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酵母膏不同添加量对瘤胃真菌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培养,研究酵母膏的不同添加量对瘤胃真菌体外培养的影响。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0,5%,15%酵母膏,在39℃恒温培养,分别测定0,24,48,72和96 h 6个培养时间点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并分析培养96 h真菌培养底物中的粗蛋白,真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酵母膏添加量显著影响纤维素酶活(P<0.05),纤维素酶活在24、48 h时最高,随酵母添加量增大,培养底物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也明显增大,粗纤维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研究在精粗比为30:70(偏粗型)日粮类型条件下,不同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气量、甲烷产量、pH值和纤维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油添加水平的提高,产气量和甲烷产量逐渐降低,且各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H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添加水平在不同培养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上升,其中添加量为4%和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8%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培养24 h后.纤维降解率的抑制潜力8%水平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6%的添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2%和4%添加水平对纤维降解率的抑制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产气量、pH值和纤维降解率综合考察大豆油对瘤胃体外发酵和产气的影响,本试验得出大豆油的最适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3.
对蜡样芽孢杆菌YSQ08、角质蛋白酶、酶菌联合降解羽毛3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菌联合降解羽毛的效果更突出。深入研究蜡样芽孢杆菌YSQ08、角质蛋白酶添加顺序、菌培养时间以及酶添加时间对羽毛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菌+酶的方式能降解更多的羽毛,同时数据表明菌液在培养14h时产酶达到高峰,加入菌液后的24h再添加角质蛋白酶能保持其较高的活力。以pH值、羽毛添加量、酶添加量、菌液添加量、培养天数为试验因素,设计L_(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pH9.0、羽毛添加量3.0%、酶添加量2 000U/g、菌液添加量1.5%、培养时间为96h条件下,发酵结果最优,此时氨基酸含量为223.26mg/L,降解率为81.76%。菌+酶降解羽毛的方式为工业化处理羽毛废弃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按培养底物的氮源不同分为3个系列,分别为豆粕、麻饼和尿素—麻饼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试验组(烟酸添加量为450mg/kg)和对照组,再按不同培养时间分为11个采样点(0h、0.5h、1h、2h、4h、6h、8h、12h、16h、20h、24h),每个采样点有3个重复。在每一个时间点采样后测定其烟酸量,研究烟酸的动态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3种氮源日粮中添加烟酸后,在培养0~8h,烟酸的合成量均大于降解量。在培养12~24h,合成量均小于降解量。在不添加烟酸情况下,当培养0~8h时,烟酸的合成量均大于降解量。当培养12~24h,合成量均小于降解量。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在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高产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同一TMR配方日粮,试验组每天早班向TMR日粮车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前7 d平均添加量160 g/(头·d),接下来5 d平均添加量120 g/(头·d),之后每天平均添加量100 g/(头·d)。结果表明:在高产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能促进奶牛瘤胃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粪便性状;能提高奶牛产奶量,试验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多7.81 kg/(头·d),同比提高28%(P0.01);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优化了两株戊糖乳杆菌菌株Ind-1和Ind-3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培养条件,探讨了产EPS菌株在发酵乳中的保水能力.结果表明,在MRS基础培养基上,选用葡萄糖+乳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2%;初始pH值6.0,30 ℃下培养16 h,菌株Ind-1的EPS合成量达346.86 mg/L.选用葡萄糖+麦芽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选用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4%;初始pH值7.0,37℃下培养24 h,Ind-3菌株EPS产量达315.86 mg/L.添加菌株Ind-1和Ind-3到发酵乳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清的析出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麻饼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烟酸(450mg/kg)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酵底物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培养液中NH3-N浓度、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的降解动力学特征.体外试验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饲喂添加烟酸的麻饼型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烟酸可提高培养液NH3-N利用率;培养液中添加烟酸后瘤胃细菌N产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高于未添加组;培养液中原虫教在培养4 h时达最高值,且此时添加组原虫产量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组;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的产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而呈增加趋势;但丁酸量和乙酸/丙酸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二甲酸钾是近年来国内外重点研究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为了摸索其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对二甲酸钾不同添加浓度,通过单层平板扩散试验以及液体培养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发现实验设计添加量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镜检和计数没有指示菌出现。从经济上考虑,选择0.1%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AWE)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的筛选。AWE在每2g培养底物中的添加水平为0、0.67、0.75、0.83、0.91、0.99、1.07、1.15、1.23mg。结果表明:日粮添加AWE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菌体蛋白(BCP)含量,并以0.75mg的添加量效果最佳(P<0.05);添加AWE可提高NDF降解率,添加量在0.67mg时,可以极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NDF降解率(P<0.01);对培养液中的产气量和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根据各项测定结果综合分析,适宜的AWE添加范围为每千克日粮335~415m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以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混合天然牧草为发酵底物,添加不同水平的菜籽油,测定体外培养48 h后,各试验组的相关瘤胃发酵参数,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菜籽油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各试验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纤毛虫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适量添加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从产气量上看,添加7%菜籽油时,瘤胃累积产气开始下降,添加量为9%时,菜籽油对瘤胃累积产气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菜籽油的添加量不宜超过日粮的7%。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遗传背景和胎儿日龄对猪类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培养的影响,分别利用五指山猪(WZSP)和微型白猪胎儿为试验材料,比较了2种猪胎儿在EG培养方面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2种猪均得到了可以传代的EG细胞集落,得到的EG集落AP染色呈阳性,体外培养能形成类胚体,类胚体继续培养能分化成多种细胞。试验比较了5个指标:平均第1次出现EG集落时间(T1)、第1次出现大批EG集落时间(T2)、第1次传代时间(T3)、平均传代间隔(T4)及传代情况(P),结果显示,WZSP和微型白猪2个品系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WZSP和微型白猪都可以用来作为猪EG细胞建系的材料;分别采集第26、27、28天胎儿比较日龄对EG培养的影响。