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选择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仔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150 mg/kg金霉素),抗菌肽Ⅰ(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Ⅱ(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Ⅲ(饲喂基础饲粮+2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Ⅳ(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Ⅴ组(饲喂基础饲粮+3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饲养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各处理肠黏膜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较完整,除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肌层厚度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不同添加水平的抗菌肽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对照组,隐窝深度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对照组,抗菌肽Ⅴ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抗菌肽Ⅴ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可显著改善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同时也增加了小肠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其中抗菌肽Ⅴ组添加效果最好,天蚕素抗菌肽添加量为350 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仔猪生长性能、胰腺和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体重13kg左右的35日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40mg/kg杆菌肽锌+20mg/kg硫酸黏杆菌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300mg/kg地衣芽孢杆菌(益生菌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5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胰腺中淀粉酶活性、十二指肠黏膜中麦芽糖酶活性和空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P0.01),十二指肠黏膜和空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盲肠芽孢杆菌数量(P0.05);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提高4.09%,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降低4.8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300mg/kg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发酵床饲养仔猪胰腺、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芽孢杆菌数量,同时仔猪生长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盲肠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35日龄,体重13kg左右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2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40mg/kg杆菌肽锌+20mg/kg硫酸抗敌素(抗生素组)和基础饲粮+300 mg/kg抗菌肽(抗菌肽组),试验期49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抗菌肽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抗生素组极显著提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1);抗菌肽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4.03%、2.27%,抗菌肽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提高10.7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降低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细菌总数降低5.9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mg/kg的抗菌肽能够提高仔猪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减少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而对盲肠有益菌群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内容物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120头遗传背景相似、健康状况良好、胎次接近、初始体重为(7.35±0.03)kg的2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4组仔猪分别饲喂对照饲粮[添加50 mg/kg奎烯酮(有效含量25 mg/kg)和75 mg/kg金霉素(有效含量11.25 mg/kg)]及添加200、400和600 mg/kg噬菌体的饲粮。试验21 d后,屠宰取样,测定肠道内容物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二糖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600 mg/kg噬菌体可显著提高仔猪全期增重(P<0.05),随着饲粮中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仔猪全期增重呈显著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01和P=0.003)。而且400、600 mg/kg噬菌体组仔猪腹泻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00 mg/kg噬菌体组(P<0.05),随着饲粮中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仔猪腹泻指数呈显著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24和P=0.01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 mg/kg噬菌体能够显著降低仔猪回肠pH(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噬菌体显著提高了盲肠中乙酸、丁酸和总酸的含量(P<0.05),且随着饲粮中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盲肠乙酸、丁酸和总酸含量呈显著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1和P<0.01,P=0.017和P=0.014,P<0.01和P<0.01);600 mg/kg噬菌体组盲肠中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400 mg/kg噬菌体组(P<0.05),且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00 mg/kg噬菌体组(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噬菌体显著提高了仔猪结肠中乙酸和总酸含量(P<0.05),随着饲粮中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结肠乙酸含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08)。而400 mg/kg噬菌体组仔猪结肠丁酸含量显著高于200和600 mg/kg噬菌体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仔猪十二指肠黏膜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黏膜乳糖酶活性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29),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噬菌体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指数,同时降低仔猪肠道内容物pH,提高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二糖酶活性,改善仔猪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用1日龄AA肉鸡4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 U/kg(250 mg/kg)、3 000 U/kg(750 mg/kg)9、000 U/kg(2 250 mg/kg)微生物α-淀粉酶的试验日粮,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外源α-淀粉酶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和内源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酶能降低肉鸡21日龄肝脏、肌胃、前肠相对重量和前肠相对长度(P〉0.05),并提高了肉鸡前肠内容物淀粉酶、总蛋白酶(P〈0.05)和胰蛋白酶(P〈0.05)活性,但未影响脂肪酶活性,高剂量(2 250 mg/kg)添加组的总蛋白酶(P〈0.05)和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肉鸡空肠黏膜DNA、RNA浓度及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未受淀粉酶水平(250 mg/kg和750mg/kg)影响,但高剂量(2 250 mg/kg)降低了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补饲外源精胺对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干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技术措施.