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质量管理:〈Ⅰ〉土壤功能和土壤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质量管理是对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土壤退化、土壤修复及其关系的研究和成果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各种土壤的不同功能有其空间分异、历史演替和强弱序列;土壤质量及其评价建立在土壤功能之上.本文阐述了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对今后的土壤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媛媛  杨忠芳  余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17-22622,22657
阐述了土地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反映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土壤质量评价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是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除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外,将土壤质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预警和监测土壤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健康及土壤动物生物指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对土壤健康的概念、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土壤动物的特性、土壤动物及其作为土壤健康生物指示作用研究的进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从土壤动物学角度开展土壤健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土壤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并从土壤质量评价的3个过程,即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分别进行了分析。目前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中指标体系最小数据集筛选方法、评价指标转化的数学模型、定量化评价方法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耕地质量提高的土壤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芳  魏朝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29-931,958
从耕地质量保育、退化耕地修复、障碍土地改良和耕地土壤重构4个方面对当前国内外基于耕地质量提高的土壤工程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目前土壤工程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土壤质量评价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土壤质量的概念、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重点分析了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并探讨和展望了土壤质量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土壤质量及其演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健康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核心.本文综述了土壤质量的内涵、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性与重点、土壤质量演变的规律及土壤退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引证,从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3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生物学作为土壤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的研究动态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以露地土壤为对照,与园区内日光温室种植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土壤相比,日光温室内土壤黏粒含量较高,无明显压实;目前,研究区内土壤无明显酸化,但已出现中度盐渍化现象,且表层土壤较为严重;温室内土壤有机质消耗大,有机质含量低于露地土壤,磷素含量较为丰富,氮素较为匮乏;该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质量为三等,土壤肥沃程度属于一般水平,温室内土壤肥力有退化趋势。因此,该区应调整管理模式,抑制土壤持续盐渍化,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施园艺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设施土壤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设施土壤质量的概念;并且针对我国设施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万州土壤质量指标选取与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三峡库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根据专家经验和因子贡献率确定土壤质量评价权重,然后结合万州地区的土壤特性,参考等级法划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对库区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壤质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特征和类型.在扩展土壤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土壤质量的概念及类型,侵蚀对土壤物理质量、化学质量和生物质量的影响,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评价,提出了减少土壤侵蚀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用量化的土壤质量指标识别退化土壤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地维持土壤质量.该文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3个方面综述了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建议今后加强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趋势,强化农林复合经营对深层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揭示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对于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土壤质量的研究工作,提高地区土壤质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宾川县乔甸镇土壤质量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提升土壤质量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土壤质量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合质量提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中等"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增加,旱地转变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优"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半干旱矿区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方法]在对同一块耕地进行均匀施肥、统一耕作以及灌溉后,划分4个区域,分别种植黄豆、玉米、大豆、绿豆4种作物.分别于作物收割前22 d、作物收割前1 d以及收割后33 d对4种农作物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测定,研究同一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以及不同作物同一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结果]种植作物可以增加土壤表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同时降低土壤圆锥指数;不同作物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质量含水率与土壤圆锥指数的定量化关系.[结论] 该研究为半干旱矿区土壤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合质量提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中等”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增加,旱地转变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优”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宁夏污水灌溉对土壤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灌溉用污水质量及其灌溉后土壤、农产品质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污灌水中盐分已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土质下降,土壤、农产品中部分有毒有害重金属有累积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韩捷 《北京农业》2016,(4):162-163
土壤质量是决定作物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因而关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价方法一度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价方法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土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重构土壤典型物理性质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剖面采样法、室内测试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分析土壤不同深度典型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对植被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总体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容重介于0.87~2.00 g·cm-3之间,土壤质量含水量的范围为1.19%~20.97%。各个土层之间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均有较明显差异,且土壤容重在30~6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土壤质量含水量在0~3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研究区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样地土壤容重均值为1.47 g·cm-3,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趋于10%左右,并且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重构土壤的容重、质量含水量在不同剖面以及不同土层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