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酰甘油(TAG)是植物油的主要组成成分。TAG在食品、工业生产以及生物柴油的研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所以,旨在增加TAG产量或改变TAG酰基组成的生物工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油的改造,以此来增加植物油的产量或改善植物油的品质。对于TAG生物合成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上,因为该酶是TAG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除了DGAT,还有几种酶也可以催化TAG的生物合成,但并非TAG主流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在不同条件下蜂蜜中的甘油含量,通过甘油酶制剂法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甘油酶制剂法能较稳定的测定蜂蜜中的甘油含量,其加标回收率实验的回收率在95.7%~115.0%之间,精密度实验甘油含量的RSD在2%~7%,重复性实验甘油含量的RSD在1%~5%;同时pH为3.00~7.00时,蜂蜜中的甘油含量变化较稳定,在7 d内,通过此法测定蜂蜜中甘油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在4~25℃条件下,蜂蜜中甘油含量变化较稳定。同时采用此法对不同蜂蜜中的甘油含量进行测定,能够达到生产上基本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酰甘油(TAG)是植物的主要储藏脂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s)催化TAG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乙酰化反应,使二酰甘油加上一个脂肪酰基形成TAG。因此,DGATs被认为是TAG生物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限速酶。重点介绍了植物DGATs及其编码基因的分类、结构以及在植物油脂合成中的作用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应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提高植物油脂(如种子油)含量或改善油脂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甘油酸的生产和应用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生物柴油及其副产物——甘油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构型的甘油酸的生产方法和应用前景,为社会完善甘油酸生产产业链,提高甘油的生物利用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离子色谱法测定枣酒中甘油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枣酒中发酵副产物甘油的含量。[方法]选用Hamilton RCX-30-250/4.6糖及氨基酸分析柱,建立测定枣酒中甘油含量的离子色谱法。[结果]5种自酿枣酒中甘油含量为6.66~9.70 g/L,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9.11x+2.283 9(R~2=0.999 4),甘油的加标回收率为99.25%~101.22%。[结论]该研究为枣酒中甘油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金兰 《吉林农业》2012,(6):59-60
文章建立水溶液中聚甘油单油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了聚甘油单油酸酯和硫氰酸钴铵配合物的萃取液中加入4-(2-吡啶偶氮)-1,3-苯二酚产生显色反应后,采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建立回归方程,以确定聚甘油单油酸酯的含量.结果表明,聚甘油单油酸酯在50-1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4.70%,精确度为1.05%.该法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不受制剂中其他成份的干扰,能满足对水溶液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麻疯树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疯树种子油脂含量高,含油率高达40~60%,可以提炼出不含硫,无污染,符合欧四标准的生物柴油,成分接近石化柴油,油流动性好,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油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机,而且还能生产出精制甘油,油麸可作肥料及农药等一系列副产品。麻疯树不占耕地,耕作栽培成本低,综合开发利用潜能高,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野外越冬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成虫体内甘油、脂肪2种物质越冬前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动力学方法和重量法,分别测定了其体内甘油和脂肪含量.[结果]昼长及温、湿度共同影响异色瓢虫越冬前体内甘油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在异色瓢虫越冬前,虫体脂肪含量达到最低值,于部分异色瓢虫越冬期间达到最高值;而虫体甘油含量在异色瓢虫越冬前期及部分异色瓢虫越冬期间达到最高值,在几乎全部异色瓢虫越冬期间降到最低值;甘油、脂肪含量变化与昼长及温、湿度变化呈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结论]异色瓢虫体内甘油与脂肪含量在越冬前呈互补变化,在部分及全部异色瓢虫越冬期间均呈现上升和下降相似变化,其相应生化指标可作为异色瓢虫越冬的指示.  相似文献   

9.
