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冷却猪肉为试材,通过测定4℃冷藏15 d期间菌落总数、p H、TBARS值、TVB-N值以及感官评价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壳聚糖与不同浓度(60%、80%和100%)生姜提取物复合膜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生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其中80%和100%生姜提取物+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能有效抑制冷却猪肉菌落总数和p H的上升,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持较高水平的感官品质,且保鲜效果优于单独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至15 d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配天然保鲜剂(保鲜剂中含有壳聚糖12.5 g/L,卡拉胶1.75 g/L,迷迭香提取物0.9 g/L,Nisin 0.7 g/L)对青虾进行保鲜处理,以青虾肌肉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和青虾菌落总数为指标,结合青虾肌肉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结果,分析复配天然保鲜剂对青虾4℃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复配天然保鲜剂处理能延缓青虾冷藏期间肌肉pH值、TVB-N值、TBARS值和菌落总数的增长;SDS-PAGE图谱表明,该复配天然保鲜剂有利于维持青虾肌肉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说明,在4℃冷藏条件下,复配天然保鲜剂处理青虾能够抑制其蛋白质降解、脂肪氧化酸败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缓青虾的腐败变质,货架期达到7 d,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壳聚糖抗菌膜对草鱼保鲜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试验比较不同壳聚糖抗菌膜对草鱼鱼片的保鲜效果。试验以壳聚糖作为成膜材料,以葱、姜、蒜乙醇提取液作为抗菌剂,制备了4种涂膜液(壳聚糖、壳聚糖+葱、壳聚糖+姜、壳聚糖+蒜),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对草鱼鱼片浸渍涂膜后进行冷藏保存(8℃),分别在冷藏0、3、6天时取样,对鱼片进行感官分析,测定鱼片的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pH值。试验结果为4 种涂膜液组鱼片的感官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细菌总数、TVB-N和pH显著低于对照组;壳聚糖+葱、壳聚糖+蒜组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壳聚糖组,而细菌总数、TVB-N和pH之显著低于壳聚糖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利于草鱼鱼片的贮藏,添加葱、蒜提取液可提高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提升储藏过程中草鱼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1.5%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0、1%、2%、3%(m/m)的茶多酚,制成茶多酚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处理草鱼片,并以不作涂膜处理为对照组(CK),考察草鱼储藏过程中鱼肉的持水性、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草鱼品质变化程度明显较低,并且涂膜中茶多酚含量越高,鱼肉品质保持越好。由此说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能够有效控制鱼肉品质的劣变,保鲜效果良好,且以3.0%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延长鱼肉的储藏期6 d左右。  相似文献   

5.
天然栅栏保鲜技术对冷鲜羊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羊肉为原材料,壳聚糖保鲜剂和各种材料的包装袋为2层栅栏,研究了天然栅栏保鲜技术对冷鲜羊肉经真空包装后在4℃贮藏条件下色泽、菌落总数、pH值和TVB-N值等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2层栅栏保鲜技术比传统贮藏方式更能有效抑制TVB-N值、菌落总数的上升速度,且以质量分数2%为天然壳聚糖保鲜剂涂膜,结合OPP/PETA/PE包装袋真空包装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三文鱼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鲜三文鱼为原料,经不同低剂量(0~4 kGy)电子束辐照结合真空包装处理,研究4 ℃储藏条件下三文鱼的鲜度变化情况。以微生物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l counts, TB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及鲜度值(K值)为指标,并结合感官评价(Sensory assessment, SA)对三文鱼的鲜度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对各鲜度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电子束处理后的三文鱼K值和TVB-N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冷藏期内其K值、TVB-N含量的上升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辐照对三文鱼感官品质影响不明显,其中经2、4 kGy辐照处理的三文鱼虽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但同时伴有色泽变淡,轻微辐照异味产生的现象。综合考虑,电子束辐照处理三文鱼的最佳辐照剂量为1 kGy,相应的货架期可达到12 d,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6 d左右。同时三文鱼的K值与菌落总数、感官评分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7.
