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稻瘿蚊的产卵忌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杜鹃花甲醇浸提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瘿蚊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均在90%以上,非选择性忌避率为83%~84%,忌避率明显高于二氯甲烷萃取物和甲醇-水萃取物,非选择性试验各处理试虫遗腹卵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可望将黄杜鸣开发成害虫行为调节剂应用于综合防治(IPM)。  相似文献   

2.
19种植物提取物及活性组分对褐飞虱的产卵忌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19种植物提取物及活性组分对褐飞虱的产卵忌避活性。结果表明,在10mg/mL浓度下处理24h,对褐飞虱产卵忌避达70%以上的有断肠草(枝叶)、红楝子(枝叶)和鸦胆子(果实);其余16种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的产卵忌避率均在70%以下。活性组分24h生测结果显示,红楝子的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产卵忌避率分别达98.17%和88.70%;断肠草的氯仿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产卵忌避率分别为90.26%和63.19%;鸦胆子的脂溶部分产卵忌避率达86.00%,其他活性组分的产卵忌避率均低于65%。  相似文献   

3.
黄杜鹃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闹羊花素 III(简称R III)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EtOAc)萃取物等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处理后 72h ,R III(ρ =0 5g·L-1)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 5 4%和80 1 3% ,EtOAc萃取物 (ρ =5g·L-1)的忌避率分别为 5 5 86 %和 6 6 0 1 % .经R III和EtOAc萃取物处理后 ,叶背与叶面卵数之比显著变小 ,卵孵化率明显降低 以 ρ =0 1g·L-1R III处理后 5d ,杀卵率可达 6 6 % .  相似文献   

4.
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Z imm.)viegas V l6063菌株在2种不同培养基发酵培养后,经萃取、干燥浓缩得到4种不同的毒素粗提物(次生代谢产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4种不同毒素粗提物对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Bem isia tabaci(Gennad ius)成虫的忌避作用,并构建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忌避作用与毒素粗提物浓度显著相关,忌避率随毒素粗提物浓度增大而增大,1 g/L浓度的毒素粗提物忌避率与烟粉虱的寄主植物相关不显著,毒素的忌避作用与培养基相关不显著,从菌株发酵的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毒素粗提物的忌避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缩节胺对棉蚜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缩节胺对棉蚜触杀作用、忌避作用、成虫寿命及生殖能力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对棉蚜没有触杀作用.在处理后的同一时间内,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对棉蚜的忌避作用增强.400 mg·L-1、48 h的忌避率为33.3%,25 mg·L、48 h的忌避率为18.2%.在同一质量浓度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对棉蚜的忌避作用增强.到第7天时,400 mg·L-1、48 h的忌避率为66.4%,25mg·L-1、48 h的忌避率为46.2%.处理第1天,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均未受到抑制,仅400 mg·L-1处理的蚜虫寿命减少.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逐渐下降,说明缩节胺处理对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的影响与棉花生长时间有关,同时缩节胺对棉蚜种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7.920%印楝素A干粉中分离出印楝素B,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42 μg·mL-1;处理后24 h和48 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0.18和0.22 μg·mL-1.印楝素B对大菜粉蝶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对大菜粉蝶幼虫非选择性AFC50为224.48 μg·mL-1.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处理后24 h,50、30、10 μg·mL-1的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的平均忌避率分别为86.24%、85.06%和70.83%;处理后48 h,其平均忌避率分别为67.70%、59.49%和59.74%.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更好的防治西花蓟马。[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印楝乳油(0.3%)和印楝素(62.73%)对西花蓟马作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的忌避活性。[结果]2种药剂均对西花蓟马成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随浓度的提高忌避率增大,都是选择性忌避效果好于非选择性忌避效果。选择性忌避试验中,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忌避率都是在48 h时最高,分别为63.93%、64.52%。田间试验表明印楝乳油比印楝素的忌避效果要好,忌避率都是施药后第1天最大,第3天有所下降,第5天和第7天又升高,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在第1天的忌避率分别为70.63%、58.33%。[结论]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均表现一定的忌避作用,印楝乳油比印楝素忌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蜡蚧轮枝菌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对烟粉虱的忌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蜡蚧轮枝菌Vp28菌株经察氏培养基培养后得到菌丝体培养物,通过苹取、浓缩得到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就不同浓度的Vp28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对烟粉虱成虫忌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湿下Vp28菌株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在试验设置的2000~6000倍液范围内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但随使用浓度的降低,对烟粉虱的忌避率呈线性下降。在甘薯、芥蓝菜、番茄、一品红等4种植物上的试验结果,该毒素粗提物对芥蓝菜烟粉虱的作用较明显,2000~4000倍液处理的忌避率可达65%~74%,在甘薯、番茄、一品红3种植物相同浓度范围处理的忌避率分别为56%~62%、55%~69%、45%~59%。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忌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95%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渍法提取得到高阿丁枫、紫茎泽兰、膏桐、辣蓼、竹柏5种植物的提取物,在室内对夹竹桃蚜的忌避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阿丁枫、紫茎泽兰和竹柏提取物的忌避效果较好,忌避率都超过50%.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膏桐和辣寥两种植物提取物的忌避效果较差,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前3种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忌避效果与后两种植物提取物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溶剂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inn.)浸提物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苦豆子浸提物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醇、甲醇、丙酮和去离子水苦豆子浸提物处理后的向日葵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0.83%、60.00%、55.83%和46.25%,但只有去离子水浸提物处理向日葵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种子的萌发率(70.00%,P<0.05);除甲醇的苦豆子浸提物加快向日葵种子的萌发进程外,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浸提物均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进程有延迟作用;不同溶剂的苦豆子浸提物处理向日葵种子后,种子的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小于对照种子的,但去离子水浸提物处理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与对照种子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8种中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24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mg/mL时,木鳖子和石楠叶的甲醇粗提物,木鳖子、鹤虱、石楠叶和蛇莓的氯仿粗提物,急性子和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虫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为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致死率为77.52%;瓦松的甲醇粗提物对螨的致死率最低,为9.52%。根据初步筛选结果,选取急性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和木鳖子的石油醚、氯仿粗提物做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性最强的为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其LC50值为0.539 5 mg/mL。  相似文献   