甘油和水共增塑大豆蛋白质塑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HAAKE扭矩流变仪研究了甘油和水共增塑大豆蛋白质塑料的加工性能,考察了甘油和水的含量以及混炼温度对加工扭矩的影响,对经HAAKE密炼并模压制得的大豆蛋白质塑料的力学性能作了测试,研究了制得的大豆蛋白质塑料样片的脱水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由于其燃烧性高、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原料的脂类含量上,如对含油植物和含油微藻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综述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物柴油原料脂类含量的8种途径,如超量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等。最后指出:将微藻作为生产原料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转录因子途径调控脂类的积累,是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热带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油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结果期长、产量和含油量高等特点。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柴油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而棕榈油由于生产成本低廉,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具竞争力的原料。本文分别综述了油棕的基本特性、全球及我国棕榈油生产贸易和消费状况、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可行性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菜籽油的深加工研究——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玉静  程正载  雷锐  颜晓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53-13455
[目的]探索制备生物柴油(RME)及甘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菜籽油、工业甲醇为原料,利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与乙酸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RME),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依次考察反应温度、NaOH浓度、醇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菜籽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随NaOH加入量增加,产量相应减少;甲醇用量在24ml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最大;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不宜太高,时间也不宜过长。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NaOH用量为油重的1.0%,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菜籽油转化率最高,达到94.81%。红外分析检测显示,所得产物为生物柴油。[结论]该产品性能达到0#柴油指标,说明用该法生产生物柴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玉米,使玉米自身产生抗虫蛋白而达到抗虫目的成为可能。为了明确转基因玉米携带Bt蛋白参与微生物发酵的安全性与效应,利用乳酸菌复合系SFC-2对转Bt基因及非转基因玉米秸秆进行接种,通过对发酵过程的pH变化、纤维素降解率、分解产物定性定量分析、Bt毒蛋白含量进行全程检测,并采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遗传物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乳酸菌复合系SFC-2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玉米进行接种并发酵后,4种玉米秸秆的气味具有甜酸香味、色泽好、质地松散,且pH符合发酵饲料的要求;发酵体系中pH变化情况没有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气质联机分析表明,转Bt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发酵产物种类无差异,乙醇、乙酸、乳酸及甘油产生量无显著差异;转Bt基因玉米在发酵过程中秸秆的毒蛋白含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转Bt基因玉米的合理利用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精确的定量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方法]以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和芥酸甲酯为标准品,水杨酸甲酯为内标,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利用国产小口径SE-54毛细管柱、GC122气相色谱仪对菜籽油酯交换生成的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柴油中各种脂肪酸甲酯的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适宜。在试验条件下各标准品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0 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加标回收率在97%~101%之间。[结论]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重复性好,为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式制备了新型的酸性双咪唑甲磺酸离子液体,并通过三油酸甘油酯的酯交换反应考查其催化活性及优化实验反应条件,然后将其应用于烤鸭废弃油中以制取生物柴油,对其产物采用气质联用仪(CG-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离子液体作用下,酯交换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地完成,三油酸甘油酯的酯交换产率最高可达95.3%,双咪唑间碳链长短对催化活性影响不明显;催化剂经循环使用6次以后,油酸甲酯产率仍然保持在81%左右。废弃油酯交换制取生物柴油最高产率可达93.9%,且GC-MS检测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总含量高达96.9%,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接近22%,而酯交换未完全的脂肪酸单甘油酯仅0.83%。因此,双咪唑甲磺酸型离子液体能高效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6.
香叶树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树种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燃料,用来替代传统能源、缓解能源危机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是解决我国生物柴油发展原料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香叶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尤其在西南有比较集中的野生资源,其果实含油率达41%~47%,是加工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生物柴油原料,香叶树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香叶树在生物柴油开发利用方面的前景,并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张正群  马超  慕卫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6):2010-2018
 【目的】探讨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柴油作为替代溶剂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制备中的应用性能,为生物柴油在农药绿色制剂加工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相转移法,制备生物柴油、环己酮和0#柴油3种不同溶剂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比较3种不同溶剂微乳剂的相行为、对棉蚜和菜青虫幼虫毒力以及对棉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生物柴油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25℃为326 g?L-1;以生物柴油为溶剂制备的微乳剂外观均一透明、低温贮存稳定,热贮稳定,原药分解率仅为2.0%;3种不同溶剂的微乳剂对棉蚜和菜青虫3龄幼虫LC50值无显著差别,对棉苗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结论】以生物柴油为溶剂能够制备出性能指标优良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且对有效成分活性没有拮抗作用,对棉苗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12C6+辐照4个玉米自交系,对M3代稳定变异株系籽粒进行粗蛋白及蛋白质组分、赖氨酸、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并分析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株系A20和B20的粗蛋白含量、A10和A15的赖氨酸含量、B30和C30的粗脂肪含量、B15和B20的粗淀粉含量与各自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0.05);辐照后蛋白质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较复杂;辐照后得到4个高赖氨酸株系、5个高脂肪株系和1个高淀粉株系;.相关分析表明,除谷蛋白与蛋白各组分及粗脂肪、粗淀粉与粗脂肪及球蛋白、赖氨酸与清蛋白及球蛋白和粗脂肪间均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间两两均呈正相关,且醇溶蛋白和粗蛋白含量对赖氨酸、粗脂肪、粗淀粉的关系中表现一致,说明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