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南充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研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改变我国蚕茧收烘设备的落后状况,减轻茧站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原四川南充第二缫丝厂于1973年成立了以何大鹏先生为首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研制组”。在当时四川省轻工业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于1977年夏在四川省岳池县坪滩茧站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并于当年秋季投入试运行。次年春季通过四川省丝绸公司组织的全国专家小组鉴定并命名为CD78—1型。  相似文献   

2.
当前蚕茧收烘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价格之间的竞争、评茧质量标准,烘茧工艺的不规范都为我市蚕桑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市蚕茧上车率低于80%,解舒率徘徊在50%~60%之间,丝厂严重亏损。   1 蚕茧收烘存在的问题   1.1 收烘茧站数量泛滥   我市年发种7万余张,而各种类型的收烘茧站五花八门,私人茧站增多。年发种300张左右的村均有茧站。以南郑为例,南郑县年发种5000张左右,而各种类型的茧站10个,以集体为名的只有2个,其余全是个体户经营。如此多的茧站虽使养蚕户不会发生“售茧难”,但严重违背了蚕茧市场规律,导致互相争夺原料。   1.2 收烘技术不规范   目前收茧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评茧标准,仅告肉眼、手抓进行。只要蚕茧形成,养蚕户就采茧售茧。有的茧站为了争夺原料,走村串户预定蚕茧,所收的蚕茧均是含水率高的毛脚茧。烘茧技术更差,烘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配置,根本没有一种通用的、固定的组合。大部分茧站不是根据蚕茧含水率情况、化蛹情况,来决定烘茧的温度、湿度。而是按常规临界点烘率来配置温度,导致蚕茧质量一再下滑。   1.3 收烘人员业务素质差  相似文献   

3.
蚕茧收烘工作是茧丝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烘工作的好坏对蚕茧生产乃至整个茧丝绸行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而良好的茧站管理是收烘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自1998年以来靖江市通过加强茧站管理,强化责任考核,完善生产设施,狠抓收烘技术落实,蚕茧上车率、解舒率、茧丝长等主要指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表1)。由于茧质较好,在省内外赢得了良好声誉,尽管2002年全国茧丝绸行业处于低谷状态,但本市的蚕茧仍然实现了畅销、高效。  相似文献   

4.
雷善云 《四川蚕业》2000,28(3):33-36
<正> 射洪县是全省优质蚕茧基地县之一,现有蚕桑站30个,蚕茧站31个。1997年,已普及电子秤收茧,消灭杆秤收茧;现有热风干燥设备12台(12个大、中型茧站)、双仓四进土灶65付(19个小型茧站),热风烘茧能力已占总烘茧能力的70%以上;实现茧车标准化和无轨化;已有80%的茧站为全封闭式秤场;含水测定仪和评茧仪等监测仪器站站齐  相似文献   

5.
加强收烘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烘管理是茧站管理的主要内容。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蚕茧质量上 ,收烘管理好 ,蚕茧质量就好 ,经济效益就提高。因此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思想。严格执行收烘技术管理规范 ,落实质量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的保全茧质 ,提高经济效益。1增强质量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蚕茧质量是茧站的永恒主题 ,是茧站的信誉和效益 ,务必把质量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分析研究蚕茧各项质量特性的形成路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规律重视每项质量的每个环节 ,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和方法 ,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保全茧质 ,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万荣 《北方蚕业》2001,22(1):41-42
收烘管理是茧站管理的主要内容。茧站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烘炕蚕茧,收烘管理则是茧站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蚕茧质量上,收烘管理好,蚕茧质量必然好。蚕茧质量好,就有市场、有竞争力,蚕茧站效益就好,同时也是提高生丝质量,保证丝绸加工企业效益的基础。因此,蚕茧收烘就是丝绸工业的第一车间。为了有效地提高蚕茧质量,茧站必须加强收烘管理。   1 增强质量意识   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蚕茧质量是茧站的永恒主题,是茧站的信誉和效益。任何劣质商品在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更谈不上经济效益。没有市场、没有效益的企业当然要“停摆”、“下课”。茧站必须增强质量意识,把蚕茧质量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丝绸行业经过改革、整顿、调整,国家给了一些优惠政策,行业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市场有所转好。因此,茧站务必把强化质量意识放在首位,彻底摒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旧意识,反对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反对只顾自己利益,不顾行业利益。  相似文献   

