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是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就是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在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进行播种作业.目前,我省主要有玉米、小麦两种作物的免(少)耕播种.  相似文献   

2.
深松(翻)、免、耙(旋)少免耕作制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松(翻)、免、耙(旋)少免耕作制是旱作农业技术的具体运用。自1993年开始,五大连池市在总结多年土壤耕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示范区,重点实施深松(翻)、免、耙(旋)耕作制,并于1999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介绍了深松;(翻)、免、耙(旋)少免耕作制的机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其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节本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或残茬覆盖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实施免(少)耕、深松等技术。回顾了青岛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青岛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成效,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青岛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用机械将作物秸秆均匀覆盖地表,对农田实行免(少)耕,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有哪些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就是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在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进行播种作业。目前,我省主要有玉米、小麦两种作物的免(少)耕播种。  相似文献   

6.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利用机械化手段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蚀、风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济南市长清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8万亩,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145台,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区(县)。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通过免耕或少耕方式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处理技术、病虫害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本文试对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深松技术及机械、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基本技术(一)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国外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为: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我们结合山东实际提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是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直接播种,少耕播种是指播前进行了耙地、松地或平地等表…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就是利用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济宁市自2007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至2009年全市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已达4.15万hm2.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利国利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善举良策,须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南北美洲、澳洲国家的主流耕作方法,欧、亚、非洲国家也在应用推广.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农艺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相对较晚.1991年以来,研究了大批轻型以及驱动型免耕播种机具,通过农艺农机结合的田间试验形成了一批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旋播种机与带状旋播机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具特别是免耕播种机是否适用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使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主要是部省推荐的带状旋耕免耕施肥播种机。从实践看,推广工作并不顺利。第一年因有补贴,机手高高兴兴购回机具,经过一年的使用,第二年即废弃不用或改作它用。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有机手及农民耕作观念、气候、播种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机具性能、播种效果及经济效益差等原因,机手不愿意用。而机手及农民对1999年引进推广的浅旋施肥播种机比较欢迎。根据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要求,我们对浅旋播种机及带状旋播机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证明浅旋播…  相似文献   

13.
垄作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技术中玉米根茬处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玉米根茬处理技术的现状,结合垄作保护性机械化耕作的特点,提出了苗带浅旋处理玉米根茬模式及大垄多行种植技术避茬播种模式,并分析了两种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旱作农业是指依靠和充分利用降水及有限灌溉水源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集雨补灌两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正>2003年喀什地区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后,在英吉沙县项目示范区,开展一系列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工作,收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2006年3月通过了农业部的验收。项目验收后在英吉沙县苏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保护性耕作和保护性耕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性耕作是世界上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体现核心技术主要靠的是硬茬播种机。实施的结果是,因减少了作业次数而降低了成本;因减少了水土流失、培肥了地力而提高了抗旱增产的效果,同时也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它的可贵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17.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吉林省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多年采用传统机械耕整导致耕层变薄、犁底层增厚和土壤粘重板结,影响油菜根系生长等问题,提出了适应油菜生长的“深翻埋茬,上松下紧”种床合理耕层方式;结合油菜种床合理耕层构建及水旱轮作耕整作业要求,设计了一种主动对置式犁耕与旋耕碎土相结合的联合耕整作业方案,设计了具有切翻埋茬(草)、旋耕碎土、平整开畦沟等功能的驱动型犁旋联合耕整机,确定了驱动型圆盘犁的结构布局和旋耕刀的类型及排布,并设计了中间开畦沟的仿靴形锐角开沟器。田间试验表明,驱动型犁旋耕整机耕作深度为150~230mm,耕深稳定性系数为90.4%,仿靴形锐角开沟器在中间开畦沟区域能开出满足要求的梯形沟,沟宽为200~400mm,沟深为205.6~250.0mm。整机作业后厢面平整度为15.25~1860mm,碎土率为80.52%~88.43%,植被埋覆率为92.3%,厢面单幅宽度为852~956mm。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油菜种床合理耕层构建及水旱轮作耕整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斜置旋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自行研制的斜置旋耕试验台上 ,分别采用国标旋耕刀和斜置旋耕刀进行了斜置旋耕试验 ,得到了水平分力、垂直分力、轴向分力、比功耗等参数随台车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斜置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昌图县的自然概况,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本地区防旱保产的最佳选择,阐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及其装备的合理选择。通过实地试验监测,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增收节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