12.
山石榴果实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室温冷浸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等溶剂对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果实进行提取,其提取率分别为0.44%、1.80%和17.10%.拒食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mg/mL的质量浓度下,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拒食活性最高,24h非选择性拒食率达82.49%.对甲醇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和甲醇/水(体积比为10/3)的沉淀物中,质量浓度为10mg/mL时,正丁醇萃取物和甲醇/水沉淀物对小菜蛾幼虫24h拒食率分别为91.24%和96.77%.  相似文献   

13.
小桐子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家蝇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粗取,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小菜蛾和家蝇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子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2种试虫的杀虫活性均较强,其中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93.6%,最低的石油醚为78.9%;乙醇提取物对家蝇的胃毒效果最强,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最低,为58.3%。  相似文献   

14.
朱立军  唐士军  施丰成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02-5603,5746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差异。[方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①国内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②国内烤烟型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要明显低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国内混合型卷烟石油醚提取物要明显低于国外混合型和烤烟型,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③从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来看,四类卷烟要明显低于一、二、三类卷烟,一、二、三类卷烟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样品中石油醚含量明显低于国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紫茎泽兰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水果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浓度为25.00 mg/mL时,对香蕉炭疽菌、柑桔炭疽菌、疫霉、桔青霉的抑菌率分别为58.09%、40.34%、45.63%、27.59%,EC50值分别为16.79、29.73、26.86、53.20 mg/mL。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部分中石油醚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最高;石油醚萃取部分对香蕉炭疽菌的抑菌作用最好,EC50值仅为0.42 m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明中药商陆卤虫毒活性部位。[方法]干燥的商陆粉末以70%乙醇、80℃提取3 h,减压回收乙醇获商陆乙醇总提物。总提物溶于水,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萃取液获商陆乙醇总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以卤虫毒活性为评价依据,分别配制0.5、1.0、1.5、2.0 mg/m L溶液,测定其卤虫毒活性。[结果]石油醚相剂量组培养6 h后,各浓度组卤虫校正死亡率均达100%。采用正向硅胶柱5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石油醚—乙酸乙酯、3∶1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将石油醚相分成5个组分不同的部位,各部位的活性均低于石油醚相。[结论]商陆卤虫毒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相。  相似文献   

17.
烤烟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卷烟感官质量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烤烟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对口腔感受、喉部感受和余味整体感受均呈负面效应,且达到显著水平.也即石油醚提取物与卷烟感官口腔尖刺、口腔毛刺、喉部呛刺、喉部尖刺、鼻腔感受、干燥感均呈显著负相关,但是与卷烟劲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卷烟配方设计中,可以考虑选择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适宜的原料以保证卷烟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齿苋鲜样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9种极性不同的溶剂采用冷浸法对常用中草药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鲜样制备了提取物,研究了其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鲜样乙醇提取物在24和48h后对棉蚜的毒杀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0.84mg/mL(以鲜样计/mL,下同)和8.80mg/mL,丙酮提取物次之,拒食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在浓度为25mg/mL时对棉蚜的拒食活性最高,为70.56%。  相似文献   

20.
黄硬皮马勃提取物农用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黄硬皮马勃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方法]以1∶1的甲醇?氯仿对黄硬皮马勃实体进行3次冷浸,对其提取液进行合并和减压浓缩,获取总浸膏及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粘虫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在相同浓度下,黄硬皮马勃总浸膏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强于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及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在3种溶剂萃取物中表现出最强的拒食活性,在25 mg/ml的浓度下,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拒食率达80%;当浓度在10 mg/ml以上时,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 h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48 h校正死亡率则均超过80%,7 d校正死亡率均为100%;石油醚提取物对粘虫触杀作用较弱。[结论]黄硬皮马勃总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有较强的拒食和胃毒活性,石油醚能有效的溶解黄硬皮马勃总浸膏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