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良药用水保植物一冬凌草刘启慎(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冬凌草属唇形科,碎米桠属,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省。济源市、辉县市山区有野生分布和人工栽植,面积7000余亩。1形态特征冬凌草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相似文献   

2.
从原地保护、异地保护和人工培育等方面介绍了灌阳县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现状,结合内因与外因,分析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致危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与措施,以期为其它地区保护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红花尔基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内铆钉菇的生长现状,从保护和开发铆钉菇资源入手,提出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的措施及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的樟子松林保护培养措施、人工孢子接种、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移植栽培等人工促进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加强科研和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次生林森林生态环境,运用人工辅助手段措施,改建、改培营建野生五味子、山葡萄、猕猴桃等藤本经济植物果园,力争达到高产、高效的次生林地经营模式;使野生资源得到保护,果品质量得到保障,林木资源得到保护。林业职工增加家庭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凉山州野生薇菜资源调查、保护、人工培育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野生薇菜"采半留半、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分蔸利用技术,"合理密植、中度遮荫"人工培育技术,"适时采收、采6留4"采收技术,及薇菜粗加工流程等野生薇菜人工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凤城山花椒野生资源不足的现状,在加强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开展山花椒人工繁育措施,增加林区经济创收渠道,文章重点阐述了山花椒的育苗及造林技术,可为从事山花椒研究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也可作为林农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具有53属114种,其中附生兰84种,地生兰30种;60%以上的兰科植物分布于海拔700~1 200 m热带山地雨林中。由于过度无序开发,尖峰岭林区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工培育研究以及依托旅游发展兰花产业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南方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福建省南方红豆杉天然资源的储量、分布状况、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对南方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人工规模化繁殖栽培及其进一步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是一种珍稀药用植物。介绍蚬壳花椒的物种分类及其地理分布范围,总结我国蚬壳花椒遗传多样性及人工栽培的最新研究进展。蚬壳花椒在我国分布广阔,但资源趋于濒危,因而其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与人工栽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但目前只在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种子萌发特性以及组织培养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应在野生种质资源调查、实生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以及丰产栽培等方面加强研究,完善和建立蚬壳花椒人工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黄菠萝野生资源严重缺乏,人工栽培前景广阔,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分析了黄波萝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探讨了黄波萝人工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黄菠萝野生资源严重缺乏,人工栽培前景广阔,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分析了黄波萝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探讨了黄波萝人工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白首乌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特别是在治疗肾病方面有特效,民间用量越来越多,药源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资源渐少,又无人工实生栽培技术,为了能够及时保护发展野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白首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该文论述了白首乌人工实生繁育栽培技术,如种苗繁育方法、田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对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林下栽培的选地、立地条件、土壤、播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提出规范措施,为辽东山区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及林下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严寒  翁海龙  孙楠 《林业科技》2019,(1):22-23,43
以林口林业局青山林场野生蓝靛果为研究对象,选取全光和林下两个经营类型,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生蓝靛果在林下的草本和灌木的物种数、林下更新、物种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全光下的野生蓝靛果,说明适宜的郁闭度有利于丰富野生蓝靛果林下植物多样性。建议在野生蓝靛果经营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人工辅助措施进行干预,达到扩大野生蓝靛果资源,增加林下经济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山野菜属药食两用植物,在辽东地区人工栽培广、种类多,由于人们在栽培生产过程中忽略了其野生性和纯洁性,使山野菜无公害、纯天然性逐渐消失。文章通过对当地山野菜资源栽培情况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性人工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医学是少数民族文明的一块瑰宝,保护民族药用植物资源,既可以防止野生资源严重枯竭,又可以减缓植物药用知识流失速度。红河州具丰富的植物资源,且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文章对红河州少数民族药用植物种类、蕴藏量、功用等情况以及金铁锁、云南重楼、三七等几种少数民族重点药用植物野生分布情况和人工栽培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数量、质量锐减的情况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甘肃各地理区域适宜引种驯化的野生果树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甘肃省的野生果树资源,并为甘肃省各地理区域野生果树资源的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提供依据与指导,从甘肃省各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及野生果树资源状况出发,重点阐述了陇南高山河谷区、陇东南丘陵沟壑区、陇东黄土高原区、中部黄土丘陵区、陇西南阴湿区、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等6个野生果树引种栽培区适宜引种驯化的野生果...  相似文献   

18.
野生药材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保护理念、目标举措和宗旨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高度的内在契合。当前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存在着资源依赖及消耗严重,产供不稳定;药材资源管理薄弱,制种技术落后;人工种植技术体系不完善,“农作物式”种植普遍化等问题。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可行路径,需要加大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多维度、多视角出发加强特定生境保障与规模化发展,推动道地药材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进程;科学生态种植与规范化传播,谋求绿色可持续开发;严格技术规范与接地气传授,完善野生道地药材种植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野生的、部分人工栽培的中华猕猴桃,普遍存在着品种杂、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经多年高接换种试验表明采用该法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为今后野生园及部分劣种人工园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区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分布广;八十年代初,人工栽培200多ha,但大多由于品种劣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我国乌饭树的野生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乌饭树在热带地区的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乌饭树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