和修复生态环境,还具有培养渔民环保意识和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从苗种来源、标记方法、放流策略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增殖放流的技术,以期为今后的放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推进辽宁省渔业增殖放流产业化,是辽宁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理论含义和法律依据以及辽宁省推进增殖放流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提出推进辽宁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政府加大对人工增殖放流的投入和引导、加强对人工增殖放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人工增殖放流产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辽宁的渔业增殖放流产业化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物增殖渔业是现代渔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从物种选择,苗种规格、放流量、放流时间及地点的确定,到苗种放流后的死亡特征、对野生群体的影响,以及捕捞时间的确定等都有人为因素的介入。文章总结了上述各过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过程对放流效果的影响,指出增殖放流渔业中各过程的研究对优化放流技术、科学评估放流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大水面鳜增殖放流技术及效果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 也是我国传统的渔业对象。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导致现阶段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鳜自然资源衰退严重。增殖放流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恢复的重要措施在世界各国大量开展。近年来针对鳜增殖放流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工作, 切实提高了鳜增殖放流的综合效益。本文综述了基于合理放流规格、放流时间、放流地点和放流数量的鳜增殖放流技术, 从经济效益、 生态效应、社会效益 3 个方面系统阐述鳜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大水面鳜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渔业资源评估原理,结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特点,提出一套计算群体生物统计量进而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方法。选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估算未建立生长方程的增殖放流种类的生长参数及其自然死亡系数,以及增殖放流种类的合理放流数量。提出确认渔获物中来自放流种苗数量的方法。推导了计算捕捞死亡系数和按时间序列计算放流群体残存量、回捕量、回捕率和回捕效益等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水域环境生态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力度,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将开展水生动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生态环境和恢复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鱼类作为主要的增殖放流对象,在开展草鱼、鲢鱼等大宗鱼类和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的同时,在一些地方大鲵增殖放流也成为常态化。为了做好大鲵增殖放流工作,保障放流效果,笔者在对陕西汉中、安康等地大鲵增殖放流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31,在该捕捞强度下,11055尾增殖放流鱼苗可产生737 kg回捕渔获收益,同时还向增殖水域补充了554尾初次性成熟个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象山港黄姑鱼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捕捞强度过大是制约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捕捞死亡系数应降至0.46,同批次黄姑鱼增殖放流所能提供的回捕渔获重量和性成熟个体尾数可分别较现行捕捞强度提升41.49%和326.90%。综上述,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功效较为显著,合理降低对增殖群体的捕捞强度是进一步提升其增殖放流效果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但由于对放流技术及后续管理研究不充分,增殖放流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一些增殖放流效果不明显。为指导科学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获得更好的增殖放流效果,通过对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相关文献与案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因素中的关键点和择优应用的措施与经验:确定适宜的苗种放流规格范围及放流数量,选择适宜的放流生境;确保放流的苗种强健无病,采用适宜的苗种运输与放流操作方式;确定适宜的放流时间;加强增殖放流后期的管理,制定科学有效保护措施,保护好放流水域和放流种群等。  相似文献   

11.
罗刚 《中国水产》2016,(9):36-40
正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理规划放流水域和物种是增殖放流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关键。为促进增殖放流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本文就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和物种选择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增殖放流工作相关制度规范和指导意见,系统提出增殖放流区域和物种选择需要注意的原则性问题,为各地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理规划放流物种是增殖放流工作开展的核心。为促进增殖放流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根据我国增殖放流工作的制度规范和相关要求,就增殖放流物种选择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放流物种的种质来源、优先选择层级、功能定位匹配以及放流公益属性等,提出了增殖放流物种选择需要注意的相关原则以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场     
河北省海洋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监督管理,是省渔政处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做实、做好,我处专门召开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渔政处本着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准备,明确增殖放流监督工作纪律,制定监督管理规范,完善验收监督程序,组织精干力量,以确保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全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进展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3,(8):21-21
近年来,辽宁省各地渔业部门往大海里放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等公益活动被广大老百姓津津乐道,称之为积德行善之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今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分二个时段对辽宁省盖州光辉渔港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最大范围地提高了增殖放流事业的影响力和透明度。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是将人工培育的水产苗种投入到大海中,来实现增加海域生物资源量或种群数量的方式。增殖放流事业是解决渔业资源衰退,减缓  相似文献   

15.
正增殖放流是推动渔业资源恢复的有力措施,可有效保护鱼类种群,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以及渔业资源尽快恢复,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进展和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存在放流效果评估不充分、忽视放流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群众动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借鉴国外增殖放流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展海蜇增殖放流是实施水生动物养护行动纲要的重点项目之一,仅就山东省莱州而言,海蜇增殖放流每年的投入保持在150万元以上,投放苗种数量4000万只以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年份、不同海区的海蜇回捕率差异悬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殖放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进一步提高海蜇增殖放流回捕率,使海蜇在捕捞渔民增收和维系海洋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增殖放流是指采取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行为。增殖放流具有补充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作用。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增殖放流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放流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增殖放流已成为一项重要资源养护措施,放流范围覆盖我国江河、湖泊、水库、海滩等水域[1-3]。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5月7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河北黄骅举行2013牙鲆增殖放流活动,总站魏宝振站长、邓伟副站长以及办公室、财务处、基地管理处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放流活动。本次放流活动在距离黄骅市南排河码头十几海里外的海域进行,放流活动严格遵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现场共放流牙鲆21.78万尾,超过放流计划1.78万尾,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放流计划。在放流活动开始前,魏宝振站长接受了黄骅市中捷电视台的现场采访。魏站长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渤海渔业资源状况、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以及本次放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魏站长指出,随着渔业捕捞能力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渤海水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增殖放流作为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增殖放流来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鱼类资源,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推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增殖放流鲟鳇鱼对于增殖保护黑龙江鲟鳇鱼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鲟鳇鱼增殖放流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我省鲟鳇鱼增殖放流水平和效果,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藏鱼类增殖放流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土著鱼类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并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近年来,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渔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恢复当地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西藏鱼类增殖放流概况、苗种来源、放流实施、效果评估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苗种来源不稳定、缺乏技术规范、效果评估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增殖放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西藏鱼类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重视放流后的管理与评估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