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1病原特性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为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羊以口腔、嘴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痂垢为主要特征。该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一般羊群多呈群发性流行,且以3~6月龄以下的羔羊和幼龄羊最易感,未接种羊传染性脓疱病疫苗的成年羊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山羊的传染性疾病,俗称"羊口疮"。该病的特征是患羊唇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厚痂,重症病羊采食困难,逐渐消瘦,部分病羊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1流行病学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体是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属。该病毒在上皮细胞浆内繁殖,其所有毒株的抗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是以羊口唇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并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又称羊口疮。它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感染本病。近年来由于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只流动的增加,羊传染性脓疱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1临床症状1.1常见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山羊,绵羊少见。病初山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或吮乳,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或称"烂嘴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通常危害绵羊和山羊[1].临床特征表现为羊的口唇内外皮肤和粘膜形成红斑、丘疹、水泡、脓疱、溃疡,最后形成疣状厚痂[2].马山县是广西养羊大县,年山羊存栏量约18万只,但本县一年四季都有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春秋季节呈群发性流行,常见于断奶前后的羔羊,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作者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发病羊进行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叫羊口疮,盛夏之季是该病多发季节,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黏膜是主要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又名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痘病毒科的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一种绵、山羊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羔羊多为群发流行.本病在甘肃省流行较为广泛,肃南县是高发区之一,最早发生于1969年.几十年来肃南县虽然采取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病每年都给当地牧民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探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规律,笔者于2005-2006年,对肃南县康乐乡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也称羊口疮病毒)所致的山羊、绵羊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在病羊的口唇等处粘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痂。2003年我区从外地引进种羊后,各镇相继发生羊传染性脓庖,现将诊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脓疱病简称羊口疮,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状,其表面呈绳索结构,上下以若干“8”字形交织排列,颗粒外面有一层膜。该病毒可在牛、绵羊、山羊的肾细胞以及犊牛和羔羊的睾丸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夏季干痂在阳光下暴露30~60天丧失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经秋、冬、春三季仍有传染性;干燥的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用大黄和高锰酸钾治疗羔羊口疮赵海燕(乐都县高店乡兽医站,810702)羊口疮又名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羊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口疮病毒引起。多因羊舍或产羔棚舍污秽不洁、阴暗潮湿、窄小拥挤、通风不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若不及时...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口疮” ,现代兽医学叫做“口膜炎”。是口和口腔皮肤黏膜形成以红疹、脓疱、溃烂、结痂为特征的传染病。幼小羊发病较多 ,成年羊同样有易感性 ,常以春秋季节群发流行 ,呈散发性传染。我场 9个分场养羊发展到 6 0 0 0多只 ,从 2 0 0 0年以来 ,每年羊群中有不同程度的健康羊患病 ,共治疗 10 0多只 ,疗效确实 ,并取得一定经验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病因 羊传染性脓疱病 ,是由脓疱病毒引起 ,这种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 (orfuirus)属于痘病毒科 ,副痘病毒属 (parapoxuirus)。由带毒羊或者通过将健康羊置于曾有病羊用过的圈舍…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5羊口疮5.1概述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羊以口唇等处的皮肤和黏膜出现红斑、丘疹、脓疮、溃疡和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春秋两季多发于3~6月龄的羊,该病成年羊也可感染,但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羊的主要疫病之一。病原为羊口疮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主要侵害羊的唇、齿龈、舌、鼻、耳、蹄、乳房等部位,以受损皮肤、黏膜形成红斑、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严重时溃疡蔓延至舌及喉部,引起病羊采食困难,逐渐消瘦,部分病羊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细胞弱毒苗对山羊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病 (CE) ,俗称“羊口疮 (Orf)”,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病毒 (CEV )所致的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极高的羔羊发病率严重制约着养羊业健康发展。因该病病原存在多种不同毒株 ,故而寻求一种能保护不同地方毒株的统一有效的预防途径一直是兽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所有养羊地区均有本病流行,国内也存在,尤其在西北牧区,在羊群中蔓延流行,羔羊多为群发,以口唇等处皮肤黏膜形成痘疹、脓疱、溃疡和  相似文献   

16.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庖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我镇山羊圈养示范户有两户曾经发生流行,现将发病及山羊传染性脓疱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镇坡那村黄某饲养山羊多年,从没有发生过此病,2008年11月他改变传统的放养方式进行圈养,并于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绒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又叫羊口疮.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是主要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绒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又叫羊口疮。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是主要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此病在农户养羊中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 ecthyma)、羊口疮(Sore mouth)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Scabby mouth)、羊溃疡性口炎(Orf)、羊传染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羊口疮病毒(Orf virus)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口腔粘膜发生脓疱、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传染病[1]。  相似文献   

20.
正羊传染性脓疱,俗称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典型特征是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有丘疹、脓疱、溃疡,破溃干燥后形成疣状厚痂。羔羊多发且多为群发,成年羊多散发。本文从病原、症状、剖检、类症鉴别和预防等方面对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生、诊断和预防进行了阐释。1流行特点传染性脓疱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对外界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干痂中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经30~60d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