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共有植物97科227属353种(含变种),乔灌草的比例为1.24∶1.00∶0.91,水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木本植物中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类比为3.36∶6.64,数量比为5.15∶4.85,总体构成基本合理,但常绿乔木应用不足;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种类比为7.18∶2.82,以乡土树种为主,利于公园地方特色的体现。公园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景区间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景区植物均匀度指数较低,不利于植物景观的丰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建议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对于植物均匀度指数较低的景区,增加优势树种以外的其他树种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升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水平和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功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简要阐述了昆山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改造中的植物设计理念、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期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石锣鼓湿地公园观花植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石锣鼓湿地公园观花植物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观花植物种类进行分类,并从观花植物的园林配置、花期分布、花色特征等造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优化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的建议:优化观花品种,形成地方特色;丰富种植形式,提高景观层次;加强植物配置,营造植物景观;强化养护能力,提升观赏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陆福元 《上海农业科技》2010,(1):114-114,116
水生植物是湿地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湿地的生态平衡、塑造湿地景观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常熟市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在湿地建设中科学合理营造湿地,突出水生植物景观特色,构建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在水生植物种植地要求、种植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33-135,147
对汶上县莲花湖湿地公园植物组成、配置情况及植物配置特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莲花湖湿地公园主要栽植的乔木有35种,灌木18种,草本植物11种,藤本植物7种,水生植物8种。局部景观多样性欠佳,造景缺乏层次感;植物配比失当,规划欠妥,水生、湿生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绿化养护不规范,管理混乱。建议对公园部分植物的种类、数量和配置方式进行调整;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发挥植物的特色;增加乡土特色树种与水生、湿生植物的种类,丰富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即在龙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目标,提出植物配置原则、植物品种选择原则,水生植物以不同品种的荷花为主,突出荷花文化。规划出八大功能区,展现龙湖四季风景特色。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境内,是典型的河流漫滩和沙洲地貌。受亚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湿地公园核心区拥有种类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但近几年人们在场地周边的开发活动,对基地原有植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现在核心区仅存那些对水质要求低和抗逆性强的植物,同时也因为植物种类过于单一,随之而来的就是湿地季节性功能失调现象,如对水质净化的能力差,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为缓解和改善湿地核心区现存问题,一个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植物景观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借鉴LID技术在湿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结合对基地本身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配置选择,构建起了多样的新旧植物景观模式,用以探索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期恢复新津湿地公园植被生态多样性,提升视觉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城市道路中植物绿化多样性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了太原市12条主要道路的绿化现状。结果表明:按照出现频率来看,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为1∶2.8;乔木与灌木比为1.1∶1,仅从比例来看,太原城市绿化植物配置还不尽合理。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植物色彩单调以及空间利用不足。同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乔、灌、藤、草相结合并且要体现四季性;配置妥当,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乔、灌、藤、草以及地被植物搭配种植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2.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植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地段植物现状调查分析,得出:地段内主要的园林植物有181种,其中以乔、灌木运用居多,物种丰富;各类型植物由于人工养护的不同,长势各异。湿地公园总体分区上未遵循其河流型湿地的特点布局P,分区不明确,陆生植物景观过重,湿生植物区景观不突出,湿地公园逐渐演变为市民公园。建议公园的建设上应尊重场地特征与资源,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农家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指出"农家乐"植物景观营造应秉持特色性、主题性、多样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原则。以上海"农家乐"为例,分析了其目前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上海"农家乐"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介绍其中常见的园林植物和农业经济作物,并从树木、花卉、农作物角度分析了植物景观造景方式,进而具体针对入口景观区、餐饮区、观光采摘区、垂钓区分析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指出上海"农家乐"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就"农家乐"植物景观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商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14-13016
针对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的营造现状,分析了寺庙园林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宗教和旅游功能兼备、建筑群空间容量较大、历史文化背景悠久以及兼具植物园功能的景观特点,也指出了陕北寺庙园林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绿化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缺少体现植物观赏性和季相性的艺术配置手段;植物配置缺少陕北文化特征;配置方式不够丰富,配置比例不合理;对垂直绿化重视不足;植物群落相似性较大,多样性较小。在调查和分析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陕北寺庙园林的香道、宗教活动部分和生活供应部分在布局形式和植物配置上进行研究,并归纳出适应陕北地区寺庙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旨在探索陕北寺庙园林"天人合一"的景观新模式,以期为陕北寺庙园林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市太阳宫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公园所用的植物种类、物种出现的频率和应用形式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绿化中运用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分属于35个科。该园以北京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植物种类偏少,配置缺乏复层混交。针对两个典型的植物群落,从满足功能、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归纳分析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对岭南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做出思考。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在滨水植物种类,滨水植物空间营建,植物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公园常用的滨水植物有92种,隶属51科77属;其中乔木类33种,灌木类19种,草本类40种。建议滨水植物景观应进一步注重生态效益研究,使景观同时具有生态与美学效益,并注重其养护管理方法,做到景观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公园植物种植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人工湿地公园植物种植新模式,对4个湿地公园进行实测和问卷调查。比较得出:人工湿地公园与天然湿地公园在植物种植上的区别,分析人工湿地公园植物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植物层次结构生硬、种类选择不当、人工痕迹明显和管养困难等问题。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不同位置提出四类植物种植设计模式,分别是观花植物种植模式、浮岛种植模式、滩涂种植模式和沿岸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水生植物造景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4类不同水景植物的配置方法:静态水体(湖泊、池塘),植物配置以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可适当点缀漂浮植物;动态水体(溪流、瀑布等),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为主,不宜应用浮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同时,针对不同的水体类型,总结了城市公园常用的湿生乔灌木、水生植物(静态水体)、水生植物(动态水体),为城市公园水景的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