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0 %世高水分散粒剂是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三唑类内吸性广谱杀菌剂。该药剂除对卵菌亚纲引起的病害 ,如霜霉病等外 ,对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997~ 1999年我们用该药剂进行了防治草莓白粉病 ,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和梨树黑星病等 5种重要病害的试验。1 草莓白粉病  2 0 0 0、2 50 0倍液喷施 7天后 ,防治效果 (以病情指数计算 )分别为 90 5%和 89 8% ,比对照 (空白 )降低 83 8%和 81 6 %。经显著性测定 ,两个浓度处理均显著优于当地常规用药 12 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 0 0倍液。 10 %世高对草莓植株无明显抑制生…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14,(10):27
<正>由于草莓苗期病害的控制难度大,农药品种难选择,往往造成病害大发生。预防和控制草莓真菌病,既要有对路农药,还要有科学的施用技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草莓苗期和移栽期,主要以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发生最为普遍,如果防治不及时,常会使草莓苗全部被毁。一、草莓白粉病。其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可以在多种作物上发生为害,发病初期,病斑成白色粉状,随着气候温度的提高,病情发生加重,天气干旱更会加重发生,病菌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传播,侵染植株最适温为15℃~25℃,发病最适温为25℃~30℃。潜伏期5~10天。草莓开始坐果到采收均易发病,但  相似文献   

3.
人工草场红三叶草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贵州人工草场红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白粉病初侵染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病害流行的适宜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白粉病防治措施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适时放牧和刈割能控制其发生,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粉锈灵600~1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兴安县是南方葡萄生产大县 ,有“南方吐鲁番”之称 ,全县种植面积将近 0 33万hm2 。 2 0 0 1年 5~6月 ,该县葡萄霜霉病大流行 ,发生面积 0 2 8万hm2 ,占总面积的 84 0 %,发生程度为大发生 ,局部特大发生 ,为历年所罕见。1 历年发病概况葡萄霜霉病是当地一种常见病害 ,历年来自 5月初开始发生 ,6月底至 7月进入发病盛期 ,发生程度中等偏轻 ,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 4 0 %左右 ,采用一些常规药剂如代森锰锌、瑞毒霉等防治 ,可控制病情发展 ,对产量及树势影响不大。2 当年发病情况2 0 0 1年葡萄霜霉病始见期与历年相似 ,但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 2 0 0 0年 12月初调查南宁市郊区成片西贡蕉园 (1999年底种植 ,面积约 0 75hm2 ) ,发现有2 3%的植株发生枯萎病 ,2 0 0 1年 1月底再次调查 ,发病株增到 8%。现将病害症状、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症状  西贡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 ,是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 ,由于病菌产生毒素中毒所致。其假茎和球茎维管束由黄色到褐色病变 ,呈斑点状或线状 ,后期贯穿成条形或块状 ,根部木质导管呈红棕色并延伸至球茎内 ,后变黑褐色而干枯 ,叶黄 ,最后整株枯死。该蕉园以叶片倒垂黄化型为主 ,绝大多数是行将抽蕾的植株发病 ,病害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黄瓜的传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黄瓜生产的首要问题。为了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现将其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害种类和发生特点棚室黄瓜病害一般发生情况如下:苗期以猝倒病为主;成株期病害种类较多,以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生理性病害等发生较普遍,在个别地方黑星病、菌核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发生较重。1.猝倒病:为苗期主要病害,可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此病发展迅速,从个别发病到全面发病仅3~4天。低温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果业信息》2003,19(8):10-11
由于今年 3月底至 5月初降雨较多 ,2 0 0 2— 2 0 0 3年西班牙草莓业经济损失达 6 4 2 0 0欧元。此期正值西班牙草莓采收高峰期 ,降雨过多 ,影响草莓产量及品质。今年西班牙草莓还受到摩洛哥草莓的大量冲击 ,西班牙草莓业损失很大。2 0 0 2— 2 0 0 3年西班牙鲜销草莓产量为 18 2 5万t ,加工草莓 5 4 5 10t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了 10 %,收入下降了 17 5 %,投产面积比上年增加了 7 5 %。受降雨影响 ,今年草莓种植户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 4年 ,西班牙草莓种植户的种植效益连年下降 ,其中有 3年甚至还收不回成本。小规模草莓种植户受损…  相似文献   

8.
顺昌县元坑镇有大棚草莓60hm2,近年来白粉病为害极为严重。据调查,此病在各草莓产区和大棚设施栽培中发生较多,特别是在以“丰香”为主栽品种的地区已上升为最严重的病害,有的甚至造成毁园绝收,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1 发病症状 该病在草莓生长发育的各个季节,除根茎外的其他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育苗期和大棚盖膜后的产果期,为害叶片、叶梗、花、  相似文献   

