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斑紫菜栽培业是江苏省海水增养殖的支柱产业。目前,省内栽培区紫菜的种质性状退化和品种混乱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了产业的经济效益,还给加工、贸易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解决条斑紫菜的种质问题显得十分迫切。条斑紫菜种质污染的发生,会干扰良种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2.
紫菜的成熟收割是整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紫菜的采收方法和技术,关系到紫菜的产量、质量和产值。目前,我国的紫菜栽培业,在育苗、栽培和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栽培管理期间的重要一环的采收技术相对滞后,尚难改变严寒季节的手工操作,这种相对落后的现状制约了紫菜业的发展。采收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紫菜种质库(以下简称种质库)前身为江苏紫菜良种场,1995年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水产原(良)种鉴定委员会”上,被确定列入国家第二批水产原(良)种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410.67万元,1999年12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2000年1月农业部批准江苏紫菜良种场为国家  相似文献   

4.
杨国华 《科学养鱼》2001,(11):14-15
启东市濒江临海,滩涂平坦,潮流畅通,气候宜人,滩涂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自70年代初由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帮助试养条斑紫菜成功以来,我市的紫菜栽培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紫菜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创汇一条龙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年产值超亿元,成为了我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特色产业。一、我市紫菜栽培业的现状我市是江苏乃至全国的条斑紫菜主要产地之一,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自2000年10月下旬开始,各栽培海区的栽培网帘不同程度出现掉苗、病烂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紫菜种质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设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院内。1999年经农业部批准建立。种质库集紫菜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鉴定、保存工作和栽培种质制备保存、研究、生产推广于一体,通过对栽培种质高产、优质、抗逆等特性的培育、优选和强化,实现紫菜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永续利用。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建有2300m2的综合工作楼,设有种质设备、种质保存、种质扩增、种质鉴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档案资料、技术培训等机构,配备了显微摄影系统、PCR仪、电泳图像分析系统、超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国华 《海洋渔业》2001,23(4):166-168
江苏省启东市濒江临海,滩涂平坦,潮流畅通,气候宜人,滩涂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自70年代初由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帮助试养条斑紫菜成功以来,我市的紫菜栽培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紫菜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创汇一条龙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年产值超亿元,成为我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特色产业。 一、启东市紫菜栽培业的现状 我市是江苏乃至全国的条斑紫菜主要产地之一,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至今已有近三十  相似文献   

7.
渔业动态     
<正> 国家级江苏紫菜良种 场建设项目通过评审 在大型海藻栽培中,紫菜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年产紫菜1.3万t,排名世界第二,主要栽培品种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其中条斑紫菜3000t,而它的年产值占紫菜总产值的50%以上。 紫菜独特的繁殖和生长习性显示,紫菜虽有大量配子发生,但仍具有高度自交或近交的倾向,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无意的或习惯性的生产操作,可迅速使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丧失,二三年  相似文献   

8.
正在江苏沿海地区,条斑紫菜的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而坛紫菜栽培主要集中在福建等南方沿海,其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5%以上。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地区就开始进行南菜北移,但坛紫菜育苗技术问题、壳孢子采苗问题、坛紫菜栽培产量问题、加工出口问题等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和市场的开放,到2014年,连云港地区坛紫菜栽培面积猛增到近万亩,2016年坛紫菜栽培面积增加到数万亩。  相似文献   

9.
紫菜     
《海洋与渔业》2008,(5):31-31
【品系来源】自然野生或养殖性状良好的紫菜。上海水产大学利用自然的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通过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l生生殖等技术,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选育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坛紫菜新品系,如“申福1号”、“申福2号”等。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院内的“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率先开展紫菜遗传学与育种学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紫菜种质保存与应用技术体系,有效改善了紫菜栽培生产种源混乱、种系品质低下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紫菜种质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紫菜种源质量入手,对紫菜种质的制备、保存、扩增、应用及评估进行了研究,并对紫菜良种种质在栽培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农业部批准,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立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现已保存了以条斑紫菜为主的600多株(系)栽培种质或育种材料,仅2008、2009年2个生产年度,  相似文献   

12.
<正>育种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3年采自青岛的野生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为育种基础种质,经γ-射线人工诱变和强光胁迫处理后获得第1代品系丝状体,随后通过无性生殖途径获取纯系种质,以生长速度和色泽为主要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条斑紫菜品种相比,产量提高10.0%以上,藻体紫褐色,色深具光泽,单孢  相似文献   