探讨将襄荷黄酮纯化物作为保鲜剂对冷藏羊肉的保鲜效果。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考察3种质量浓度(0.3、0.6、0.9 mg/mL)襄荷黄酮对冷藏羊肉的汁液损失率、pH、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及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5~9 d时,与对照相比,高质量浓度的襄荷黄酮(0.6、0.9 mg/mL)处理可明显减少冷藏羊肉的汁液损失和pH升高幅度(P<0.05),显著降低TVB-N、TBARS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P<0.05),有助于改善冷藏羊肉的感官品质,而对照组羊肉冷藏7 d后已腐败变质。因此,襄荷黄酮能有效延长新鲜羊肉的冷藏保存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延长冷鲜鸡保鲜期,通过对未辐照对照组、辐照2.5 k Gy剂量试验组在4℃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7,14,21,28 d对冷鲜鸡菌落总数、菌相、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辐照对照组保鲜期小于7 d,第14天已腐败;辐照2.5 k Gy剂量试验组在第28天时,优势菌由初期假单胞菌和乳酸菌变成假单胞菌和肠杆菌,菌落总数、pH值、TVB-N值均低于国家标准,辐照处理可显著延长冷鲜鸡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和储藏温度对牛肉品质的影响,以宰后24 h的牛背最长肌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托盘、真空、涂膜3种方式包装,并置于(4±1) ℃冷藏及(-1.0±0.5) ℃冰温条件下储藏,并在储藏期间对牛肉的pH值、TVB-N含量、TBARS含量、微观结构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储藏15 d后,冰温+涂膜组牛肉的pH值和TVB-N含量最低,分别为6.23和11.59 mg/100 g;冰温+涂膜组、冷藏+涂膜组牛肉的TBARS值分别为0.35 mg/kg和0.39 mg/kg;电镜观察发现冰温+涂膜组牛肉肌内膜结构相对完整,其他组都有不同程度松散和破坏;储藏期间牛肉中酮类、醛类、烃类、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涂膜组<真空组<托盘组。综上所述,冰温储藏结合涂膜保鲜能更好地维持牛肉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对热缩包装牛肉冰温条件下保质期内新鲜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包材BB4和NT1热缩真空包装后在-2℃条件下贮藏,在贮藏时间相同的条件下,NT1比BB4包材包装牛肉的p H值、出汁率、TVB-N值和细菌总数稍高;贮藏80d时,牛肉pH值分别为5.85和5.83,出汁率分别为3.28%和2.91%,TVB-N值分别为9.20 mg/100g和9.04 mg/100g,细菌总数分别为9.70×10~3CFU/g和9.20×10~3CFU/g。2种包装均适合冰鲜牛肉贮藏,指标符合一级鲜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开背调味鱼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背调味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选取-2、4、10 ℃作为储藏温度,测定储藏过程中鱼肉的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离心损失率和K值,并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感官评分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H和离心损失率先降低后升高,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和K值均呈上升趋势。-2、4、10 ℃储藏温度下的调味鱼储藏期分别为25、10、6 d。-2 ℃冰温条件能明显延长调味鱼的储藏期,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杜仲叶提取物对肉糜制品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10%,0.25%,0.50%)的杜仲叶提取物对猪肉糜制品的抗氧化和抑菌效果,并与添加质量分数0.05%抗坏血酸的处理组进行比较,测定了肉糜产品在8d贮藏期间TBARS,色泽、pH值和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TBARS值均显著降低(p0.05)。添加0.10%和0.25%杜仲叶提取物对保持肉糜制品的红度值有较好的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及质量分数0.05%抗坏血酸的效果。在抑制微生物生长方面,质量分数0.25%和0.50%的杜仲叶提取物处理组表现出更强的抑菌能力,而质量分数0.10%杜仲叶提取物和0.05%抗坏血酸处理组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延长低温牛肉制品货架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牛肉西红柿肠用可食性壳聚糖和Nisin作为涂膜保鲜液处理后,结合真空包装,分别置于常温(20℃左右)和冷藏(0 ̄4℃)两种不同温度下贮藏,测定不同贮藏期细菌总数、大肠杆菌、TVB-N和H2S等指标及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经处理贮藏的牛肉西红柿肠的货架期均优于对照组;在20℃时,各处理组的货架期分别为30,30和60d;在4℃条件下,各处理组的货架期分别为60,60和120d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丁香油、壳聚糖及复合涂膜方式处理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以无菌水涂膜处理作为对照组,评价丁香油组、壳聚糖组、丁香油-壳聚糖双层涂膜组和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组对鲜切甜瓜失重率、电导率、硬度、颜色、菌落总数、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维C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丁香油-壳聚糖复膜涂膜处理组抑菌效果最佳,失重率降低1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4%,并且有效维持果肉中维C含量,延缓果实软化和颜色改变,维持了鲜切甜瓜的新鲜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可食性膜对草鱼鱼片保鲜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比较了不同可食性抗菌膜对草鱼鱼片的保鲜效果。