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原理,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如流动相、固定相载体、柱温、柱长及柱内径和透射光波长等等;同时也综述了国内外在中、西药成分检测和机体内、外药物残留测定中诸因素的优化筛选;最后笔者结合目前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HPLC在与其它先进技术联用中的应用展望及应克服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2.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新 《水产学报》2006,30(6):812-817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含量,选用河豚Takifugu)和织纹螺(Nassarius)为主要研究对象,样品先由0.1%乙酸提取,经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庚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应用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分离河豚毒素,采用在线柱后衍生系统,在110 ℃高温和4 mol·L-1 NaOH强碱条件下,将河豚毒素衍生化成具有荧光特性的C9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河豚毒素在5~1 6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7;1、2、8 μg·g-1,3个浓度水平添加样,日内和日间的回收率为80.9%~91.2%、相对标准偏差为1.93%~5.57%;方法定量限为1 μg·g-1;从添加样色谱图上看,河豚毒素目标峰附近没有干扰峰,定性准确性好。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小鼠生物法检测同一阳性河豚样,检测结果一致性好。实验结果表明,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 ,定量确认方法一般有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机 (GC -MC) ,液相色谱—质谱联机 (LC -MC)等方法 ,本文采用GC法 (ECD)研究测定了鱼虾肌肉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用乙酸乙脂提取样品中的氯霉素 ,经去蛋白质 ,脱脂 ,过C18柱后 ,用BSYFA -TMCS衍生后进样。方法的回收率为 6 4 5± 8 7% ,检测限为 0 1~ 1μg/kg。  相似文献   

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促排卵素3号的含量,采用C18反相柱,通过对流动相和检测波长的筛选,取得了良好的回收率和线性关系,建立了促排卵素3号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大环内酯类药残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检测不同基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残留采用的各种提取和净化方法;分析比较了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效价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测定法等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认为采用HPLC和HPLC-MS法用于检测多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能够很好地满足标准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水产品等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常用的分析方法和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和比较了毛细管电泳法、微生物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特点。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是当前检测磺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方法。同时,对包括固相萃取、分子印迹等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和优化样品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条件。试验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6种磺胺,用PEP-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2%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混合液,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4.6mm×250mm);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0nm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磺胺的检出限为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6.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可用于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流动相稀释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HSS T3(1.8μm,2.1×10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与0.2%甲酸水,检测波长范围270nm,柱温40℃,进样量为4μL,磺胺类药物在0.01~0.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准确地判断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并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水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分别比较C18柱、氰基柱(CN)和强阳离子交换与反相C18混合填料柱(CR)3种色谱柱及其相对应的流动相对三聚氰胺的保留和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以甲醇和5mmol的挥发性离子对试剂全氟庚酸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三聚氰胺在C18柱中能得到较好地保留和分离。该研究拓宽了C18柱在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范围。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喹诺酮类药物及其使用现状;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指出,在水产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中,固相萃取法和QuEChERS萃取法用于样品前处理,成本低、效率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效液相色谱法仍将是检测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硝唑片的含量,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用于甲硝唑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围绕水产品中粘菌素、杆菌肽及维吉尼霉素药物残留的检测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和饲料中这3种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微生物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认为HPLC法和Lc—MS法比较适合于水产品中这类药物残留的定量和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水产品中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检测,旨在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检测限、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精密度和方法比较2种检测方法,同时对22例市售水产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HPLC-MS/MS法检测灵敏度高于HPLC法,且可快速、准确进行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检测。两种方法对恩诺沙星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69,但HPLC检测数据低估于HPLC-MS/MS的2%。由于HPLC-MS/MS检测成本高,因此HPLC法可作为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初步筛检方法,而HPLCMS/MS法能准确定量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  相似文献   

14.
组织了6家实验室进行协作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鱼粉组胺的含进行统计分析6家实验室采用的方法涵盖了组胺检测常用的HPLC方法实验数据为评价鱼粉组胺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了解内相关实验室组胺检测能力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吴皓  沈小英 《水利渔业》2006,26(4):104-106
鱼体内的药物残留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人们建立了许多测定鱼药残留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就是其中之一。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鱼类抗寄生虫药物、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检测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优化了检测过程中的提取方式、硼氢化钾用量、蒸馏温度、固相萃取柱选择和流动相选择等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因素。样品经匀浆与超声相结合提取,用质量分数为6%的硼氢化钾还原,40℃真空蒸干,PRS固相萃取柱净化,所得样液以V(乙腈):V(乙酸铵)=75?25的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回收率高,且前处理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11)
<正>"瘦肉精"猪肉问题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它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从而造成人类社会食品安全隐患。如何检测饲料中是否有"瘦肉精",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是每个畜牧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等仪器测定方法的假阳性率低,但检测过程比较繁琐,并受到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TTX的微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快速、微量检测河毒素方法。使用WaterspicoTagTMFAA色谱柱;以5%乙腈中含0.005N三氟乙酸和0.005N乙酸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10nm。该方法在25ng/ml~300ng/ml线性范围内峰面积响应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最低检测线为1ng。该方法可简便、快速、微量、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河毒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萃取回收和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鳗鲡血浆和肌肉中乙胺嘧啶的方法。结果显示:在柱温30℃、检测波长236 nm、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体积比为15∶85∶0.25和流速1.0 mL/min的色谱条件下,在设置鳗鲡血浆及肌肉中乙胺嘧啶浓度分别在0~5.0μg/mL与0~2.0μg/g范围内,相关曲线方程分别为y=766.68x+9.2511与y=853.96x+8.0956,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9。在萃取回收中,向血浆和肌肉样品中分别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再分别用乙腈、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0∶1和5∶5的混合液萃取两次,回收率均达80%以上,日间、日内变异系数均低于3%,最低检测限可分别达0.005μg/mL和0.005μg/g。  相似文献   

20.
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华  王庆贺  郭霞  黄德凤 《水产科技情报》2009,36(4):189-191, 194
综述了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各种检测技术,包括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免疫分析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