13.
苍南县条斑紫菜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紫菜生物学特点,探索引进条斑紫菜在浙闽沿海进行紫菜两茬栽培已有过多年的努力。本文报道2006—2007年从江苏启东引进条斑紫菜在苍南县栽培试验结果:条斑紫菜适宜生长期在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快速生长期约60d,水温在12℃以下,亩产鲜菜318kg,达到原产地江苏启东中产水平;国家紫菜种质库90A004和苍南本地种可作为今后适养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条斑紫菜冷藏网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条斑紫菜栽培生产近几年来面临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是原藻质量和产量下降,绿藻等发生频繁.病害也时有发生,栽培产量最低年景每亩还不到73公斤压水鲜菜。受原藻产量的限制,现有加工机械的实际加工产量仅为其加工能力的一半左右。生产效益的下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条斑紫菜栽培生产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在调查紫菜病烂原因的同时,于1995~1997年在南通东朋水产品有限公司和南通光华水产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潮间带菜班紫菜半浮动筏式冷藏网栽培试验。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l冷藏网技术的实…  相似文献   

15.
江苏文玲是我国文蛤中的上品,是该省沿海滩涂中最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年产量占全国文蛤总产量的50Oh。随着文蛤增养殖事业的发展,文蛤苗种的需求量日趋加大。但由于滥捕、环境污染等种种原因,文蛤苗种资源严重裹退,已不能满足增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为有效保护文蛤种质资源,防止养殖良种性状变异和退化,合理和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文蛤苗种,推动文蛤种质资源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根据这个省文蛤养殖实际情况,经研究并报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启东市吕四港镇建立江苏省文蛤良种场。该场为全民事业单位,挂靠在该省海洋…  相似文献   

16.
骆其君  龚小敏 《水产科学》2004,23(10):16-17
紫菜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沿海渔民经济重要来源。在长江以北栽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长江以南以栽培坛紫菜(P.haitaneus/s)为主。浙江省的坛紫菜栽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不稳定现象,其中,能否提供优质的种苗是关系到栽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条斑紫菜是黄渤海沿海主要栽培种类,而江苏连云港是主产区,从苗种生产、海上养殖到紫菜加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商业化程度较高~([1-3])。条斑紫菜壳孢子作为紫菜叶状体的苗源是人工育苗的关键,壳孢子的质量、放散的数量、附着效果直接影响到紫菜育苗效果,从而对紫菜苗种质量和养殖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开展对紫菜采苗期间,壳孢子放散和附着研究非常必要。2017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18.
王文磊  徐燕  纪德华  谢潮添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4-119104
大型海藻栽培业是全球最活跃的渔业产业之一,近二十年增幅是整体渔业增幅的两倍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中国大型海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9%,海带、紫菜、裙带菜、龙须菜以及羊栖菜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芯片”和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大型海藻产量99%来自人工栽培,这更体现了新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但目前经过审定的大型海藻新品种仅有24个,约占海水养殖新品种的18%,与其产量占比并不匹配。为此,本文介绍了大型海藻产业的特点、近60年育种技术进展和育种成果,并针对大型海藻育种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型海藻育种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带来经济下行的影响逐渐消退,江苏紫菜等外向型渔业经济复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苏紫菜产业积极出口创汇,实现沿海居民收入和贡献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其地方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江苏省是条斑紫菜的主产区,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95%以上[1],现今已形成连云港、南通和盐城三大紫菜经济圈,出口规模占国际市场总量的一半,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虽然江苏紫菜国际市场规模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20.
大房刚 《现代渔业信息》1993,8(12):29-30,28
日本国东京山本紫菜研究所所长、农学博士大房刚氏,是中国藻类栽培工作者的同行朋友,曾多次访问我国,对中国海带产品的消费、坛紫菜的加工提出建设性意见;1988年1月11日至23日曾到上海水产大学作为期两周的讲学。讲学后考察了江苏省的启东、如东两县的紫菜养殖和加工现场,和有关人士进行了座谈。回国后笔者寄了一份《访问中国江苏省紫菜产地考察报告》,对两县紫菜的栽培和加工提出了:关于养殖技术;紫菜的采摘和鲜菜保存;加工;菜饼的分级和质量险查;两次干燥;扩大消费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设,本人在《浙江海水养殖》杂志上,摘要进行过介绍。最近,大房刚氏在日本《紫菜和海藻》杂志1993年42号上发表了題为《日本、韩国、中国的食用海藻生产量以及世界海藻资源量和中国海藻制品产量》的报告,经作者同意,推荐给贵刊转载,供我国藻类栽培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参考。中国藻类学会理事林增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