试验第1阶段,选择6头体重和膘情相近、胎次为3、已怀孕91 d的健康“长×大”母猪,随机分为Ⅰ、Ⅱ和Ⅲ3个组,每个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Ⅰ、Ⅱ和Ⅲ组妊娠母猪饲粮中外源精胺的添加量为0、1.5和3.0 mg/kg,饲喂至分娩结束;第2阶段,分娩后母猪采食同一种不含外源精胺的饲粮,Ⅰ、Ⅱ和Ⅲ组哺乳仔猪于7日龄起相应补饲外源精胺添加量为0、3.0和6.0 mg/kg的哺乳仔猪饲粮至28日龄.在仔猪初生和28日龄时,分别从每窝仔猪中选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健康仔猪进行屠宰,用于胃肠发育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外源精胺相比,妊娠母猪饲粮添加3.0 mg/kg外源精胺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柱状细胞数量、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哺乳仔猪饲粮添加6.0 mg/kg外源精胺显著增加了28日龄仔猪空肠黏膜重(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极显著增加了空肠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1),极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因此,在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外源精胺有利于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改善和二糖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7日龄断奶长&#215;大仔公猪,以代乳粉配制代乳液饲养。12头仔猪9日龄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甘草次酸(GA)组(代乳粉添加200 mg/kg的GA),每组6头。连续饲喂12 d。仔猪21日龄称重后处死,测定内脏指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固有层厚度以及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组肝脏指数、小肠质量/长度比、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提示GA促进了仔猪小肠和肝脏的发育,改善黏膜结构;提高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可能是GA影响小肠发育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喹乙醇以及150、200和250 mg/kg抗菌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抗菌肽均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盲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以及盲肠总好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此外,200 mg/kg抗菌肽还显著提高了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盲肠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3含量(P<0.05)。由此得出,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改善肉兔小肠黏膜形态,刺激盲肠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抗菌肽在肉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9.
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08头21日龄断奶、体重(6.20士0.56)的杜×大×长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500g/t包膜丁酸钠;基础日粮+1000g/t包膜丁酸钠。在仔猪断奶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称重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从仔猪断奶后全期1~14天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9%(P〉0.05)和4.5%(P〉0.05)、料肉比分别降低了4.8%(P〉0.05)和2.7%(P〉0.05)、腹泻率降低了23.0%(P〈0.05)和353%(P〈0.05)。(2)仔猪断奶后第7天和第14天,添加500 g/t-1000g/t包膜丁酸钠对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的总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没有影响(P〉0.05)。仔猪断奶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空肠后段总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9.2%和12.2%;回肠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3.6%和12.6%,空肠后段脂肪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1.9%和23.0%,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添加不同浓度的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后段肠道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仔猪饲喂奶粉饲粮(由某公司提供),试验Ⅱ组仔猪饲喂用发酵豆粕代替10.0%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Ⅲ组饲粮是在试验Ⅱ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3.0%原有原料,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1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35日龄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2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的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隐窝深度,提高42日龄各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3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对照组空肠微绒毛稀疏、短小、排列不整齐;试验组仔猪空肠微绒毛较长、整齐、密集,尤其是添加嗜酸乳杆菌组效果最好。4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空肠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5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与只添加发酵豆粕相比,仔猪空肠二糖酶、Ca2+/Mg2+-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35日龄时Na+/K+-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发酵豆粕可改善仔猪空肠微绒毛结构,减缓断奶应激引起的乳糖酶急剧下降,提高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替代原有原料3%后各指标效果更好,替代后其效果与奶粉饲粮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为研制安全、高效环保型保育猪中药添加剂,将72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1%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1%中草药组方Ⅱ,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统计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测定肠黏膜免疫细胞。结果显示,中药Ⅱ组效果优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中药Ⅱ组腹泻持续时间最短、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对回肠段杯状细胞数量影响最大的是抗生素组,提高14.29%(P〉0.05)。对其它肠黏膜免疫细胞数量影响最大的是中药Ⅱ组,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达23.37%(P〈0.01)、16.33%(P〈0.01)、14.52%(P〈0.01);提高十二指肠及空肠段杯状细胞数量分别达31.82%(P〈0.01)、26.92%(P〈0.01);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肥大细胞数量分别达17.99%(P〈0.01)、23.87%(P〈0.01)、18.71%(P〈0.01)。  相似文献   

12.