7.
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干燥设备国外蚕丝技术先进的日本采用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 ,我省先后在合川和三台引进试用 ,由于这种设备热源采用蒸气 ,体积庞大 ,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不宜照搬。1 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科研与开发2 0世纪 70年代由我省赵廉、余成先、张绍文、何大鹏等专家率先组织并参与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研制工作 ,研制出我国最早的烘茧机 ,代表机型CD78- 2型。这种烘茧机较传统烘茧设备最根本的进步是变静止烘茧为水平和垂直的动态烘茧 ,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感温、感湿接受气流均匀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破坏 ,代表蚕茧质量关键指…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东台市于199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市蚕茧有限公司,市多管局蚕桑技术人员和原丝绸公司收烘人员,在保留各自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合并办公一体运作。我镇在市蚕茧有限公司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于1999年成立镇蚕茧生产收烘工作站,镇蚕桑站是镇属事业单位,各茧站直接隶属于市蚕茧公司,经过二年来的磨合、融洽,我镇蚕茧生产收烘一体化运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1 一体化运作实施办法1.1 组织形式 镇成立“蚕桑生产收烘工作站”,由市蚕茧公司、市蚕桑管理中心和乡镇蚕桑站站长,组成…  相似文献   

9.
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茧站。茧站在茧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茧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茧站对蚕  相似文献   

10.
张志峰 《江苏蚕业》1991,(2):1-7,46
本文讨论了提高江苏省蚕茧收烘质量的途径:第一,要改变现行的一头经营、多头管理的收烘体制,实行一个头经营管理;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茧丝一体化管理;逐步实行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办法。第二,逐步改良现行的收烘设备,对现行的江苏83—1型横风扇烘茧灶要规范化,逐步推行外炉式烘茧灶,研制新型的热风烘茧机。第三,改善现行的蚕茧收烘工艺,要妥善进行茧处理,鲜茧要及时进烘,妥善处理半干茧,干茧要晾透再打包;烘茧要掌握前期温度高、风速大、湿度低,后期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并试行三灶三温连续干燥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2.
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就是以县丝绸公司牵头,围绕提高茧站素质,强化职能、明确任务,协调其内部和外部、人和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收烘工作顺利进行,完成鲜茧收购任务,提高烘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达到稳定蚕桑生产的目的.近几年来,仪征市丝绸总公司加强对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蚕茧收购政策,蚕茧收烘工作逐步走上健康运行轨道,使得"政府放心、蚕农满意、茧站有利、公司不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结合本市蚕茧生产购销实际情况,就发挥组织管理在蚕茧收烘中的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热风烘茧机的烘茧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调查研究,并和老式烘茧设备五通灶对比后得出,用热风烘茧机烘的蚕茧具有净度高、出丝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今后蚕茧干燥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东台市自1997年以来,在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成立了蚕茧有限公司,市多管局蚕桑技术人员和原丝绸公司蚕茧收烘人员,在保留各自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合并办公,一体化运作.乡镇蚕桑站是乡镇的直属事业单位,仍保持不变,基层茧站直接隶属于市蚕茧公司.经过几年的磨和、融合,东台市蚕桑生产、收烘一体化运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徐火观 《江苏蚕业》2000,22(3):37-38
提高蚕茧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蚕茧收烘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受蚕茧大战的影响,一套科学的办法受到严重冲击,导致茧质急剧下降,就拿我们镇来说,1988年年平均出丝率13.83%,解舒率62%,上车茧率88.57%。近几年治理整顿茧丝秩序把收烘质量工作作为突出重点来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蚕茧质量逐渐回升,目前已达到出丝率14.7%,解舒率70.3%,上车率91.4%,分别比1988年提高了0.87%、8.3%和2.83%,1989年以来蚕茧收烘连续获奖,蚕茧质量获市一等奖和省冠军奖,蚕茧质量总…  相似文献   

16.
陈贺 《北方蚕业》2006,27(3):34-36
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茧站。茧站在茧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茧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的蚕茧收烘管理经验并结合收烘生产实际,提出了通过宣传引导、计划售茧、强化考核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蚕茧收烘质量与效益,推动淳安蚕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龙 《广东蚕业》2001,35(2):4-6
茧丝绸行业是江苏省射阳县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在富民升位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我县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体制到位较迟,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原本就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理,随着茧丝绸行情好转,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更加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蚕茧收烘秩序,造成茧源大量流失,蚕茧质量严重下降,蚕茧供求矛盾加剧,行业内要求整治蚕茧收烘秩序的呼声极为强烈。据笔者调查的情况表明:蚕茧收烘秩序亟待规范,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  相似文献   

19.
李奕华 《北方蚕业》2000,21(2):48-49
蚕茧收烘是从蚕茧生产到蚕茧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收烘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干茧质量优劣和生丝品位.因此,开展蚕茧收烘技术培训是提高茧质、丝质的一项有效措施.笔者通过近几年从事培训教学经验,结合对培训情况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雷善云 《四川蚕业》2000,28(1):33-35
<正> 茧站内部管理又称蚕茧收烘管理。茧站内部管理是以蚕茧收烘为中心的全部生产过程的活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管理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