试验测量了不同日龄胎儿中肾大小,比较以上5个指标,观察胎儿日龄对建立猪EG细胞系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6、27、28天胎儿在EG培养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及接种量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LM90在各培养条件下的D600nm值,分析了不同的温度、NaCl浓度、pH,以及温度(0~40℃,梯度为10℃)、NaCl浓度(3%~8%,梯度为1%)、pH (6~9,梯度为1)的交互作用下LM90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菌株的对数增长期为8~16 h,稳定期为16~20 h,20 h以后进入衰亡期;菌株在NaCl浓度为0.5%~4%时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对LM90有极显著影响(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温度、NaCl浓度、pH等因素对LM生长的影响及LM抗环境胁迫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90) strain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oculum size,the D600nm value of bacteria culture broth were measured,the growth status of LM90 under different NaCl concentration,pH value,temperature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NaCl concentration (3% to 8%,1% for per gradient),pH (6 to 9,one for per gradient),temperature (0 to 40℃,10℃ for per gradient) had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in the logarithmic phase when culturing for 8 to 16 h,then entered the stationary phase when culturing for 16 to 20 h,and finally went to decline phase when culturing after 20 h. It could grow well when the NaCl concentration was 0.5% to 4%. Its optimum growth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7.5 and 37℃,respectively.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each two factor had been analyzed by variance analysis of SPSS software,and it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 <0.01).The study lay a foundation for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LM90 growth and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相似文献   

14.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匡群  孙梅  施大林 《饲料工业》2005,26(10):36-39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RDPB,g·kg-1 DM)对瘤胃发酵、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美国Ankom产气系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配置6种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分别为日粮1(-20 g· kg-1 DM),日粮2(-10 g· kg-1 DM),日粮3(0 g· kg-1 DM),日粮4(10g·kg-1DM),日粮5(20 g·kg-1 DM)和日粮6(30 g· kg-1 DM),每组2个重复,培养期为24 h.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6种类型日粮发酵液的pH、乙酸/丙酸、产气量和CH4产生量表现为日粮3(P<0.01)或日粮4(P<0.01)值最低.(2)挥发性脂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氨氮的浓度随着瘤冒降解平衡值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改变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可以影响瘤胃发酵.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对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原虫数量无显著影响.(3)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值影响不同时间点甲烷的浓度和24 h甲烷产量.其中以日稂4(P<0.05)甲烷总产量最低.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改变日粮RDPB影响了瘤胃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CH4产生量,综合考虑其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体外产气条件下适宜的RDPB水平为0~10g·kg-1 DM.  相似文献   

16.
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常用的潮霉素(Hyg)、遗传霉素重硫酸盐(G418)和除草剂(Basta)等3种筛选剂,不同浓度下的不同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生根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种筛选剂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效果。使用75mg/L G418筛选培养20d,50mg/L Hyg筛选20d或20mg/L Basta筛选40d可完全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使用60mg/L G418,40mg/L Hyg或10mg/L Basta筛选培养约20d可完全抑制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而使用60mg/L G418,50mg/L Hyg或10mg/L Basta筛选培养20d可完全抑制再生植株的生根。3种筛选剂中以Basta对芒植株再生各个阶段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Hyg的抑制效果次之,G418抑制效果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了具有良好细胞粘附活性的重组家蚕丝素-RGD融合蛋白质(Silk-RGD),探讨了其盐析的工艺条件。研究发现,在融合蛋白等电点pH8附近,当硫酸铵在溶液中的饱和度较低(10%)时,其蛋白质沉淀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硫酸铵的饱和度升至20%时,蛋白质沉淀量不再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与低饱和度硫酸铵时相比,沉淀量明显增加;当硫酸铵的饱和度升至30%或以上时,沉淀中杂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不利于目的蛋白的纯化。Silk-RGD融合蛋白相对合理而且易操作的盐析纯化条件为:pH8,硫酸铵在溶液中的饱和度为20%,室温(约20℃)。利用该工艺条件,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Silk-RGD融合蛋白,从而满足新型材料规模化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VDC-JXA1株单克隆抗体,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VDC-JXA1株免疫BALB/c小鼠,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2株分泌PRRSV膜基质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D12、5H5,经鉴定其抗体亚型分别为IgG2b、IgM,2株均为κ链,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107和1∶105。该单克隆抗体与PRV、PPV、PCV、CSFV、JEV无交叉反应。作者成功制备了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VDC-JXA1株膜基质蛋白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蛋白质资源,本试验以“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青干草为原料,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叶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预浸时间、絮凝温度6个因素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四因素(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絮凝时间、pH、加盐量.当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pH为4时是叶蛋白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包括三部分 :第一个试验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 ( 0 .2、0 .3、0 .4与 0 .5g)与缓冲液种类(McDougall缓冲液与磷酸盐缓冲液 )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二个试验研究了缓冲液pH值 ( 7.0、7.5与 8.0 )与Ca2 + 浓度 ( 3 4 0、680与 2 0 0 0 μmol/L)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三个试验研究了离体培养时间 ( 3、6、9、1 2、1 5、1 8、2 1与 2 4h)对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筛选的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适宜条件为 :0 .4 5g小肠液冻干粉 / 0 .56g饲料 ,McDougall缓冲液 ,pH =7.5,Ca2 + =680 μmol/L ,3 9℃ ,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最佳培养时间不同 ,分别为 1 2与 1 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