9.
在凉山州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主要种植区,设置早播、中播和晚播3个播期,轮作、混播和单播3种植模式以及不刈割和刈割1~5次等农业措施,研究其对光叶紫花苕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斑枯病(Fusarium equiseti)和叶斑病(Septoria medicagi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与不同的农业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适宜的延迟播期、增加刈割强度、混播可降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中播的光叶紫花苕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较早播的分别降低了15.4%、43.5%和50.5%。光叶紫花苕刈割3次以上,各病害发病率降低至10%以下,甚至不发病。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光叶紫花苕与黑麦草混播的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8.2%、41.9%和25.6%;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轮作使光叶紫花苕斑枯病和叶斑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3.8%~30.6%和6.8%~19.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7.2~20.3和6.2~9.3,但对白粉病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白粉菌所引起的桑树白粉病(叶背白粉病)Phyllactinia Corylea(Pers)Karst(Ovulapiopsis Ulmoricapel)主要是在干旱的氣候,促进叶片硬化吋病害盛发,或因其他原因蓋使桑叶硬化而发病。目前广东蚕区这种病害非常普遍,在天气干旱的时节,因发生这种疾病而受到的損失是相当驚人的.但目前对这种病害尚未有一种較好的防治方法。为求得这一問題的解决,尋找出一种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防止病害的发生。我們在桑树发病初期与中期,作了硫酸鉀溶液对防治桑树白粉病作用的試驗。  相似文献   

11.
佟春艳  石凤翎  张雨桐 《草业科学》2023,(11):2860-2870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也是最广泛流行的植物病害之一,可以危害上万种被子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固氮能力强。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得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苜蓿白粉病症状、致病菌、发病条件等内容,为准确识别和诊断苜蓿白粉病,了解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及时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归纳总结了白粉病对苜蓿的危害及苜蓿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苜蓿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及品质。但目前苜蓿抗病基因克隆较少、抗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抗性种质资源缺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在深入了解苜蓿的白粉病抗性机制的基础上,将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挖掘抗病新基因,培育更稳定、持久的抗病新种质。本文旨在为苜蓿白粉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目的桑黑白粉病每年3-4月份在我区发生非常普遍,严重影响桑树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探索有效地控制和防治这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我们于1979年四月份在桑树严重发病期间,作了多菌灵药液对防治桑黑白粉病的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5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苯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7.78、22.51、9.05、3.52和3.17 mg/L,活性排序依次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苯醚菌酯,苯醚菌酯和肟菌酯的杀菌活性要显著高于嘧菌酯和醚菌酯。此研究结果可以为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植物真菌病害,是牧草生产中常见的叶部病害之一,直接影响牧草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牧草产业乃至畜牧业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牧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抗病机制、综合防治措施及牧草抗病基因相关研究现状,为我国牧草白粉病抗性机理深入研究、抗病新基因和抗源的发掘以及未来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引入草莓新品种‘宁玉’,对照品种‘宝交早生’和‘石桌一号’,开展了简易小拱棚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玉’较对照提早46-71d成熟,可溶性固形物8.7%,产量2867kg/667m2,理论综合产值达119286元/667m2,抗白粉病和炭疽病。综上,‘宁玉’草莓是一个早熟性好、丰产性强、商品果率高、品质优、香味浓、风味甜、抗病虫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对栽培技术要求也不高。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宁玉’草莓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产区白粉病的发生及其危害情况,本研究对张掖、甘南、武威和定西等市(州)主要燕麦产区进行了白粉病调查,同时采集病样对白粉病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除甘南州的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0.28和0.34;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甜燕麦’病情指数变化最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不同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甘肃省燕麦白粉病可能存在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lumeria.graminis(DC.)f.sp.secalis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共2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大庆地区苦荬菜主要病害种类,了解发病情况,为防治病害提供依据,通过实验室检验和田间调查,结果发现大庆地区苦荬菜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白绢病、病毒病。本文分析了6种病害发生期、症状和病原菌,以期为广大农牧民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果树信息     
美国草莓产量猛增由于气候条件有利 ,加上草莓种植面积增长了12 % ,达到 316 39hm2 ,2 0 0 4年美国草莓产量猛增 ,仅加利福尼亚州 (简称加州 )的草莓产量预计将达86 2 6万t ,创历史纪录。随着产量快速增长 ,加州草莓出口量也将增长。加州草莓主要出口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国和英国 ,其出口比例依次为 75 %、10 %、5 %、4 %和 3%。2 0 0 4年佛罗里达州的草莓种植面积下降 ,仅2 876hm2 ,但有利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州草莓产量仍然比上年同期增长 5 %左右。据www freshinfo com澳大利亚暴发柑桔溃疡病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柑桔园目前发现了柑桔…  相似文献   

19.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20.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1 症状及病原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叶片染病,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或幼叶上卷;果实早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与红色果实呈鲜明对比。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为Sphaerothecaaphanis(Wanr)Braun称羽衣草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温室、大棚里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