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场粪便污染已日益严重,如何利用这些废弃物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牛粪和鸡粪为主要原料,经过接种EM活性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腐熟,以缩短发酵时间为目的,分别对原料的含水量、原料翻堆次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料含水量在60%~65%,翻堆时间以45min/次为宜。发酵的腐熟度指标变化:(1)原料体积和重量减少1/3~1/2;(2)质感松软,颜色为暗棕黑色,无不良气味;(3)微细颗粒小于0.25mm,符合有机肥生产标准;(4)发酵自然温度稳定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评价指标,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等的变化规律及抗盐碱菌剂存活率。结果表明:(1)接种发酵菌剂Ⅰ和发酵菌剂Ⅱ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菌剂提前4 d, 5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延长6 d,高温持续期为21 d,最高温度提高12.63℃~13.6℃;(2)发酵22 d时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均高于85%;(3)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总腐植酸含量高于不接种菌剂处理;(4)从保存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养分含量方面考虑,发酵时间最长为27d;(5)T2和T3处理的抗盐碱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在48 d达到0.4×108/g以上,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机肥中的标准。综上所述,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牛粪发酵速度,有利于堆肥腐熟及无害化。发酵菌剂未影响抗盐碱菌剂的繁殖生长,发酵产物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切割长度和含水量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制备优质青贮饲料提供数据依据。试验以原料切割长度和含水量为试验因素,切割长度设置L1=1~2cm、L2=3~5cm2个水平,含水量设置W1=65%、W2=70%、W3=75%3个水平,共6个试验组,每组3次平行,在发酵60d后开袋,测定各试验组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原料切割长度为1~2cm、含水量为70%的青贮饲料试验组的感官评分为19分,优于其他试验组;同时,随着原料切割长度的增加,各试验组的乳酸、乙酸、干物质、粗蛋白、可溶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p H值、丁酸、氨态氮/总氮、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升高,各试验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而随着原料含水量的增加,各试验组青贮饲料的乳酸、乙酸含量逐渐升高,p 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降低,氨态氮/总氮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含水量为75%时丁酸含量较高。综合各项指标,在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原料切割长度选择1~2cm、含水量选择70%时,青贮饲料在感官品质、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牛粪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牛粪的有效措施。以新鲜牛粪和稻壳为发酵原料,借助翻堆通风方式进行牛粪好氧发酵试验。A组将牛粪与稻壳按4:1的比例混合,添加3‰发酵菌剂;B组在牛粪中直接添加3‰发酵菌剂;C组仅为牛粪发酵,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A组堆肥的C/N比提高到25.48∶1。堆肥含水率、有机质、C/N比值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由快到慢的依次为A、B、C组。A、B组C/N比降低到16∶1以下分别在堆肥第28、35d,而C组在第35dC/N比仍为17.40∶1。3个组pH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总腐殖酸的含量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A、B两组大于C组;但总腐殖酸占总有机碳比率呈增加趋势,A、B、C 3组发酵前后对比分别提高了40.28%、23.44%、21.67%。(3)堆肥后A、B、C组分别在第5、9、11d温度上升到55℃以上,且维持55℃以上达到25、18、14d。(4)经35d发酵处理后,A、B、C 3组的堆肥有机质、pH、重金属、总养分均符合有机肥标准NY525—2012。综合各项物理化学指标,添加稻壳和发酵菌剂有利于牛粪的腐熟。  相似文献   

5.
添加不同比例油菜秸秆对猪粪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猪粪和油菜秸秆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通过油菜秸秆的不同添加量调节堆肥中的C/N,利用不同C/N在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发芽指数、全氮、有机质和pH等参数,探讨了不同C/N对猪粪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生物菌剂、翻堆间隔天数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C/N为22.72即猪鲜粪:油菜秸秆为6.5:1(质量比)时...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优化,逐级递进法,对豆粕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豆粕为原料,以益生蜡样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作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其对发酵产物酸溶蛋白和总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固体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菌种比2:1(蜡样芽孢杆菌菌液:粪肠球菌菌液=2:1)、发酵初始含水量45%,发酵时间54 h、好氧与厌氧时间比2:1,在此发酵条件下酸溶蛋白达到14.95%、总有机酸2.47%、抗原蛋白降解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抽穗期燕麦为试验材料,自然晾晒条件下设置0h (W0)、4h (W4)、8h (W8)等3个萎蔫时间,调节水分(W0,75%~80%; W4,70%~75%; W8,60%~70%),实验室袋装青贮,评价了萎蔫处理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W0或W8,W4处理的青贮饲料p H值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降低(P0. 05),而乳酸、总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 05),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川西北高寒牧区饲草萎蔫过程中,较强紫外线辐射致使原料附着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萎蔫处理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青贮发酵。因此,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70%~75%。  相似文献   

8.
(一)玉米秸秆发酵养鹅按发酵100千克秸秆饲料计算:(1)30千克玉米糠麸中加入0.2千克秸秆生物制剂,并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并加入生物制剂的玉米糠麸再加入到69.8千克秸秆粉中,并继续搅拌均匀;(3)拌匀后加入适量的水(加水量以用手攥滴水为宜),冬季加温水30~50℃,装入缸窖及池等,也可用塑料袋直接封严发酵;(4)发酵时间,5月中旬~10月中旬2~3天,10月中旬~5月中旬5~7天;(5)用发酵的饲料喂1月龄以后的鹅,量由少至多,以后逐渐增加到50%;后备鹅3~5月龄可全部用此料。种鹅在产蛋期可用70%的量另加30%的料,配方是:15%的葵花饼、4%骨粉、10%玉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平菇PL-01、黑曲霉M6.300、里氏木霉多菌株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的固态发酵条件,本试验对玉米秸秆固态发酵过程中原料的初始pH、含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原料初始pH为5.5,原料含水量为65%,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20 h。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联合发酵菌株滤纸酶活力(FPA)为13.57 IU/g。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4.2.2.3槽式堆肥槽式堆肥是将堆料置于发酵长槽中,通过可控通风与定期翻堆相结合进行好氧发酵。轨道由墙体支撑,在轨道上有一台翻堆机。堆料被布料斗放置在槽的首端或末端,随着翻堆机在轨道上移动、搅拌,堆料向槽的另一端位移,当堆料基本腐熟时,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