实验把成膜材料的类型和葱姜蒜混合乙醇提取液添加作为两个因素,制备了6种涂膜液CMC(羧甲基纤维素)、CMCT(羧甲基纤维素+葱姜蒜提取液)、Chi(壳聚糖)、ChiT(壳聚糖+葱姜蒜提取液)、NaAlg(海藻酸钠)和NaAlgT(海藻酸钠+葱姜蒜提取液)。研究发为成膜材料对鱼片的保鲜指标具有显著差异。CMC和CMCT的感官评分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而细菌总数、TVB-N和pH显著高于其它各组;NaAlg和NaAlgT的感官评分与Chi和ChiT组相近,但细菌总数、TVB-N和pH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葱姜蒜提取液的添加可显著降低冷藏过程中鱼片的pH值。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保鲜鱼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基围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包装方法,分析基围虾在冷藏(4℃)和冻藏(-16℃)条件下的品质变化情况。以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为指标,结合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基围虾的气味进行检测,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新鲜度。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贮藏的基围虾菌落总数和TVB-N值均呈上升趋势,温度越低,上升越慢;贮藏期间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电子鼻分析结果与菌落总数结果保持一致,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基围虾。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冰水和空气2种介质,对低温火腿进行冷激处理,选择不同的处理时间,在10℃温度条件下贮藏,通过对pH值、TVB-N值,以及菌落总数的分析,确定冷激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冰水混合物冷激处理的效果优于冷空气冷激处理,可以延长低温火腿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8.
参鸡汤产品货架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储藏温度下参鸡汤的品质动力学,建立参鸡汤品质指标与货架期寿命的数学模型;采用加速破坏性试验方法(提高储藏温度至40、50℃),预测参鸡汤产品的货架期寿命;通过对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品质的测定和观察,确定影响参鸡汤保质期的指标。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随温度的升高,参鸡汤的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不大,而脂质氧化指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TBARS)呈上升趋势,说明TBARS最能反映参鸡汤品质的变化情况,可作为确定产品保质期的指标;确定当TBARS达到3 mg/kg时的时间作为参鸡汤的货架寿命期限;根据Arrhenius方程,得产品预测货架期模型θS(25)=θS(40)/Q10(25-40)/10=18.35,即预测25℃条件下参鸡汤的货架期可以达到18个月,期间基本能够保持参鸡汤的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屠宰加工环节中对禽肉胴体进行消毒剂预冷处理是否能够延长冷鲜禽肉的货架期。试验采用体重大小相近,健康的童子鸡个体105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含氯消毒剂处理组、含溴消毒剂处理组,在确保全程冷链运输、4℃贮存,并在第12、36、60、84、108、156、204 h采样分析,动态监测童子鸡胸肌中微生物、物理以及化学指标的变化。含氯和含溴消毒剂处理组胸肌中菌落总数数值超过1×105 cfu/g和1×106 cfu/g均要比对照组晚48 h;TVB-N含量超过国家最高允许值15 mg/100 g均要比对照组晚96 h;而pH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并在第204 h时超过限度值6.4;与对照组相比,含氯消毒剂处理组对于胸肌中肌苷酸、肌内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而含溴消毒剂处理组则影响较小;在整个4℃贮存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处理对肌肉肉质性状(如肉色、剪切力、系水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试验证实,在屠宰加工环节对冷鲜禽肉进行消毒剂预冷处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冷鲜禽肉货架期48 h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冷藏(4℃)的条件下,将扇贝中加入茶多酚、壳聚糖和姜汁,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作为评价指标,得到保鲜剂组合为姜汁添加量2%+茶多酚添加量0.6%+壳聚糖添加量3.5%,与对照组相比保鲜效果延长了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