选取28日龄断奶三元[杜×(大×长)]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活化卵白蛋白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同时口服活化卵白蛋白制剂,10mL/d·只,连续服用10d(断乳前5d至断乳后5d)。用靛酚兰-分光光度法测定仔猪各肠段内容物的氨氮量,研究该制剂对仔猪肠道内容物氨氮量的影响及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验组结肠段28d和35d其内容物氨氮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盲肠段的内容物氨氮量于28d差异显著(P〈0.01);回肠段不显著(P〉0.05)。提示早期断奶仔猪口服话化卵白蛋白制剂可使其各肠段内容物中的氨氮量降低,有助于提高其肠道功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3.
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2日龄、体重相近的长×大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处理组,分别饲喂给基础日粮(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100 mg/kg金霉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0.45 mg/kg血根碱(血根碱组)和基础日粮+0.675mg/kg博落回提取物(博落回提取物组),试验期为30天,试验结束时测定各处理组的生长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根碱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8.53%(P〈0.05)、11.93%(P〈0.05),料肉比下降了3.18%(P〈0.05),博落回提取物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32%(P〈0.05)、17.26%(P〈0.05),料肉比下降了4.5%(P〈0.05)。试验显示,血根碱和博落回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有效缓解了断奶应激,表明博落回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性抗生素替代产品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探讨其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头35日龄、体重9.81±0.41 kg杜&#215;长&#215;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配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各组日粮中添加0.01%、0.02%、0.04%低聚木糖作为试验组。试验预饲期2 d,正试期为28 d。于试验的最后1 d从各重复中随机选取1头仔猪屠宰,并测定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H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上皮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猪的胃及各肠段的pH比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尤其是0.02%低聚木糖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各肠段的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隐窝深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能降低胃肠道内容物的pH,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的形态结构,以0.02%低聚木糖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选取88头7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11组,每组8头。仔猪经皮下注射进行免疫,A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大豆球蛋白(11S)B、C、D免疫组注射11S500μg/kg.w,21日龄时进行二免,23日龄C、D组分别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大豆球蛋白(11S)E、F组不免疫,23日龄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β-伴大豆球蛋白(7S)分组同11S。所有仔猪于23日龄断奶,在7、21、35日龄时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5头仔猪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近端、空肠中段、回肠近段各2cm,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和组胺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500μg/kg.w 11S和7S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直接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11S和7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而7S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空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与免疫组相比,免疫后致敏5 000μg/kg.w的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和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7S差异不显著(P〉0.05)。对仔猪提前免疫大豆蛋白抗原,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小肠中消化酶活性,降低组胺的释放,从而促进仔猪的生长,并且7S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1S。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将216羽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饲养期42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肉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总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H/CD)显著升高(P〈0.05);空肠和盲肠内容物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肉鸡消化酶活性,改善肉鸡肠黏膜结构及菌群组成,从而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体重、胎次、泌乳量、产仔数相近的健康母猪所产的180头哺乳仔猪为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组添加MCE4.5mg/kg,对照组未添加MCE。从第7d诱食,到断奶结束,研究MCE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免疫应激参数、血清抗氧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7~35d试验组哺乳仔猪的日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钠泵和总二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黏膜谷胱甘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MCE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溶茵酶、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乳酸脱氢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CE作为抗生素替代品能明显改善新生仔猪免疫和氧化应激参数,提高仔猪抗病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小肠粘膜健康,促进饲料养分的利用,改善仔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96头健康、平均体重为(7.93±0.04) kg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三丁酸甘油酯组饲喂基础饲粮+0.20%三丁酸甘油酯。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丁酸甘油酯组仔猪日采食量提高7.02%(P〉0.05),日增重提高11.79%(P〈0.05),料重比降低4.14%(P〉0.05),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降低66.67%(P〈0.01)和22.22%(P〈0.05)。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56%(P〈0.05)、12.38%(P〈0.05)和4.09%(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