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代表种,这个属的成员中还包括羊边界病毒(BDV)和猪瘟病毒(CSFV)。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论文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已定位的4种结构蛋白、8种非结构蛋白以及3′和5′非翻译区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合成与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牛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牛的生产性能下降而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含有一段从5'~3'端约12308个硷基非翻译区(UTRs).各毒株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多型性、抗原多变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和5'端非翻译区核酸序列不同,BVDV可分为基因1型和基因2型,各毒株的致病力以及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均不相同,牛感染BVDV后可表现为胃肠道粘摸损伤,因免疫抑制而引发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症和繁殖机能障碍.妊娠母牛之间极易发生水平传播,导致流产、胎儿畸型和产出持续性感染带毒犊牛.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羊边界病病毒、长颈鹿瘟病毒均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大小约12300个核苷酸,其5^+端非编码区由373个核苷酸组成,3^+端非编码区约由229~244个核苷酸组成。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大约3900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在翻译过程中和(或)翻译后,在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和宿主细胞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以及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在黄病毒家族中构成了瘟病毒属(Pestivirus)。瘟病毒是能够引起畜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原。这些具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内包含长为9.5-12.3kb的单股正链RNA,其基因组包含有长的开放阅读框架,在病毒或细胞蛋白酶的作用下,通过共翻译或翻译后修饰途径产生成熟的病毒蛋白^[1]。从其基因组5’→3’方向依次编码N^pro、C、E^ms、E1、E2、P7(NS1)、NS2—3、NS4A、NS4B、NS5A和NS5B蛋白,其中C、E^ms、E1、E2为结构蛋白,其余为非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5.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端非编码区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BVDV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pg R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早期确诊和病毒鉴定。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简称BVDV),又称牛黏膜病病毒(BMDV),与猪瘟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VDV除引起牛病毒性腹泻及急、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diarrheavirus,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为牛病毒性腹泻(Bovineviral diarrhea,BVD)的致病原。BVDV的感染非常普遍,可以感染黄牛、水牛、牦牛和猪、羊等动物,是当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之一。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含有病毒,病毒可通过接触以及空气水平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  相似文献   

8.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并且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1-2],其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员,可分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研究证明:BVDV会引起牛的急性感染、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I)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侵害牛、羊、鹿、牦牛等反刍动物及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泻、黏膜糜烂、肺炎、蹄叶炎、流产或产畸型胎儿为主要特征。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该病于1946年由Olafson[1]等在纽约首次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和细胞培养物,经纯化、灭活后与605佐剂混合,制备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将疫苗免疫健康易感牛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免疫效果良好,免疫牛IBRV和BPIV3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77以上;BVDV1和BVDV2 E2蛋白琼扩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32以上;免疫牛攻毒保护率均可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6)
为检测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5′端非编码区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该一步法RT-PCR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照毒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的灵敏性为1 pg总RNA量,应用该方法检测临床病料和猪瘟细胞毒活疫苗样品结果显示,该一步法RT-PCR方法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猪瘟细胞毒活疫苗中污染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外源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川藏高原地区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感染情况和牦牛BVD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四川和西藏部分高原地区采集的149份临床腹泻牦牛粪便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根据5′-UTR、Npro和E2基因的变异研究该地区牦牛BVDV的遗传变异情况。同时,通过RT-PCR、病毒分离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鉴定牦牛BVDV分离株。结果表明,149份粪便中,BVDV阳性检出率为19.46%[95%置信区间(CI)=13.4%~26.7%],其中西藏地区牦牛BVDV阳性检出率为27.14%(95%CI=17.2%~39.1%),四川地区牦牛BVDV阳性检出率为12.66%(95%CI=6.2%~22.0%)。随机抽取10份阳性样本测序,根据5′-UTR、Npro和E2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10份样本为BVDV-1型,包括BVDV-1a(n=4)和1d(n=6)亚型。此外,成功分离鉴定出两株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ic,cp)BVDV,分别属于牦牛BVDV-1a和1d亚型,命名为SWU-Z10和SWU-L8。研究结果提示,川藏部分高原地区牦牛存在BVDV感染,BVDV-1a和1d为牦牛感染的主要亚型。本研究丰富了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也为后续研制牦牛专用BVDV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二者在基因结构和抗原性上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存在交叉反应[1]。CSFV和BVDV均可感染猪[2],猪感染BVDV后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腹泻、消瘦、败血症等类似慢性猪瘟的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BVDV基因Ⅱ型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多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一株分离自某商品化血清中的BVDV分离株HLJ-10全基因组进行分段克隆及序列测定,获得了该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为BVDV基因Ⅱ型,全长12 284 nt,编码区为11 694 nt,共编码3 897个氨基酸,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385 nt和205 nt。与其它BVDV参考株序列比对分析表明,HLJ-10与SH-28和KZ91CP进化关系较密切,预测该分离株含有2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差异性分析表明E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瘟病毒属中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用裁截的E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 ( CSF)是猪的一种传染性致死性疫病 ,该病在家猪群和野猪群中流行传播 ,造成地方流行性感染。猪瘟病毒 ( CSF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之一 ,本属中还有另 2种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毒 :边界病病毒 ( BD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瘟病毒属成员在结构上和抗原性上密切相关。 CSFV的基因组为长约 1 2 .3kb的正极性RNA,其编码为单一多蛋白 ,形成成熟的病毒蛋白。CSFV感染后 ,在猪体内产生抗结构蛋白 E2 、Erns及非结构蛋白 NS3抗体。囊膜糖蛋白 E2 是CSFV最具免疫原性的蛋白。为在无疫区进行CSF监测 ,或开展 CSF扑灭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病毒(CSF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核酸长约为12.3 kb,由5'-非编码区(5'-UTR)、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编码区(3'-UTR)构成,开放阅读框编码3 89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在合成过程中被病毒自身编码的或宿主细胞内的蛋白酶水解为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迄今为止发现与抗原相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17.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VDV)引起的。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该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豫北某规模奶牛场进行调运前检疫时发现送检的400头血清样本有383份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阳性。该场从未进行过牛病毒性腹泻免疫,受检400头牛也均未有过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建议对调运奶牛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学检测,以便筛出牛病毒性腹泻持续感染牛(PI牛),从而减少病毒性腹泻对牛群造成的危害。1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新疆天山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呼吸道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V)5种呼吸道疾病毒非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体阳性率分别平均为:IBRV62.5%,BRSV8%,BPIV385%,牛支原体20%,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也称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eosal disease virus,BVD—MDV),在分类学上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BVDV与属内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及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